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堂里奇读书之地
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13:24 被阅读15次
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01.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生活。被誉为“解放初肃反特工创作的惊险之书”的小说《一双绣花鞋》,它的开头,被评论家说成是“把恐怖、情感和神秘奇妙地烩成一锅”。而小说的灵感,就来自于作者况浩文当年亲身经历的镇反大抓捕行动。

重庆解放后,19岁的况浩文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一期毕业,进入刚刚成立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五处,重点是保卫西藏、云南一线的边境安全。由于战时重庆曾为陪都,作为蒋介石撤离大陆前最后的据点,国民党军警宪特匪人数之多,活动之猖狂。

重庆第一任市长是陈锡联,当时他也是三军团司令员。他的车子进城时,就有人往车上扔手榴弹。解放军60军178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璃,在行至成都龙潭寺时,遭到包括1000多名起义后又叛乱的国民党军在内的土匪武装伏击,被挖眼、断肢、剖腹,震惊中央。也因此,重庆成为镇反运动的重点。

​抓捕行动具体由重庆市公安局执行。但是“三·一三大批捕”,要抓的人太多,市公安局力量不够,于是向西南军政委公安部求援。1951年3月12日下午,午睡刚起来的况浩文突然接到命令:晚上有行动。大卡车都在外面准备好了,直接把他拉到了重庆南岸区公安分局。派来支援的人员由重庆市公安局统一分配。况浩文被分到南岸区龙门浩的下浩派出所,带领一个16人的抓捕小组,配备有圆盘式冲锋枪。每个小组发一份名单,照单抓人。抓捕行动在当晚零点开始。全城戒严,口令是“镇反”,答不出来就是敌人。那双后来改变他命运的绣花鞋,就是在其中一个抓捕对象家中发现的。

当晚,况浩文带领的小组要抓捕11个人。抓捕时,先以查户口之名敲门,一开门,就用手电筒照眼睛。先问户籍警:是不是这个人?再问对方:你是不是某某某?如果确认,就说:你犯了反革命罪,你被批捕了。然后上去两个人将其抓起来。没有人敢反抗,由于当晚抓捕人数众多,连手铐都不够用,只能用粗麻绳将被抓的人串起来。

​到了凌晨4、5点时,要抓一个“一贯道”的点传师。抓捕很顺利。抓捕后搜查房间时,况浩文突然发现,在柜子下面有一双黑底白花的绣花鞋,仿佛动了一下。他以为有人,就拔枪扑过去,结果扑了个空。其实那是在昏暗的灯光下产生的幻觉。当时光线不好,屋子又窄,着实有点恐怖。这个细节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02.

1955年,况浩文转业至重庆市第二工业局。在他工作的部门,许多同事都是当年重庆地下工作人员,当时的局长刘隆华就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人物之一。况浩文曾经长期担任刘隆华的秘书。工作之余,况浩文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1958年大跃进,提倡群众写作。当年的抓捕大行动特别是那双绣花鞋又历历在目,于是,他每晚十点后,拿报纸把电灯泡裹起来写作,至凌晨一两点。几个月后,小说《在茫茫的夜色后面》完稿。

他将稿子寄给了《成都晚报》。《成都晚报》想连载,但小说里面有国民党女特务对中共党员产生爱慕之情的情节,他们拿不准就往上送审。那时沙汀是四川省文联主席,他觉得很不错,把它推荐给了四川省公安厅,厅长又把它推荐给了峨眉电影制片厂。1964年,珠影厂把小说改成电影剧本,准备正式投拍,没料到“文革”开始了,拍电影的事从此搁浅。

当时,《一双绣花鞋》虽然还未出版,因为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经口口相传,已经广为人知。重庆有个说评书的徐勤,嫌原来题目过长,灵机一动改成了《一双绣花鞋》。小说在重庆相互传抄,后来手抄本又很快从南到北,一路疯传。带动小说传播的,一是红卫兵大串联,二是知青下乡。基本上有知青的地方,都有这部小说,因此被称作“文革地下文学第一书”。

在那个年代,情侣谈恋爱,在公共场合接吻、拥抱,都是流氓行为。当时书店除了毛选,公开出版的是《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之战》,鲁迅的小说如《孔已己》、《阿Q正传》,再就是八个样板戏。“文革”开始后,因为这本没有出版的小说,况浩文被关了四十天的“牛棚”。“绣花鞋”也被打成了“大毒草”,大量民间的手抄本全部被公安局收缴,小说原著也被没收了,幸亏况浩文另藏了一套在乡下的弟弟家中。

03.

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文革后,小说被改编成电影《雾都茫茫》,后又两次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C-3计划》及《一双绣花鞋》。2002年,《一双绣花鞋》单行本由重庆出版社推出,次年同名电视剧在重庆开拍,孙俪等一大批当红小生参演。

另外,多年过去,况浩文仍然不能忘记那双绣花鞋和那个点传师。更让况浩文难以释怀的是在他逮捕时看见屋里有两个小女孩,把她们的妈妈逮捕后,她们不懂发生了什么,还跟他们问好招手。他曾去找过点传师的家,重庆罗家巷200号。在路上,况浩文碰到一位邻居老大姐,她正好认识当年的点传师。老大姐说,她叫周元生,后来判了13年。之后表现得好,提前两年释放,但早就不住这儿了。

相关文章

  • 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01.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生活。被誉为“解放初肃反特工创作的惊险之书”的小说《一双绣花鞋》,它的开头,被评论家说成是...

  • 绣花鞋

    文/雷克斯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 一直有一双绣花鞋的影子, 那双绣花鞋 ...

  • 一双绣花鞋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一双绣花鞋,有点惊悚。不过此绣花鞋非彼绣花鞋。 昨天整理鞋柜,角落里静静躺着一双鞋,黑底,鞋面...

  • 文 || 一双绣花鞋(恐怖故事)

    昨天晚上,李村西口坝里淹死了一个人。死者叫李成明,四十来岁,上没老下没小,平时喜欢喝点小酒、吹个牛,为人也算本分。...

  • 一双绣花鞋

    一直以来,在我的床头柜抽屉里,珍藏着一双绣花鞋。 - 这是一双蓝色千层底蓝色缎面做成的绣花鞋。鞋尖上各绣着两朵粉红...

  • 小喜

    喜欢的东西不多,有些偏执,不肯轻易许诺。若有,便到极致,自己的极致。 绣花鞋,穿着一双不够再配一双、...

  • 一双绣花鞋

    作者:花儿 提起绣花鞋,浮现在眼前的总是小时候看的反特片里----软缎做的,很精致的,女特务穿的那双绣花鞋。那时在...

  • 一双绣花鞋

    月光裹挟着老院内唯一的一棵桂花树,它毫不吝啬的洒落那满地斑驳的香气。一阵风把碎碎的月光和淡淡的桂花香荡进了室内,室...

  • 一双绣花鞋

    那年还在中石油。每到夏天,最爱的就是约上大石吹风聊天儿,撸串儿喝酒…聊过往青春,逗比侃大山。高兴了就笑,开心了就闹...

  • 一双绣花鞋

    《神仙也是人在做》四十六集 “那猴先生拿到了张神仙的《目镜书》了?” 我倚靠在青龙山顶道观密室里的长条桌前,手里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况浩文与命运多舛的《一双绣花鞋》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qi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