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零花钱哪儿去了?

作者: 甘醇 | 来源:发表于2016-09-17 20:36 被阅读172次
图片来自网络

1.

女儿读高三,我也在学校附近租房,加入了“太子伴读”的队伍。

这期间,结识了不少同样陪读的家长,也经常在一起交流自家孩子的一些近况。其中一位妈妈苦恼地说:“最近学校是不是要交很多资料费之类的钱啊,我儿子从开学到现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都找我要了一千多了。”

我们面面相觑,非常疑惑地摇头,都表示没有听说学校要交钱的事,我们的孩子也要了零花钱,但数量没有这么大。这位妈妈听了我们的情况,更加生气,我们怕她因此有打骂行为而坏了孩子的情绪,劝说她摸清楚具体情况再说,说不定孩子遇到了什么不得已的事情。

这位妈妈听了我们的建议,当天晚上下自习时,躲在校门一侧,等儿子出校门那一刻,悄悄地跟在了后面。

只见儿子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边走边聊得火热。随后,三个孩子一起拐进了校门口的一家商店,各自挑了一些零食饮料,正是这位儿子买的单。妈妈瞟了一眼三个孩子手中的零食,估摸了一下,大约是六七十块钱,也就是每人买了差不多二十多块钱的东西。

接下来,三个孩子又一起走进了一家礼品店,儿子似乎在挑一样礼品,其他两位同学在旁边指手画脚地提着建议。大约十分钟后,礼品挑好,儿子将礼品拿给售货员打了很漂亮的包装,接着买单时,妈妈隔着玻璃门,看到儿子掏出的是两个崭新的一百,售货员找了儿子一把零钱,估摸这个礼品的价格,大约是一百多。

买完礼品后,三个孩子又一起往前走了一段,在一个十字路口挥手告别,各自回家。

回到家里,妈妈毫不隐瞒地把刚才跟踪儿子的一幕如实相告。儿子倒是没有过多反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啊,买零食是我买的单,一共七十三元,平时他们吃东西老叫我,我不能一次都不回请吧。至于那个生日礼物,价格是一百三十元,是买给我们班长的,明天她生日,人家是一女生,我总不能太寒酸吧。”

尽管这位妈妈已经目睹了儿子这一路消费的实况,但听到儿子如此轻描淡写理所当然地说出来,还是气得抢过儿子正吃宵夜的筷子打了他几下。除了心疼被他乱花掉的钱,还有对他们之间这种“礼尚往来”的气愤,才多大的孩子,拿着父母的钱,去充面子讲义气。

后来我在女儿班级的家长群,也发现有家长提出孩子过多要钱的问题,只是没有之前那位儿子的情况严重。女儿的班主任表示,她一再强调,同学之间不允许送生日礼物,但还是无法完全杜绝。

图片来自网络

2.

上学期开学的那天,我在妹夫的修车店,偶遇一位孩子读高中的家长。他急匆匆地把车钥匙扔给妹夫,说马上要赶去华天大酒店参加儿子的生日宴会,儿子要在那里宴请他的同学一起庆祝生日。

当时我听到他说这话时,摇头感叹,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在我们小县城来说,华天已经是档次最高的酒店,一桌饭菜的价格绝不会在一千以下。小县城里一般人的月收入大约是两千到三千,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的一桌生日宴,有可能花掉了爸爸或者妈妈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而这位父亲,丝毫不觉得孩子这样做过分,还急匆匆地要赶去陪同,让同样作为孩子家长的我,实在不敢苟同。

据说,品牌的攀比也是现在孩子消费内容之一。部分孩子,稍微差一点的衣服鞋子是一定不穿的,同学买了一双安踏的鞋子,他必然会要去挑选一双李宁的才罢休,不然会觉得低人一等没面子。

还有一种现象,是让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痛的,就是孩子们的早恋。为了讨好小男朋友小女朋友,有的学生不惜撒谎找家长要钱,家长一但发现,说轻了矢口否认,说重了则用跳楼寻死来吓唬家长或老师。家长生下孩子,寄托了全部感情;老师接手教育,担当了全部责任,个别不懂事的孩子,竟然为了钱这样辜负父母之爱和老师之恩,实在令人寒心。

回头说说那位妈妈,本来和孩子爸一起在乡里的镇上开一家小店,儿子考上高中后,因为不想儿子住校吃苦,于是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儿子每天早上六点出发去学校赶早自习,妈妈便在五点钟起床给儿子做早餐,同时要做好带去学校吃午饭的菜,晚上孩子九点多下晚自习,妈妈也要在他回来之前准备好宵夜。白天妈妈在一家早餐店打工,一个月一千五的工资,以此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却不知,在他们夫妻省吃俭用努力赚钱的同时,儿子不仅忽视妈妈的辛苦,还毫不在意地拿钱打理着与同学之间的义气和面子。随随便便与同学一起吃个小零食,也要消费掉妈妈一天半的工资。

据我观察,现在的学校并没有大家口中乱收费的情况,现代社会通讯发达,纵然是有什么大额的收费,老师也会通过短信或电话通知家长。就像我女儿的班主任,开学初便在微信上建了家长群,有什么事情,都会在家长群通知一声。这样家长和老师之间完全是透明化,很便于对孩子们的管理,我们也可以在和老师及时沟通后,再决定如何控制和安排孩子的零花钱。

图片来自网络

3.

