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课程评论》1:相遇

作者: 教坛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1:00 被阅读256次

    若将生命视作一次旅行,那么,就请不要错过一路上的风景。

    人生旅程之中,总有些相遇,会让你怦然心动,而有些重逢,更令你感慨万千。

    而生命中其他的许多时候,或许正是为美好的相遇或重逢做着准备,哪怕是冥冥之中。

    也许,这正是平凡人生的美妙壮阔处。

    去年此时,此生首次长沙行,竟然集怦然心动的相遇和感慨万千的重逢于一回,至今难以忘怀。

    “2017年中学校长公益论坛”,由长沙一中教育集团承办,主办方是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新课程评论》总编彭兆平女士致辞

    这是每年一度的纯公益论坛,纯粹到你不必花费分毫,只须答应邀约,抽离俗务,放空凡心,全身分享这文化的盛宴,而一切的行程俗务,全由杂志社(主办方)精确对接和妥帖安排。

    此论坛之前已办数届,可能是本回盛会回乡,自然是名家云集,操办妥当。

    纵然如我者孤陋寡闻,但中南出版传媒旗下之湖南教育出版社所办《书屋》,曾持续数年的追读,也算得与其有了一份的亲情吧。

    自家书屋中《书屋》杂志排列整齐,尘封为个人永恒的阅读记忆

    遗憾的是,近年视力下降,字号偏小的《书屋》杂志,在个人订阅目录之中,作了忍痛的断舍,书屋《书屋》,两相分离。

    接到参会的邀请,对于我是一份意外惊喜。其时,我正在外地公务,对于是否与会,曾经略作迟疑,告知是全公益,大双休,才毅然应允,昼伏夜行,躬逢盛会。

    抵达长沙南站,正是子夜时分

    首次长沙之行从此成全,与《新课程评论》相逢也就此缘起。

    我曾多次聆听致辞,也曾有些主持、致辞经历,加之文科生思维,特别在意推敲致辞、主持环节,如言者头衔形象、角色语气,时间把握和背景布置,甚至演讲逻辑和答谢分寸等,统统是我乐意咀嚼的“菜”。

    大凡教育界论坛,出席诸君,自然多善言辞,兼重形象。

    彭兆平,论坛文宣标明:湖南出版投资集团党委委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新课程评论》杂志总编辑。

    开幕环节,她代表《新课程评论》杂志、即论坛具体的主办方致辞。

    一袭素雅装扮,显出知识女性气质,彭总翩然上台,用略带湖南乡音的普通话,伴着谦恭诚恳的语调,致谢套语过后,借着她家乡的“弑师”案切题,描述她对“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的期许,让听者如我等,顿时怦然心动:

    “半个月前,在我的家乡,湖南沅江第三中学,一名高三实验班的尖子生用匕首刺死了对他爱护有加的班主任老师。高智商,好成绩,让人忽视了孩子脆弱的心理、残缺的心智和潜滋暗长的戾气。以怎样的教育拯救这样的孩子,以怎样的评价体系去规领孩子避开这样的心智黑洞,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求索,于我们,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自我救赎——毕竟,我们身在烟火人间,每个人都可能从好的教育中受惠,也都无法避免为坏的教育所伤。”

    我常想,人的内心世界,大致有三种状态:或生活在过往,或生活在当下,或生活在未来的期许中。遇当下不如意,有人回忆遗失的美好,有人则放眼无尽的未来。而彭女士则在演讲中如此开导:

    “我总相信,这个世界给我们多少失望,就会给我们多少希望;有多少不尽人意之处,就有多少暖心之处。

    寒冷的日子,每当我从办公楼前阴冷的地下通道穿过,踏上台阶,抬头的一刹那,地面的人声倾泻而下,整个世界生机四溢,我的内心总会充满感恩——这个世界,那么多陌生的人,在奔着自己的生活时,也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美好,只是,他们不一定都知道自己的不可缺少,不一定知道自己对于他人,包括我这样的陌生人的意义。”

    如今,我们身在其间的教育体系,似乎有着这样一个怪圈:从历史纵深看,社会的各方面对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儿童教育重视程度空前。而这空前,也表现在范围之广和探讨之深。

    但是,高度重视背景之下,教育和评价指标似乎越来越趋于窄化、功利化,多以显性的、可量化指标统领。“人人能成功”、“单打独斗”式“成功学”的导向之下,教育现场显出许多不堪,“为考而教”成为普遍现象,“剧场效应”积重难返,师生和家长往往“不能承受之重”。

    彭总则将眼光放到更宏大的视野之中:“我想,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评价体系,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受教育者懂得自己这一个生命的价值,懂得自己之外每一个生命的价值,从而心生自尊,心生珍惜,心生感恩,这种自尊、珍惜和感恩,会支撑他去为自己或卑微或宏大的梦想全力以赴。

