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国学经典
《中庸》(二十五.诚意)

《中庸》(二十五.诚意)

作者: 袖舞清风666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14:46 被阅读0次
《中庸》(二十五.诚意)

                                      题解


        儒家强调道德自我觉醒。人要真诚,要自觉地行道。真诚,从自然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人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

《中庸》(二十五.诚意)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这叫“合外内之道”。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自己要真诚的东西最主要的是仁和智两种品德,都是靠诚来发用,因时而措之,天下万物都会停停当当,妥妥帖帖。

                              原文(译文)


《中庸》(二十五.诚意)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2),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3)。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4)。

《中庸》(二十五.诚意)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己运行的。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中庸》(二十五.诚意)

                                      注释


(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意思。

(2)成己:完善自己。

(3)知:通“智”。

(4)时措:适时实施。宜:适宜。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二十五章。(上面一段是第二十五章。)

《中庸》(二十五.诚意)

相关文章

  • 《中庸》(二十五.诚意)

    题解 儒家强调道德自我觉醒。人要真诚,要自觉地行道。真诚,从自然的方...

  • 《中庸》与《大学》(五)

    十五、“诚者自成也” 与 “诚意” 《中庸》25章与《中庸》首章呼应,是《中庸》这部经典最重要也是最难读的两章。且...

  • 《中庸》(三十二.诚意)

    题解 此章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大经”,指五伦——五种...

  • 《中庸》(二十三.诚意)

    题解 上一章谈的是圣人,这一章说的是一般的人。“曲”为一偏,也就是指...

  • 《中庸》(二十二.诚意)

    题解 知道了性,还要尽性。真诚都能把自己善性发挥到极处,以这样态度关...

  • 王阳明《传习录》【93】

    2017-03-02 华杉 《大学》的工夫只是诚意,诚意的工夫做到极致就是至善。《中庸》的工夫也只是诚身,诚身的工...

  • 《大学》第17课

    作者:陈婧 学习心得: 1,本周的主题是【诚其意】,今天学习《中庸》阐述【诚意】的4个重要论述: ①中庸在一开篇就...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94】

    《大学》的工夫只是诚意,诚意的工夫做到极致就是至善。《中庸》的工夫也只是诚身,诚身的工夫做到极致就是至诚。学习四书...

  • 中庸二十五

    其二十五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 《忠告中层》之《修身以道》

    3月19日 星期四 晚上 《中庸》说:修身以道。具体来说就是致力于格物、致知、诚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二十五.诚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bs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