其实,孩子生下来时完全是一张白纸,就像他在婴儿时期并不识字一样,他也没有从母胎里带来丁点对金钱的认识。如何掌控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决于父母后天的引导。

我在网上看到:

美国的家长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父母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父母不直接干预。但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我觉得这种做法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我的一位闺蜜的教育方式,也令我欣赏。她得知女儿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就对女儿说:我知道重点高中学习任务紧,但是我不会像有些家长一样,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因为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学得好与不好,会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考上好大学,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所以请你学会对自己负责。至于零花钱,我每个月给你五百,如果学校有相关交费,交多少我补多少给你,但是,这五百,包括了你每个月的零食、文具、课外书、衣服鞋子、还有比如小感冒之类的医疗费用。

一开始,我们都觉得闺蜜太残忍了,就这么冷冰冰的把孩子丢给学校。后来却发现,她的孩子很会盘算,除了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每个月还能省下至少一百,有时候甚至是两百,积累起来假期时做旅行费用。闺蜜在这点上有个奖励制度,就是孩子自己积累了多少,她会奖励孩子同等金额,假如孩子一个学期下来,积累八百,她会再奖励八百,那孩子出去旅行的费用就变成了一千六。

可想而知,这个奖励制度的诱惑力非常大,三年高中下来,孩子去了好几处自己想去的地方,也考上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大学,孩子妈妈在职场上依然屡屡评优,丝毫没有因为孩子而耽误自己的工作。说起陪读,她有自己的观点:我是她母亲,对她的成长和教育有责任有义务,但这不代表我欠她的,不代表我应该把我赚的钱全都给她,也不代表我要为了陪她上学而放弃自己的工作。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说: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作为家长,我们赚钱并不容易。普通工薪阶层要供养一个孩子上高中上大学,只能是自己省吃俭用,就是那些做大生意的,为了赚钱常常也是辛苦倍甚。我们这一代人,因为政策的控制,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此,大部分家长便认为自己赚钱就是为了唯一的孩子,能够让他(她)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学校,花再多的钱也值得。恕我直言,钱这东西,能够助人飞黄腾达,也能夺人前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谁都有,溺爱孩子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若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帮他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即使学习成绩再好,恐怕也会前途堪忧。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孩子的零花钱哪儿去了?

    1. 女儿读高三,我也在学校附近租房,加入了“太子伴读”的队伍。 这期间,结识了不少同样陪读的家长,也经常在一起交...

  • 农场主的零花钱去哪儿了

    《农场主的零花钱去哪了》通过小强和小美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零花钱都去哪儿了?我们班有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我的零花钱大部分...

  • 孩子,你的礼貌哪儿去了?

    习惯了与人为善,即使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何况同事。 每当同事有困难需要帮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热情地伸出援手。而且一直...

  • 去了哪儿

    空中淡淡的一丝云 不知是云在动还是我在动 大概是风在动 云飘远了 留下淡蓝淡蓝的天空 望着天看不到风 只留下云的影...

  • 哪儿去了

    昨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妈妈给我打印的四份英语试卷都不见了。妈妈把我的书桌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妈妈就...

  • 反季节孩子的天性去了哪儿?

    这两天是“小满”,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意思是农作物开始灌浆饱满,此时农民们满怀着希望和喜悦一边给农作...

  • 孩子的内驱力哪儿去了

    昨晚七点左右一个陌生电话,接起来是侄女,让我给她爸爸打电话去接她放学,说在校门口等了很久了,给她爸爸打电话,她爸爸...

  • 假期孩子时间哪儿去了?

    原本我和孩子的假期应该是这样式儿度过的,从一个度假地到另外一个度假地,而计划没有变化快,2.4号回北京之...

  • 心思哪儿去了!?

    感觉最近自己做事情真的不行啊,好像总是很难集中精神,干活拖拖拉拉,简直都要完不成任务。 以前感觉自己虽然也蛮拖延的...

  • 爱情哪儿去了

    凌晨五点多,从睡能中醒来。回想曾经的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可现在的生活,不咸不淡,不苦不甜。但心里,...

网友评论

  • 白鲸yu:我就是个爱乱花钱的孩子,🐭不过已经在努力改正了
    甘醇:@孟宫阙 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heart_eyes:
  • 71b202e6aee8:值得借鉴
    甘醇:@没有家园的灵魂 谢谢肯定:hibiscus:
  • 苏牧牧:很棒的文章啊!这位妈妈,我是微信公众号“Q心理”(微信号:qxinli_com)的运营者,我们是专注于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希望能在我们公众号转载您这篇文章,可以么?
    甘醇:@苏牧牧 我的微信号是18207365951,您可以随时和我联系哦!
    甘醇:@苏牧牧 可以的,我这就关注您的公众号啊:hibiscus:
  • 巴图鲁:不知道
    甘醇:@巴图鲁 哈哈

本文标题:孩子的零花钱哪儿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rw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