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之道剽悍读书营猫的剽悍江湖写作营
剽悍读书营之赵周老师知识管理分享课复盘――巧用便签法建立自己的知

剽悍读书营之赵周老师知识管理分享课复盘――巧用便签法建立自己的知

作者: 平凡一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20:50 被阅读25次
2017年12月29日晚上20:00,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应剽悍江湖之邀,为猫群的小伙伴做了一个主题为《碎片化时代你最缺的知识管理5招》的分享。
剽悍读书营之赵周老师知识管理分享课复盘――巧用便签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为猫群的成员,我有幸聆听了此次分享,受益匪浅,复盘如下:

一、知识管理5招(分享课梗概)

1、体验反思,知识内化

01知识管理的学院派与实践派的区别:学院派采用文档整理式的知识管理方法,尽可能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想方设法将信息分类整理;而实践派把不同来源的信息内化加工成自己的东西,将知识与实际串联起来。两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但有目的之别,前者适用于做研究,后者适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02走出知识管理的误区:知识管理,尤其是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知识管理,重点不是对承载的知识文档和文本进行管理,而是对加工知识的大脑进行管理。要对知识体验反思,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结合自己实践,并最终改变自己的行动。一切不改变行动的知识管理,都是极大的浪费。

03提升知识管理实践性的方法:需要刻意训练将知识与实践搭建一个桥梁,来联结知识联结自己。运用拆书帮的便签法,即准备一个A1便签和一个A2便签,在学到一个触动自己的知识点时,在A1便签上描述自己相关经验,在A2便签上规划自己相关运用,A1指向自己的过去,A2指向自己的未来。

阅读时,重要的不再是点赞、收藏和转发,而是要不时自觉追问自己:我有没有相关经验?我是怎么处理的?以后我的思维和行为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2、变沙为砖,思维强化

01多数人的困惑:阅读了那么多,看到的观点都很正确,都通通拿来运用,最后都没坚持下去,深深怀疑是不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强大。明白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原因在于,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对应的原因和适用条件范围,如果不加思考直接拿来就用,遭遇执行难是必然。

02碎片信息与知识的区别:知识有上下文有体系,而碎片信息简单粗暴地传递观点;知识鼓励人们思考,而信息引导人们直接相信;知识传播慢,而信息传播快;知识犹如知识体系中的砖块而信息犹如其中的沙子。

03变沙为砖的方法:看到一个碎片信息,要学会去追问这个信息中传递观点的前因后果以及适用边界。如此,不仅掌握观点本身,还深入掌握相关内容,使思维强化。

3、垒砖成塔,构建体系

01多数人常见误区:碎片化知识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思维,学无所得,我不要碎片化阅读,我要拿起书本来阅读。这种想法将自己读书方法不当完全归咎于碎片化阅读,不客观不理智,因为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没有用正确得知识管理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学习者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则不管是看书还是看手机,都没有什么用。

02垒砖成塔的方法:对不同的碎片信息分别追问它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联系自己的经验,规划自己的运用,把相互有关联的信息联结起来,触类旁通,慢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03最好的知识管理法:把知识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内化到自己大脑中,是最好的知识管理。着比把文本分门别类、收藏到云笔记中,或者把道理死记硬背、储存在自己大脑中,价值高出千百倍。

4、从网到点,拆为己用

01很多人对新知识的恐惧:进入陌生的领域,接触到新的知识,无从下手,于是就待在自己不喜欢的舒适圈内。因为在不喜欢当下带来的痛苦与未知带来的的痛苦面前,多数人宁愿选择逃避未知的痛苦。

02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方法:从一个新的领域中精心挑选一本书,认真阅读,以此搭建起自己对这个领域认知的初步框架,然后在后续的阅读与实践中,不断进行填充,将一本书的体系拆解出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03关键点:以自己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实践派知识管理(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过程为导向学院派),始于对知识的体验和反思,最终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通过读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01职场人读书的问题:不在于自己的硬盘是否够大、文档整理是否清晰明了,而在于自己大脑中CPU运行内存是否足够。

02赵周老师建议:如果今天的分享内容得到了认同,请一定不要止步于认同。如果你感到对知识管理的实践能够拉近现实的你与理想的你之间的距离,那么从现在就想想你的A1,规划你的A2。

剽悍读书营之赵周老师知识管理分享课复盘――巧用便签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我的A1(过往读书经历)

01在平时的指纸质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中,碰到自己认同的,习惯性地摘抄、收藏。

02认为全方位收集、分门别类整理是知识管理的必要且关键的环节,非常重视此项工作,自己的微信收藏夹、云笔记、备忘录等收藏了太多碎片的信息,还常常为收集不全面、整理不合理而苦恼。

03很多信息收藏之后就一直躺在收藏夹里,时间长了就忘了,遇到实际问题时几乎无法想起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04碎片化的知识时常让自己很焦虑,一方面感觉自己知道得太少、收集得太少、整理得不好,另一方面又苦于知道的太杂,对很多问题只能泛泛而谈,没有明确的态度和认识,思想左右摇摆,不凝炼不深刻。

05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不能说出这本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几个观点是什么。读了很多书,很难说清自己最喜欢的作者是谁,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为什么喜欢。读了这么多年书,却感觉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只是阅读的当下有一种恍然大悟、灵光一现的快感。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二、我的A2(未来读书运用)

01首先观念上要转变不要有知识焦虑,陷入不断囤书囤课同时又为学得不多学得不好而急躁的怪圈,因为知识本身无穷无尽,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变沙为砖、垒砖成塔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打磨好每一块砖,垒好每一堵墙,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如此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之塔。

02阅读之后的结果,不应当是我看了多少、收藏了多少、资料整理得漂不漂亮,而应当是是否将知识与信息拆为己用,一切不加思考、不联系自己实际、不指向未来行动的读书,最终都是用处不大甚至无用的读书,哪怕所看到的知识与信息有多正确、多牛逼、都有用。

03在家中、办公室、手提包里分别准备一本便签,但凡有机会坐下来阅读的机会时,碰到触动自己的,认真思考其前因后果及适用边界,写下自己的A1和A2,特别注意A2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在手机的有道云笔记里建一个名叫“拆书A1A2”的文件夹,将读到的有用的知识与信息,连同自己写的便签一同上传到云笔记里。不方便手写字时,就直接在云笔记里面写自己的A1和A2。

04对一本书的阅读、某些线上主题分享,之后要及时复盘,不能一读了之、一听了之,要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用赵周老师的知识管理法作指导,将知识与自己联结起来,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05云笔记里每增加一次A1A2便签,就相当于自己知识大厦增加了一块砖块,当砖块越来越多,有的砖块之间会发生联系,这时需要主动将砖块之间建立联系,有了想法和思路要及时捕捉到并记录下来,写成读书笔记、干货文、感悟等文章。

06阅读时要有批判性思维,边读边问,文中所述观点站得住脚吗?观点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有没有相近或相反的观点?在现实中有哪些典型的例子?观点适用的边界是什么?与我有什么关系?是否可以指导我的实际行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剽悍读书营之赵周老师知识管理分享课复盘――巧用便签法建立自己的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pn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