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精品美文集萃连载专栏竹桃苑内刊
孙子兵法(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孙子兵法(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作者: 红叶拂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14:10 被阅读722次
    图片来自网络

    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公司核心员工为何频繁离职?这两件事又有何内在联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常常用来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但透过这句话,也可以看到更深层的意思——良将得遇明主的重要性。

    由此,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为天下谋士指了一条明路,“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意思是:“君主或将领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作为一个谋士,如果贤明君主重用你了,你要怎么做?孙子告诉你:“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意思是:“有利的计谋,已被采纳,还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很明显,一个人能力再大,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并且给你一个合适的位置,你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成功创造条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过来,公司要发展壮大,要战胜竞争对手,就得网罗各种能人,使公司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处于有利的态势。

    历史上的韩信,跟随项羽也有一段时间,但为何却没能为项羽打下一片江山?后来韩信的表现告诉我们,并不是韩信的能力不行,而是项羽想要的并非是天下。

    项羽的眼里只看到韩信受“胯下之辱”,觉得韩信是一个懦夫,而认为他自己是当之无愧的真英雄。范增也曾向项羽推荐过韩信,认为韩信是可用之才,但是项羽偏偏一句都没听进去,这就注定了后来韩信投奔刘邦的结局。

    当然,韩信投奔刘邦也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这么认为,韩信的伯乐不是刘邦,而是萧何。

    萧何当年慧眼识英雄,发现韩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便向刘邦推荐了韩信。但当时的刘邦并没有真正认可韩信的能力,只是应付了一下萧何,随便封了韩信一个小官。

    韩信眼看自己在刘邦这里也得不到重用,便动了离开的心,并且付诸了实际行动。当萧何得知韩信已离开的消息时,便亲自策马去追韩信。

    萧何一路狂追,实际上是不是夜里追的,具体也无法考证,反正由此传出了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佳话。透过这段佳话,我们看到了当年的韩信也曾抑郁不得志。

    韩信当时肯定也仔细想过,当时的天下除了刘邦,还真没有第二个人能让他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萧何的百般相劝,给了他一个台阶,他又重新回到刘邦的账下。

    韩信被萧何追回来后,萧何便开始游说刘邦,在他的努力下,刘邦选择了相信萧何,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军。可以看出,刘邦也是萧何的伯乐。

    韩信被拜将后,也没有令人失望,向众人展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一生征战四方,建功无数,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现在来看看某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一年365天,人力资源部天天在招聘,忙得摸不着后脑勺,好像公司永远招不满人。

    再看看人才市场,人头攒动,找工作的一堆,每天抱着一打简历,跑烂脚后跟,磨破嘴皮子,最终仍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就算找到了工作,没干几个月,就动了跳槽之心。很多人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是位低权轻责任重,钱少事多离家远;想要换个工作,最好能做到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一系列的现象其实和“韩信找工作”一样,员工需要一个合适自己的公司,需要得到老板的赏识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压倒骆驼的可能是一棵稻草,“赶走”员工的原因则是不懂他们的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打开心锁就会尽可能的避免人员的流失。

    原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

    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有利的计谋,已被采纳,还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k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