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说齐国(七)

作者: 振鹭于飞及西雍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11:22 被阅读0次

            孟子准备朝见齐王,正巧齐王派人来,告诉孟子:“我应该来拜访先生的,但是着凉了,不能被风吹到。明天早朝的时候,我会处理公务,不知道到那时候能不能见到先生?”

            孟子说来人:“请转告齐王,我也生病了,明天早上不能面见齐王。”

            第二天,按照以前的安排,这一天孟子要去动过大夫家里吊丧。学生公孙丑提醒孟子:“昨天老师以有病推辞了齐王的召见,今天又要去吊丧,不太合适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痊愈了,为什么不能去?”

            果然,不久,齐王派了一个医生来给孟子诊病。

            孟子的弟弟对来人说:“昨天齐王派人来传召孟子,他因为生病不能上朝,今天他感觉好了一些就去上朝了啊。不知道他有没有到达齐宫。”

            来人走了以后,孟子的弟弟派了好几个人等在不同的路口上拦截孟子,说:“请你不要回家,无论如何马上去面见齐王。”

            孟子没办法,就躲到景丑氏家里过夜。

            景丑氏问:“家里有父子关系,在朝中有君臣关系。这是人生存的伦理。父子关系以恩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齐王对先生很尊敬,没看到先生如何尊敬齐王。”

            孟子说:“唉,这是什么话?在整个齐国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用仁义治国的道理劝谏齐王的,难道他们以为仁义治国不好吗?他们心里会想:‘对这样的国君谈仁义有什么用呢?’这才是对齐王的不尊敬。我在齐王面前,不是尧舜的仁义之道我是从来不讲的。所以,在所有齐国人里,没有人比我更尊重齐王了。”

            景丑氏说:“不对,我说的还不是这个意思。《礼记》上说:‘父亲召唤,立即起身;国君召唤,来不及准备马车。’先生本来是要朝见齐王的,一听到齐王的召唤反而不去面见齐王,先生的行为,似乎和《礼记》所说的相违背吧。”

            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曾子说过:‘晋国何楚国的富有,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曾子说的这个话没有道理吗?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天下最尊贵的物品就三样:一是爵位,一是年龄,一是德行。在朝中,爵位最重要;在家乡,年龄最重要;辅佐国君统治百姓,德行最重要。怎么能凭借着高高的爵位来轻视年龄和品德呢?所以,有位的国君一定会有他召唤不来的臣子;如果有事情,就亲自到臣子那里去。国君如果做到崇尚道德,乐于实行仁政,也无非就是做不好或者做得很好而已。所以说呢,商汤见到伊尹,先向他学习,然后再任用他,于是毫不费力的统一了天下;齐桓公见到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再任用他,于是毫不费力的称霸了诸侯。如今,各国疆域大小都差不多,风俗品行也差不多,之所以彼此之间没有出现霸主,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国君喜欢听话的臣子,而不喜欢教导他的臣子。不管是商汤伊尹,还是桓公管仲,都不敢随时召唤。管仲都不能随意召唤,更何况不把管仲当成榜样的人呢?”

            孟子接着对齐宣王说:“如果君王把臣子当做手足来看待的话,臣子也就会把君王当做腹心来看待。如果君王把大臣当做狗马来看待,臣下就回把君王当做普通人看待。君王要是把臣子看做泥土和野草,臣子就回把国君看做仇敌。”

            齐宣王说:“按照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子还要对过去的君王服孝,一个国君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让臣子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臣子的劝阻,君王如果能实行的话,臣子的建议能够听从的话,恩惠才能够普及到百姓。如果因为一些原因臣子要离开,国君派人引导他离开,并且先派人去臣子要去的那个地方做好准备。离开三年还没有回来,房子和土地才被回收。这叫做三有礼。这样做臣子就可以为国君服孝了。如今的臣子,劝谏不被接受,建议不被采纳,恩惠也没有普及到百姓,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国君还将她绑起来,并且让他去最贫穷的地方。离开的当天马上就收回土地和房屋,这是仇人才做的事。既然是仇人了,臣子还会为这样的国君服孝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游说齐国(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wk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