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读书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52:儒家为什么与管理哲学相通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52:儒家为什么与管理哲学相通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04-17 21:19 被阅读8次
陈之佛

早课变晚课。因为书又忘带了。

多方·一

原文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

五月丁亥日,成王讨伐奄国得胜,回到了宗周镐京。

奄国360百科上记载,是商末周初山东曲阜之东的一个小国,其国都为山东曲阜。后为周成王所灭,据传其残部逃到江南,重新筑城,仍然称"奄"。

原文     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可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厥图帝之命,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因甲于内乱,不克灵承于旅。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呜呼!

开头有意思。周公说成王说了,以成王口吻说此诰文。殷这里解释为中,尹解释为正。

周公说成王说了:“敬告你们管国、蔡国、商国、奄国四国各方,你们中夏诸侯担当统治者的,我向你们下达政教令,你们应该不会不知道。看看天命,不会永远落在一家头上。”

这里的中夏指的是占据中原地区的国家,夏商都如此。周来自西岐。

这一句话为下面回顾夏朝和商朝之所以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开了个头。

周公继续说:“天帝降格到夏人,夏人怠惰于政事,不肯忧虑关心民众,而是大淫混乱,不能有一天勤勉于天帝之道,这你们也是知道的。”

儒家之所以与管理相通,在于对管理者提出自我的要求。人亡政息,首先都是看管理者自己的原因。这是本质。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制度创设不重要。

夏朝君主夏桀的故事跟商纣王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所有导致企业或国家失败的领导者有着共同的原型。

丽是入狱。甲,郑玄解释为模仿鸟兽的淫乱行为,指称的是夏桀与妹喜,纣王与妲己,唐明皇与杨贵妃,自己自律不言,把锅给扣到女性头上。跟有些人认为是女性穿着太暴露导致强奸,好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周公继续说:“夏桀图度天命,不知道上天之爱民,不能开释民众中入狱的人,大下诛罚,终于导致夏朝大乱。夏桀宠幸妹喜,不能以善良正直治理民众。夏桀贪婪,无不以谁财物贡献得多来给予职位,民众饱受荼毒。夏朝民众也是日渐贪婪暴戾,残害夏邑。”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梁不正就下梁歪。

儒家是上天者仁,《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底层逻辑就不是一回事。我觉得天地无仁无不仁。古人看不到天是行星、恒星、黑洞等构成,畏惧,也不知道地震的源起,也畏惧,儒家希望仁认为仁,李耳看到不仁,是出发点的差异。

周公继续说:“上天于是求为民做主的人,于是大降天命给成汤,罚绝夏桀。这是上天不给夏朝以美好回报了,于是以你们各方的贤民,断绝了夏桀的禄位。夏朝的士人,也不能安其享受。夏桀只是暴虐对待民众,至于他所做的百事,不能用贤慎罚。还好有成汤,能以你们各方取代夏朝成为为民做主的人。谨慎刑罚,劝勉民众,刑罚有罪的人,也劝勉民众。从成汤到帝乙,没有一位君主是不明德慎罚的,也能劝勉群众。囚禁,处死罪行累累的人,也能注意劝勉。开释无辜的人,也能劝勉。”

慎罚的思想见于周公给康叔的《康诰》。不只是罚,还得救人。

周公继续说:“到了你们的君主纣王,不能以各方享受天命了。唉!可惜!”

历史的教训在周朝这里集大成。统治广大的区域,领导者的垂范作用变得非常关键,化为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52:儒家为什么与管理哲学相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ro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