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 公子評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8:47 被阅读10次

(一)

齐齐哈尔地处东北,四月本该是春意浓浓的时节,但在这座北方小城,却依旧是严寒如冬。

那年因为出差曾多次前往,第一次去的时候是10月初,住宿的一家宾馆旁有一条小街,整条街的地面上都是一层约为20公分厚的冰。

去之前刚下雪不久(相信应该是全国最早下雪的地方),每次出门都要小心翼翼的走,生怕一个趔趄一下,就得去医院报到……

我目睹着那条“冰街”每天略微融化一点,经过一夜,第二天又接着冻回原样,由白变黑……

直到第二年四月份,彻底离开时,那条“冰街”依然保持着我刚来时的模样,没有任何变化。

我带着行李,迎着呼呼的寒风走向火车站,尽量将自己包裹严实,除了眼睛和手,不留任何一处皮肤在外。

即便如此,仍然感受到阵阵寒意。

出生于南方小城的我,并不喜欢这里的气候。

火车站不大,人也特别少,明明天空挂着有些刺眼的太阳,却依然很冷,大家都将自己捂得特别严实,没有人说话,除了偶尔有几声鸟叫……

快到门口时,我看到一个杵着拐杖卖身份证套的老奶奶,她穿着厚实的深色大衣,戴着帽子,用围巾将脸包裹住,只留下一双睫毛挂满白霜的眼睛。

步履缓慢,每移动一步,都要先用左手将拐杖往前轻轻一放,双脚再颤颤悠悠的摞动。

然后再伸出另外一只干枯黑瘦的手,将手里的身份证套递到每个路过的人身边……几乎所有人都逃避似的绕开,或者视而不见。

我急速走过后,站在门口,回过头看着广场上稀稀落落的十几个人,周围一片枯黄……

老奶奶似乎习惯了周围人冷漠。她颤颤巍巍的一步步摞动,一人经过,再将手缓缓伸到另一个人跟前……

而手中的卡套却还是那么多……

顿时鼻子一酸,那一刻我才感受到齐齐哈尔真正的寒意……

(二)

2010年在深圳工作,周末休息时跟女友去某条步行街吃饭。广东的夏天一向炎热,尤其是中午,出门走不了几步就汗如雨下。

吃着冰激凌,拿着小折扇,站在树阴底下,炙热的暑气才稍稍有所褪去。

离树阴不远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四周排列着沃尔玛、家乐福、SM、新华书店……特别的繁华,因此十字路口的人跟车特别多。

中间栅栏处有两块“半岛”,各安装了两个信号桩。

1、左边那个信号桩下,坐着一个约60岁左右的老奶奶,身上有不少污垢。

她穿着深蓝色上衣,头上搭着一条毛巾,满脸都是历经生活沧桑的皱纹,眯着眼睛,低头似乎昏昏欲睡。

在她前面铺着一块布,上面放着一些老式的打火机、鞋垫、鞋带、松紧带、橡胶绳……颜色不太时尚,全都是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流行的小商品。

我还是在很小的时候看到有人卖过这些,记忆中早就模糊……但现在却依旧出现,还是在深圳这种快节奏发展的城市,怎么还会有人卖这些东西?

尤其是10年的时候,互联网就已经兴起,大家开始习惯网购……

毫无疑问,几乎没有一个人停下,哪怕是侧目看一眼的人都没有,即便人流特别多……

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快速穿过那个红绿灯。

老奶奶似乎也已习惯这种状态,她眯着眼睛,只是盯着那些要卖的鞋垫、松紧带……看有哪一双脚会突然停留下来……

其实换做一些“聪明”的人,会在旁边放一个纸盒,直接乞讨,一天下来都会有不少收入。

但她并没有这样,透过那些小商品,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老人生命中最后的坚持跟倔强……眼眶一下变得湿润……

尊严和人格才是人为什么要活着的原因所在!

2、右边那个信号灯下跪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女人,前面摆着一个小铁盆,里面稀稀落落有几个硬币。

在她的旁边放着一块布,布上面躺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约有四五岁。衣服上全是污垢,鼻涕干裂成疖,黑色的汗水印记一道道挂在脸上……

两个小孩侧躺着,一边吃着手指,一边漠然的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那神情仿佛是看着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

每个光鲜亮丽的都市男女,经过那里时,都会特意绕开,生怕那些孩子看到自己后会扑上来,抱着自己的腿……

我当时就在想,即便自己再苦再累,又怎会忍心自己的孩子遭受这种苦难?

