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闲文!傅申1980。理事会·教育想法
为啥你的教育总不见成效?看看有没有犯这个错

为啥你的教育总不见成效?看看有没有犯这个错

作者: 安心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2:45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我家对门有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开朗,很爱笑,每天看到他都特别有精气神。

    从他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是放学回家吃完晚饭的功夫,都能听到他底气十足的哭声,通常都需要一刻钟左右才能渐渐停歇,中间伴随着他大声的反驳。

    有一回出门遇到他妈妈,脸色特别不好,说要出门透口气,被孩子气得胸口疼。一问之下,才知道又是孩子惹的祸。

    看妈妈焦头烂额的样子,我问妈妈,你都怎么跟宝贝儿沟通的呀?总听见他哭?除了辅导作业,这位妈妈说还有其他事情也让自己不省心,比如让他好好收拾书包,让他九点上床睡觉,让他上课时要认真听课,这些事情孩子都做不到,天天吼来吼去,特别崩溃。

    我说你对孩子的要求都挺对的呀,小学生,确实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课要好好听讲,这样长大了也就不用太操心了。妈妈一听,立即接着说,对呀,可是他不听啊,我性子急,就跟他嚷嚷起来,他再不听,就打几把掌,然后家里就鸡飞狗跳的了。

    有没有发现这位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明明妈妈的要求都是非常正确的,必要的,可是怎么孩子就不听呢,怎么就这么多对抗呢?

    可能有家长说,这位妈妈脾气太不好了,不能吼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得好好跟孩子沟通,温柔一些。

    其实,我家对门的妈妈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而另有些妈妈的问题是隐藏的,是一种包裹在温柔的话语之后的,但是对孩子来说,依然不起作用。

    这样的妈妈说话的语气是温柔的,态度是和善的,怎么会不起作用呢?

    因为这些妈妈在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之后,会批评或者指责孩子,甚至会利用孩子的内疚心理来让孩子完成任务。

    批评型: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有那么难吗?看着表,九点了就赶紧上床睡觉,又不是不会看表。

    指责型:你呀,怎么就这么不省心,书包都收拾不好,还能干成什么事?啥也不会,就会玩游戏。

    利用内疚:我跟你爸辛辛苦苦外面赚钱供你读书,你上课都不专心听讲,将来怎么回报我们啊。

    利用温柔的态度说出对孩子的要求,一点都没错,出错的是在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要求做的时候,家长有没有用以上的方法来让孩子必须完成任务。

    如果有,那么温柔的说出来就不是要求,而是命令。

    要求,是非常具体的、明确的,让孩子在听到后,可以按照要求一步一步的去做,是有指导性的。

    要让孩子九点上床睡觉,可以提前提醒孩子时间,提醒他该刷牙了,提醒他该脱衣服了,形成一种上床睡觉的仪式感。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不会看表,可以拉着他的手,指给他看,哪个针走到哪里,就该刷牙了,走到哪里就该上床了。孩子会看表之后,可以提前几分钟提醒他,慢慢地孩子会按照要求做的。

    要让孩子学会收拾书包,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分解一下收拾书包的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做什么,有哪些东西是需要放进书包里的,帮助孩子列一个清单,学会用清单来检查每一个步骤以及所需物品。

    要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可以告诉孩子,眼睛跟随老师,耳朵听着老师讲的内容,小手不要乱动无关的东西,大一些的孩子,还要教孩子怎么使用笔记本来做课堂笔记,记什么,怎么记,都需要一步一步教给孩子。这样孩子才知道什么是认真听讲。

    命令,是简单的、粗暴的、让孩子感觉不舒服的。而且,一旦发出的是命令,几乎同时伴随着情绪没有孩子喜欢被命令,没有孩子会在命令下心甘情愿地去做事情。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教育不见效,看看是不是把命令当作了要求,不要被自己温柔的话语及良好的态度欺骗,关键看看自己被拒绝之后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批评、指责,有没有利用内疚绑架孩子,有没有给孩子披着“要求”外衣的“命令”。

    孩子是敏感的,他们会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不舒服,意识到父母的命令意味,那么他们的情绪瞬间就起来了。有情绪的小孩,还能配合父母做什么呢?这个时候,父母不得不去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果不照顾情绪,必然又是一场对峙和父母深深的挫败感。

    所以,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楚“要求”和“命令”。

    如果不知道如何提具体要求,建议重温《非暴力沟通》一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啥你的教育总不见成效?看看有没有犯这个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va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