    也许这样的想法既缥缈又笨拙,所以,我和我的同事们,也是抱着求教之心做了这一场邀约。我们期待所有让我们豁然开朗的瞬间。”(彭兆平《在2017全国中学校长公益论坛上的致辞》)

    本属应景、点题的一段致辞,若是官员,应多秘书写就,而有些专家,往往是客套的八股,而此番,在彭总言下,却是既有感性的情感流露,又不乏理性的乐观基调,瞬间打动了在场的诸位,以至于彭女士致辞已毕,转眼步下讲台之后,我等依然意犹未尽,情不自禁地小声向杂志社的年轻同仁打听彭总来路。得知,湖南沅江人士,教师家庭出生,中大哲学专业,供职中南传媒。

    我至今依然认为,这是我近年所听闻的最打动人的致辞。于是,在热切地期盼中我们很快获得了杂志社通过微信公号推出的演讲全文,与身边同仁纷纷在第一时间重温,不假思索地转发以求分享。

    论坛之上,接下来的两天,各路名家分享密集上演,加上学生唯美的艺术表演,照例是精彩纷呈。

    毕竟湖南文化地,风景不与四处同。而长沙,更是集聚了中南“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精华,延续着“半部近代史湘人写就”的盛况。只是刮目相看的是,在这三湘之地,非仅名士兵家之天下,女中也有一如彭总般大智慧的文豪杰。

    也正是论坛的缘分,我等当即纷纷增订2018年《新课程评论》杂志。于今追读一载,每期都是精彩不容错过。杂志也果然是不负众望,常常是佳作纷呈。当然也有小小的遗憾,如既名为“评论”,就当有更多批评的味道,但捧读之余,总略感此味不足。但是,在教育话题众说纷纭的当下,此举也能让人表示理解。

    《新课程评论》杂志,版式似仿自百年前以天下为己任而鼓与呼的《湘江评论》

    一年来,《新课程评论》杂志诸文中,也曾几次刊载彭总似“卷首语”般短文,相信都是一气呵成,延续了她特有的那份细腻的生命感悟和文字的灵动,我的一位语文教师同事在阅读了她的文章之后,评价她是“将思想和文字结合的最好的一位。”

    也许是原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的阅历,她对儿童成长的话题,描述的特别生动。在纪念《新课程评论》创刊两周年的卷首语致辞《星星点点的光》中,她写道:

    “深蓝色的天幕下飞着星星点点,微茫却坚定,那是萤火虫的光。

    每一个生命都有光。认教育为使命的人,就是不弃微弱,不惮孤单,不忧迢遥,用自己生命的光,去照亮每一个孩子,并且指引他们一路行向更明亮处。

    世事浩荡,总是一人一事积筑而成。一个人,几个人甚至一个群体的涓滴光芒,也许改变不了世界,却一定能照亮一些事一些人。

    这是对光的信仰。

    从终极的意义上说,每一个的人生都是一场溃退——纯净败给芜杂,梦想败给现实,青春败给衰老,健壮败给孱弱。那些选择让自己成为一盏灯的人,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悲悯;不是因为单纯,而是因为透彻;不是因为能避过终极宿命,而是因为不肯辜负一世生命。

    那是一些历经风雨摧折依然不损光芒的灵魂。

    我们渴望,这星星点点的光,聚成明亮的星河,照见未知,照见远方,照见世界理想的模样,照见我们山长水阔,一路相伴。”

    想来也是,毕竟是哲学专业的底子,她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性的悲悯感知,对人生的“我从哪里来?正在做什么?我将去哪里?”三个追问,思考得极为深刻,又能读出信仰的乐观。

    在《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一文中,彭兆平结合自身的育儿体会,这样写道:

    “好的教育,就是顺应孩子对世界的新奇感,让孩子保持最初从学习中获得的快乐,一步步引领他们的心灵变得丰富而不失纯净灵敏。

    好的教育,也是温暖的陪伴。在孩子走过的所有转折处,我们要做的是在路口点起一盏灯,不仅是告诉他:孩子,朝这儿走;也是为了让他知道:孩子,我在这儿……”

    “一字师”般的典故,于我这类性情中人的际遇中,时常重现。高人的一句话,名家的一节课,智者的一番陈词,皆如一语惊醒梦中人,每每给人的思维的颠覆、升华、点化,实在人生美妙的体验。

    【注】为《新课程评论》订阅一周年纪念,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老狼007:《新课程评论》执行主编郑艳将此文发给我,拜读之后,感动难言,因为我从您的评点感触到了您对教育的思考和深情;也深感愧疚,因为我对教育的理解,依然多在情感情怀层面,而缺乏理性理论的根基。感谢您的高看,我当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
        教坛行走:@老狼007 感谢彭总的一再激赏,您的演讲使我终生难忘,相信在新课程杂志各位同仁的传播和引导之下,我们的教育领域同仁,又多了一扇看外面世界的窗户,通向理想教育的门径,我一定努力学习和反思。

      本文标题:读《新课程评论》1:相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x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