小小年纪遭遇一个个路人嫌弃的表情,长大后留下的童年阴影又是多么巨大?因心理创伤而造成的个人性格扭曲,对未来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他们能顺利活下去……)

这个女人或许是骗子,背后说不定有一个拐卖人口的团伙,而她,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受害者……

又或者她家里遭遇了什么变故,比如丈夫去世?比如家人身患重症,正躺在医院里等着治疗费用……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女友路过那里时,也是略微皱了一下眉头,拉着我赶紧离开……

(三)

我有一个姑姑年轻时嫁到山东,她是我父亲的表妹,按我们家的叫法应该是叫表姑。

有一年我去山东办事,恰好就是她所在的那座城市,而工作的地点离她家又刚好相隔不远,去拜访她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说真的,表姑嫁到山东后,由于距离太远,平时很少有亲戚去看她,见到自己远在成都的表侄子登门拜访,自然是特别高兴,非要我住下,等事办完了再走。

原本怕给她添麻烦,因此早在出发时就定好了酒店。几番推辞下来,她依旧不肯,无奈只得住下。

表姑的家是一棟待拆迁的老旧小区,位置不是太好。几日下来,我发现她家后院的楼下有一个破旧的木头房子,烂掉的地方用塑料纸遮挡。

每次都有一个老奶奶拿着捡的纸皮、塑料瓶……进进出出。

我问表姑,她是谁?怎么住在那里?现在天气这么冷,那里面又没有暖气,这个冬天她怎么过?

表姑叹了口气,缓缓对我诉说她的故事。

原来老奶奶年轻时,是她们村远近有名的一枝花,在老家认识了自己后来的丈夫,结婚后就跟随丈夫到这座城市谋生,开了一家卖早点的小店,接着有了两个孩子,日子过的也还不错。

后来丈夫被检查出直肠癌,为了给丈夫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转让了早餐店。

但结果还是没把人救回来,反而欠下了不少债。

辛辛苦苦一个人还完债,把孩子养育成人,本以为苦日子到头了,没想到儿子又因为一场疾病去世,女儿又远嫁他方……

“那她怎么不去她女儿那里?这样一个人住,要是有个头痛脑热的该怎么办?”

“唉!她女儿家境也不富裕,隔的远,养着两个孩子,又得照顾生病的公婆……她不愿意拖累女儿,自己一个人搬到这里住,已经有十多年了,也算是老邻居了……”

……

余后的一段时间,我仍然会每天遇到她,早早起床去捡废品,晚上天黑才回来。

有一天下午,我提着一点菜回家时,刚好碰到她。也许是常常看到我同表姑买菜,又见我每天从楼上下来,她似乎认出了我。

她佝偻着身子,两手拖着两个大蛇皮袋,身上穿着肥厚的棉袄,头上包裹着一条浅蓝色的头巾,黑瘦的脸上满是密密的皱纹……

“干啥去啊!”她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

“我回我姑姑家!”

她笑着点点头算是回应。11月的山东已经非常寒冷,那天没有太阳,天气特别阴冷。

我看着地上的落叶被风吹起,打在她那瘦小的身上,佝偻的背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她那低矮的小木屋……

眼眶瞬间湿润……

前几天接到表姑的电话,告诉我那个老奶奶已经去世了。

刚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后来她说就是以前那个住小区楼下窝棚的人,我才回想起是她。

好几天都没人见到她从屋子里出来,进去才发现,才发现人早就凉了……

生活!为何你总是如此的残酷?

相关文章

  • 那些年那些事

    故事一 我同事屈老师有一次和我闲聊时,提到他上...

  • 那些年,那些事

    王春是我的初中同学。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今年春节,他突然回家打点事务,又匆匆赶回昆明的公司。 临行前...

  • 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姑娘高中毕业,考的并不理想,只能去外省的二流大学读书,与自己期盼的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

  • 那些年,那些事

    每次回老家总是来去匆匆,门前的小河梦过多少回也无暇走近一睹它的芳容,今天总算圆了这梦,踩着轻快的步子来到...

  • 那些年,那些事

    文/美丽珊瑚 1. 刘同说,有些日子,只记得事,因事想人。有些日子却记得人,因人而记事。 那一年,我在生我养我的那...

  • 那些年,那些事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 我小学时新建的那幢教学楼,不知不觉已历经了三...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个,谁。 2009-5-3 2:13 这是一个残忍的结局。 51去同学那儿玩,晚上去开房,找了十几天家都没空房。...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一夜的温存记忆像春日里的微风般清凉,那些年的往事流年暗藏柏拉图式的美好向往,那岁月里的青春赞歌在耳畔反复吟唱吟唱...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事 想家了吗?是的,想了,想起我那一对年迈的双亲。心不由自主的疼了一下。爸妈的背都有些驼了,白发也长...

  • 那些年那些事

    转眼二十年,生活像一把刻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但那些年那些事,仍然鲜活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双峰道38号,515,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b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