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天气:多云
亲子日~253
上周末女儿回来时,通过交流了解到她的学习状态不太稳定,有潜在的“初二综合症”,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深有体会,初二年级是学生的一个“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学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初二就是冲向山峰的“坡儿”与起点处相比,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大家公认,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在别人奋力攀登的时候,有些孩子产生懈怠放松的心理,很容易滑落坡底。再加上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吃力,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成绩一蹶不振就是从初二开始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昨晚向一位资深老师请教,通过交流,她转发了《中国教育报》中的一些解释:
做一个沟通平和的家长
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务都交给学校和老师。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保持亲子沟通顺畅。但是切忌唠叨、啰嗦,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家长的唠叨。
孩子最不喜欢的家长的共同特征就是“居高临下”。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一定要平等,以营造和睦的亲子氛围。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方法。“堵”必定会有疏漏,而且会使孩子的心事越积越多,还可能使孩子走向极端。中学阶段的孩子容易冲动,家长是成年人,应该理智,应立即主动采取适当方式停止争辩,但决不放弃。等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效果会好得多。
做一个耐心正能量的家长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长很容易失去耐心,强行管教,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加重孩子的抵触心理。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少一分责怪,多一体谅,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培养孩子刻苦、勤奋的优良品格。只有会学习的孩子才会有真正的、长久的快乐。教育孩子,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奋。
做一个关注孩子的家长
和这个阶段的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家长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别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多关注孩子接触的东西,争取让孩子少受不良影响。这一点家长要十分注意。
奎文实验初中17级3班翟婧婷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