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对于这句话,钱老是这样认为的,“仁知属于德性,非由言辞可明,故本章借山水以为形容。”“盖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
仁知属于道德,不是言辞可以说明的,但因为道德本就是人性,而人性来自自然,所以山水是可以用来形容仁知。表现在外,便是艺术。
所以钱老把这句话解释为“知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知者常动,仁者常静。知者常乐,仁者常寿。”
但南老有不同的解释,南老是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断句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他觉得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而不是“知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
虽然两位学者的解释不同,但我觉得两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便是道德和艺术的关系。“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
以前我不懂,为什么道德和艺术就一定有关系呢?艺术的人道德就一定很高吗?不喜欢艺术的人道德就一定不怎么样吗?我也不知道这句古话,“字如其人”是对的吗?凭什么这样说呢?
在我开始学写毛笔字之后,我渐渐明白了“字如其人”的含义,这里的字,或许跟我们写的简笔字并不是同样涵义,因为简笔字写好,只需要耐心便可以写的工整,工整对于大多数人而已便已算好。
而毛笔字呢,不仅要有耐心,而且需要提笔写,这意味着人要有更多的努力来把它写好,一开始也得先模仿,但若是一味模仿,没有加入思考的话,没了临摹的那张纸,一笔一划跟模仿前怕也差的不多。
说到书法,自然少不了“书圣”王羲之。
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惊鸿,游龙,秋菊,春松,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皆是很美却稍众即逝之物,这其实也暗含了王羲之的个性中随性自由的一面。
王羲之也确实是这样一个对人有吸引力、很自由的人。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便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一口答应,说家里子弟任由郗鉴挑选。
那天,郗太尉便派人到王丞相家觅婿,王府子弟,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唯有东床上一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心中想选的便是东床上的这位不在意太尉之名的公子,“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我想也只有这样随性的性格,才能转益多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吧。若是像郭靖这样死板的性格,恐怕容易一条路走到黑吧。他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受卫夫人影响,便学钟繇之法,但当他“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 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才知学卫夫人书,是徒费年月罢了。
于是他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
而他的官辞的也是“任性”。因他与骠骑将军王述不和,便称病辞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他便和许询、支遁等人,开始遍游剡地山水,书法于是兴起。
我想若是苏子能够有这份“任性”,那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会更闲适恬淡些吧。
而王羲之生活中更是一位随性的人,他很喜欢鹅,有一次他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
王羲之的一部《黄庭经》,在我们眼里,总比一群白鹅的价值高吧,可是,王欣然答应。
我想我们更应该向王羲之学习的,是这份欣然答应的心境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