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简书会员优秀文集想法
清末状元张謇:从“士”到“商”,以一人之力实现救国理想

清末状元张謇:从“士”到“商”,以一人之力实现救国理想

作者: 锦瑟酉娴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2:39 被阅读36次

1894年,清政府开设恩科,一个来自江苏的考生张謇,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是天下人羡慕景仰的状元。时年四十一岁的张謇,此前有过太多次落榜经历,意外高中却显得淡定如常。也许是年轻时的激情,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也就在这一年,中国人被“中日甲午之战”,猛的一击:一个小小岛国,竟敢与大清动武!而蚍蜉撼大树的结果竟是,赢了!随之而来的《马关条约》,更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与无尽的愤恨。张謇,由此开始动摇“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

张謇

借父亲亡故,回乡丁忧守制的时间,他潜心读书学习,思考日本何以胜,中国何以败的根本。他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他们强国的主因。他说,“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办教育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

张謇考中状元,按当时的标准,就是达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光宗耀祖了。他家祖上三代没有读书人,农民出身,家境寒微。办教育的资金,无从谈起。

于是,张謇要做实业,以促教育。“父教育,母实业”,是张謇这一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即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大生纱厂

万事开头难,要成就这样一番事业,就更是难上加难。经历了筹措资金的艰难,有钱人的退缩变卦,在上海靠卖字换路费的窘迫,终于慢慢的起步了。南通大生纱厂,值得载入史册的企业,于1899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状元办实业,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事。古代的“士农工商”,地位是依次降低的。状元是读书人的杰出代表,最有社会地位。而商人是民众之末,地位最低。可见,张謇的选择,需要多大勇气。

状元“改行”做商人,缺乏经验,却极有头脑。南通是最好的棉花产地,占据地利。赢得市场,抵御日本人的经济侵略。同时解决工人就业问题,一举多得。

南通师范学校

走过最初的艰辛,张謇办的工厂生机勃勃,利润迅速增长。于是,张謇的教育蓝图,逐步实现。他认为,要发展教育,必先培养过得硬的师资力量。南通师范学校,我国第一家民营示范应运而生。

张謇的思想先进,不囿于框框。他请了日本人做老师,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在当时,国人的民族感情,难以接受的。但他,顶住压力,坚持己见。

好的老师,就能成功一步。于是,一时间南通精英荟萃,名人齐聚。张謇请来了很多“大腕”人物,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陈师曾、吕思勉等。

王国维

张謇的精英教育计划,还不止于此,他还送其中的优秀学生,去日本留学。这些人,日后成为领域里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南通,张謇大量发展小学,六里一所,共建成三百多所小学,几乎全覆盖。另创办中学若干所,师范学校三所,以及专科校和大学。

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某些名牌高校,都是张謇直接或参与创建的。张謇与马相伯共同创办的复旦公学,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同济大学等,都源自张謇的创办。

复旦大学

张謇,在二十世纪初的南通,是个最让当地百姓敬重的人物。他从清末走来,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戊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和等。他看到“政府顽固如此,社会腐败如彼”,他要“解人民之痛苦”,上不赖政府,下不靠社会,以一人之力,让南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人想到,一个创办多家大型工厂,以及数百所大中小学的人,生活非常简朴,身后陪葬竟无一件贵重物品。他倾尽自己所有办教育,是一个实业与教育救国的践行者。

同济大学

有人说,张謇是个失败的英雄。1922年后,他的多家企业,连遭重创,之后竟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下。他最终没能看到自己辛苦创建的企业,重现生机。

南通人心中有杆秤,他们感恩自己的大福星。张謇1926年去世时,七十三岁。一时间南通城里万人空巷,几乎都来为张謇送行。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崇敬之情。

相关文章

  • 清末状元张謇:从“士”到“商”,以一人之力实现救国理想

    1894年,清政府开设恩科,一个来自江苏的考生张謇,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是天下人羡慕景仰的状元。时年四十一岁的张謇...

  • 清末状元张謇实业救国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 张謇...

  • 清末状元张謇的大达轮船公司就这样倒闭了?

    【清末状元张謇的大达轮船公司就这样倒闭了?】 张謇清末状元,因为不满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愤然离开官场,创办实业,走...

  • 每天了解一点——历史07

    对外贸易中,我国第一次出现逆差是1865年。 南宋首位皇帝——赵构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 中国历史 清2022/9/2(216~217)

    状元张謇实业救国 张謇出生在通州。他考中了举人,后来在会实中又考中了状元。被授予三品的官职,他又担任了中央...

  • 职场“塑料友谊”

    清末,袁世凯与张謇同在淮军名将吴长庆下任职。张謇比袁世凯大6岁,又是状元出身,袁世凯与其见面总是自称学生,尊张謇为...

  • 【摄影】南通菊展

    江苏南通,东临黄海,南靠长江,是海门籍清末状元张謇凭一己之力打造的近代第一城。 2019南通菊展在紫琅公园举行,有...

  • 近代开路先锋张謇:壮志未酬的英雄

    摘要:张謇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他一生为民着想,为民操劳,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为实现理想不惜放弃官位...

  • 【散文】秋日记忆(03)

    我家住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南临长江东濒黄海,先贤清末状元张謇的故里。张謇先生是毛泽东也推崇的我国轻工业之父。张謇状...

  • 打卡~~柳西半街

    清末状元张謇故居~海门常乐又添新地标,柳西半街。 2021年11月15日开园以来,可以每天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欣赏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末状元张謇:从“士”到“商”,以一人之力实现救国理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jt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