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七)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七)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09:30 被阅读4次

“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君乎!牧乎!”这四个字,憨山大师以为,说的是尧、舜、禹、汤、文、武以下的帝王,以及伊尹、吕尚以来的宰辅之臣,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想要用仁义或者权术,使天下得到治理。这里当然也包括了孔子,所以庄子对他们的评价就是两个字:“固哉!”“固”就是顽固而且浅陋。

长梧子说:孔丘和你瞿鹊子都是在梦里,而我长梧子,实则也是在这场大梦之中,还没有醒悟过来。我所说的这番话,听上去是很“吊诡”,也就是怪诞。长梧子在批评人家的同时,也做了自我批评,把自己划归到“见卵而求时夜”这类人当中,说明自己远未达到大而化之的境界。修学一切法门,包括世间与出世间法,不是只学习一些知识,重要的在于实地的落实到我们的人生事业当中,需要用身家性命去实验。“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想做个老师,非常不容易。今天,我们不懂教育法,不会教学,也不能去向古人学,所以做一切事,都不能获得圆满、圆融。尤其是教育这桩事,关系甚大,关乎的是人的法身慧命,如果轻忽、草率的对待,因为自己而误了别人,那个老师的果报太重了!所以为什么祖师大德一生都不说法,不讲经,这实在是对众生的莫大慈悲。

下面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庄子这一番吊诡的话,一般的人不能理解,所以他才说,要等待后世的圣人出兴于世,印证自己所说的,是万古不易的真理。如果没有这些圣人,人类就只能在迷惑当中,丧失存在的意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类的前途命运,总是充满险难的,实在来讲,人类的劫难都是由于抛弃了圣贤教育,任由自己的私欲无限的增长而感应来的。只有重新认识圣贤教育,认识佛陀教育,不间断的学习,以圣贤的真知,以宗教的纯净、纯善,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真正用它来提升我们生命的品质,我们才对得起圣贤,才不辜负圣贤对众生的期许。

怎么理解“旦暮遇之”?现在这个世界没有佛住世,还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才会从兜率天降世。假如真的要等到这么久以后,人类才有觉悟的希望,那么,弥勒菩萨降生之前这些人,该怎么办?要知道,佛菩萨乃至世间的圣贤,并不是救世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众生,认识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使众生遵循着圣人的方法,自己觉悟自己。真正要解脱人生的烦恼,甚至出离生死,需要靠我们这个心。这个真心人人都有,可是我们日用而不知,圣人指示给我们,要我们认取自己本有的宝藏。能把自心之中的智慧德能全部开显出来,我们也是圣贤了,也就是佛了。这个所谓的“觉”,实际就在于一念,能把念头转过来,当下就身处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就是我们自性所有。从迷到觉,就好比人由睡梦中醒过来,只如同旦暮朝夕而已。所以,就在当下,我们来做转念头的工夫,把控住自己的一念,让妄念渐渐减轻,正念保持相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享受佛菩萨的生活。

憨山大师说:“言必待万世之后,遇一大觉之圣人,知我此说,即我与之为旦暮之遇也。意此老胸中,早知有佛,后来必定印证其言。”这是说出了庄子的心声,是庄子的知音。庄子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圣,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于未来世,能够明了他这些吊诡之言的人,寥寥无几。圣人的良苦用心,被我们误会甚至是诋毁,这实在是可悲的事情。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七)

    “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一)

    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二)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下面这十二个字,概括了人的各种情绪变化...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三)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讲完了上面一大堆话,庄子感叹到:“已乎,已乎!”也就是“罢了,罢了”的意思。...

  •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句话是子綦指点学生“道”在何处,其中透露出的消息,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宇...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二)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什么叫“因是”,就是顺任万物的自然,“已”有...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接着上文“道通为一”,这...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一)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怎么会隐藏起来,而...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二)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儒和墨是庄子的时代,学术界的两大巨头,两...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段文字。前面说过,子游见到老师的神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齐物论(五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aj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