谈三部《雷雨》的“雷同”

作者: 秦北山 | 来源:发表于2015-12-08 19:56 被阅读149次
《雷雨》剧照 / 来自网络

前几天听说高二年级有戏剧节,突然来了些兴致去当一个进不去剧场(礼堂)的看客。随后,我无意间看见了戏剧节的宣传海报,便有些不一样的味道了:

有些参赛作品的确有些新意,但剩下的就尴尬了:三个团队的三部《雷雨》,俨然一副“雷同”的局面,当然,不能忘记《茶馆》的存在。

我并没有机会看现场,无权评价表演;我学识浅薄,也许无法做得更好;但我就是想到些什么。(光是表达在此也无妨,或请原谅我心直口快)

有一位独立戏剧人,我有幸听过他的发言,一句话大概是说:“几十年,票房最高的还是《雷雨》。”其中的口气虽并不直接针对《雷雨》,但我想背后的涵义并不用多说。

我真正好奇的是,已经演过一遍又一遍的戏,今天,竟然还在我们年轻人之中以三部齐排的“高几率”上演;“霸占”了票房榜首几十年,并且是几乎不变的戏,如今仍然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里占了鳌头,而且是机械重复。

我们这样做,莫非是要向高高在上的“人艺”看齐?校园戏剧让所谓“经典”绑住了手脚,一招一式都要学“人艺”,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要仿“经典”;殊不知这样做,其实像极了当年的“学大庆”“学大寨”,殊不知我总觉得我们一样绑住了“真经典”的手脚——

有人质疑《雷雨》的陈旧,但并不是说曹禺有什么问题。此剧固然很好,也足以称之为经典,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一天一天周而复始只有一部《雷雨》,经典也早晚会演成糟粕。

我们为什么会听到对现行《雷雨》的质疑声?(如王翀导演就曾发问:“为什么《雷雨》只能有一种演法?”)是不是我们头脑里“只有一部《雷雨》”的想法,已把经典五花大绑,这会落得个什么地步?

《雷雨》演的很久,名声更大,但可惜它不是酒。重蹈覆辙的话,最后就会成“真老朽”。

最近恰好在看鲁迅先生的《热风》,谈到了“合群的自大”,就是指“党同伐异”、“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的自大,我有些担忧,当看到了这副雷同的局面:我们一个个都穿上民国装,摆上洋沙发(《雷雨》的场景)。我好奇,莫非是我们所能发觉的“真艺术”太“苟且”,才会不谋而合地拿这一顶“过度的‘经典’”的大帽子扣上,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合群的自大”?

“雷同”的例子不少,校园里就不少:话剧社仅有演的一部剧,舞蹈团仅有跳的一支舞,合唱团一遍一遍唱个没完的歌,朗诵里一遍一遍的“忠魂”“英魂”……

我们可能都是“罪魁祸首”,亲手参与、亲手酿成;但这些至少是看见了的,并且,应该只是冰山一角。

对此,《热风》里的另一句话(鲁迅转述)似乎更有道理一些:“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国粹”不该固化成博物,“经典”放在这里,一样适用。


写于2015.12.7 北京

改于2015.12.8

相关文章

  • 谈三部《雷雨》的“雷同”

    前几天听说高二年级有戏剧节,突然来了些兴致去当一个进不去剧场(礼堂)的看客。随后,我无意间看见了戏剧节的宣传海报,...

  • 自谈《雷雨》之感

    一个是爱,为权,失去心中真爱(周朴园) 一个是爱,错一辈子(鲁侍萍) 一个是爱而不得(周繁漪) 一个是相爱又不能爱...

  • 日出

    天津人艺这版日出感觉一般。曹禺三部曲,雷雨日出北京人,至此雷雨看过好几版,北京人还没看过,曹禺的经典确实被证明一直...

  • 人生感悟小诗集

    谈风谈月谈少年 说你说我说梦想 那个少年不怀春 没有梦想不少年。 风起飞,梦起航,小船能渡太平洋 雷雨下,梦乍醒,...

  • 雷同

    安家中的房似锦,出生初差点因为是女孩而被扔掉,幸好爷爷阻止了,才得以活下来,此后又在爷爷的呵护下坚持读书最终考上了...

  • 雷同

    2022.6.14 cd 阴 如有雷同,不属巧合。是,人间伴,相知,相伴。是,幸事! 修炼,CD

  • 【上课记】那些美好的瞬间

    1 上完《窦娥冤》谈感想 一个男生说: 以后我即便做官,也要做一个清官 2 讲话剧《雷雨》前 问他们对雷雨天气的感...

  • 独一无二的国产黑色喜剧《抓壮丁》

    芦苇在《电影编剧的秘密》中说,作为编剧,一旦发现自己写对白没了招儿,就从三部作品中猛吸营养:《茶馆》、《雷雨》、《...

  • 《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把去年《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的分享稿整理出来了。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村上跑步的源头、当我谈爬山时 我谈...

  • 雷同的恐惧

    最近在陷入一种恐惧,就是当你自以为想到的事然后发现其他大部分人也想到,并且和你想法一样的时候,细思极恐。 一直觉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三部《雷雨》的“雷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pe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