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弱、娇小的背影,一头蓬白倔强的短发,几个简易的桌椅,不足10平的工作空间,这便是老奶奶和她的安心诊所,老奶奶名字叫做胡佩兰。
与其他医疗诊所不同,这里是一位老奶奶坐诊,她年事已高,带着助听器,有时听不清还需要助理再次解释,她耐心地倾听与治疗,尽职尽责,不求回报。
老奶奶出生于1916年,河南省汝南县人,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1986年,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是一位一辈子拒收红包不开大药方的仁医,也是一位一生行医70年、退休后仍在社区坐诊20多年的百岁老人。
在老奶奶这儿,你能看到,年龄、病痛绝对不是阻碍工作的绊脚石。
每一个工作日,清晨7点,河南省郑州市建中街社区服务中心妇科诊室门口,都会有十来名患者等候,不多时,一辆面包车驶来,一位老奶奶被扶下车,坐上轮椅,推过来,初次来看病的人,以为她也是患者,只见她直接被推到办公桌后,原来,她就是这间诊所的主治医师,胡佩兰奶奶。
她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里缠着钢板,所以出入都得坐轮椅,她年事已高不慎摔倒,嘴角、眼角都跌破了,可第二天还是会按时出现在患者面前。2013年7月,98岁的她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所有的意外与病痛在老奶奶眼里都不是什么能阻拦她不去坐诊的理由。
她养育了四个儿子,大儿子胡大一更是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这样一位完全可以闲适度过晚年时光的老人,为什么选择行医到生命最后一刻?
她常说:“我大病看不了,小病还是能看一些的。我老了,更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守好这个阵地,多为群众看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这种医德她言传身教,传给了学生,也传给了儿孙。
如今已退休的大儿子胡大一,和母亲一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健康公益事业中。一对母子,两位老人,用不同的方式,传承和诠释着同样的“大医精神”——以妙手造福百姓健康,用善行义举回报社会公众。
清澈,又饱经风霜的双眼,年老,却有着一颗不老的恒心。
她的诊所很小,却又不小,高超的医术,崇高的医德,让远近的患者,安心。
在她的眼中没有病人的身份及其贫富,只有病情,她看病开药方很少超过百元,一辈子只开便宜管用的药。口口相传的医术医德,吸引了众多患者奔向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诊室。
有时候,慕名前来的患者队伍一直排到门外走廊,不管病人再多,不看完她绝不下班。于是中午一两点钟的时候,附近的居民总是能看到胡奶奶家的保姆站在外面等老人,他们知道:这位老医生又加班了。
她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对患者极有耐心,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在现代医患、莆田系医院不断冲击着患者的心灵,还能有多少人,用自己的言行,安抚着患者焦躁的身心。
一生节俭的她,在自己身上从不多花一分钱,:几乎常年不买衣服,吃的也很简单,忙起来一天只吃一顿,三两个自己最爱的小包子就能感到满足。
就是这么一位对物质生活几乎无欲无求,对自己甚至有些“抠”的老人,对病人、对困难群众却总是出手大方,还经常给病人垫付医药费。甚至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2001年春,她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征集青年志愿者,便主动打电话报名,说“做好事又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当年4月,她如愿成为郑州市第一批注册的年近90岁的“青年志愿者”。
当你年老时,你还愿意继续为社会事业奋斗么?还愿意继续守候在自己的岗位上么?
没有高科技的医学设备,没有众多的助理辅助,没有因任何原因间断过的一次就诊…
在这里看病,不会担心看不好,不会担心医患,更不会担心钱不够。她亲切和蔼的照顾每一位病人。看着患者一个个康复,开心的笑容,便是她最大的追求。
老奶奶一直有个心愿,让那些缺少书籍的农村孩子,能够通过她的努力汲取到更多知识的营养。为此,自2005年开始,年近90的老人坚持每月从工资中存下800元,每年1万元,为孩子建“希望书屋”,并计划到百岁时捐够10万元。
然而,在她捐赠了7万元、50多个“希望书屋”时,计划搁浅了,
2014年1月22日早上,两周前还在出门诊的98岁老人在平静安详中逝去,“改萍,病人看完了,咱回家吧。”这是她对跟随了自己26年的学生唐利平说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刻,她想的还是病人!
如今,老奶奶已离我们远去。
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人坚守,有人沦陷,老人为行人亮起一盏灯,无关强弱,只为一点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