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98812/66729d08fd11cabe.jpg)
2011年的寒假,我在忐忑中等待笔试的成绩,终于,在一个晚上,我走到一个网吧,输入准考证号,屏幕上出现了“412”这个数字,那一刻,泪水再次划过脸庞。
后来才知道,我的考研成绩是整个系里的最高分,也是z大笔试的第一名。
来不及开心太久,马上投入到面试的准备中。
“沐儿,你妈妈后天要来华西医院检查身体!”
我接到父亲的电话,心里一沉:在我外出求学的这几年,母亲身体一直不好,为了维持家用,她一个人跑遍了好多个村子,将一堆破铜烂铁回收再卖出去,一天有时连饭都吃不上,身体更加虚弱了。
而后天就是面试之日,前一天我接了母亲在学校里的旅馆住下。
由于没有提前挂号,面试那天凌晨4点,我和母亲打车到了华西医院挂号,很多人已经在大门外等待,天花板上苍白的灯光,人们安安静静低头在走廊里来回走动。
在大门打开,开始挂号的那一瞬间,我被人潮推搡着,身材短小瘦弱的我差点被挤掉鞋子,脚背被人踩出了一块淤青。
在回校的路上,我聚集了更大的力量:为了母亲,我一定在面试中好好表现,争取到全额奖学金!
回去以后,我涂了厚厚的bb霜参加了面试,希望能遮住满脸的疲惫。
可能真是老天眷顾,虽然我的英语口语有些蹩脚,但还是以面试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这就意味这我今后研究生三年的学费可以全免,而且每个月有500的生活补助。
那是我四年来,最开心的一天!
当我打电话给父亲说:我考上了!父亲有些诧异,对于什么是211,什么是985,他并不知道,只知道z大是省内最好的大学之一,这就够了。
当我将滚烫的录取通知书拿给父亲时,父亲沉默了一阵,说了六个字:你终于如愿了!
我几乎没有读过畅销书中的那些金句,大概是因为脑海中总有一片挥之不去的黄土地。
在记忆中,农人们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在烈日之下,汗水在黝黑褶皱的脸上横流,每年也要指望老天恩赐一年的风调雨顺,仿佛要把地掘穿,在地里多刨出些钱,凑够孩子上学的学费,凑够置办年货的钱。
对于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向上生长几乎是一种本能,就像那条鱼,放弃跳跃,永远出不了农门。
“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读书。
读书确实改变了我,我向往那一片蓝色的星空。
我终于可以到走出原来的那片文化荒漠,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终于可以坐在毕加索小屋,和那些眼神有光的同学谈论孔孟,谈论康德,谈论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经典细节。
我记得,在研究生开学的第一课,七十多岁的老教授白发苍苍,精神矍铄,他在课堂上讲授《敦煌文学》的时候,他描述了一个场景:当年的他,凭着一腔热血,克服物质上的匮乏,在敦煌月牙泉边,在鸣沙山里,看着头顶的皓月,吹着旷远的风,一股召唤感和使命感突然袭来,心头有清风拂过,幸福不过如此!很多年后,我的脑海里依然有这副画面。
他就是以这种方式让我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如果那时候我知道有个词叫做“心流”,那么那一刻我认为我体会到了,如果有种体验叫“高峰体验”,我想我体会到了。
这当然是我的收获。
但重要的是,我还收获了爱情。
在考研的路上,男友一直默默陪在身边,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在北方呼啸而过的冷风中,为我拎起过无数次暖水瓶,为我夹过无数个鸡腿。
在我因面瘫住院的日子里,男友每天早上6点起床买来油条和豆腐脑,拿上考研的书籍过来陪我。学习累了陪我去看早场的电影,那是最美味的时光。
我们在一起复习英语,一起做专业题,虽然我看不懂他的方程式,他也并不懂什么“朦胧诗”。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没有在一个考场,在考研笔试的当天中午,他知道我所在考点的位置没有可口的食物,借了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拿着他从店里买的我爱吃的饭菜,而他自己的却又马不停蹄赶回考场,因为来不及吃饭,匆匆啃了一个面包。
如果他最后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可能会内疚,因为可能他饥肠辘辘地上了考场。
所幸,我们都被录取了,在同一个城市。
而后来的后来,他成为了我的老公。
可能,有人会说:考不考研又怎样呢,考研与高考比起来,不过是人生逆旅中的一件不那么重大的事件。
有人会说,读完研又能怎样呢?还不是要在招聘会上踉踉跄跄,灰头土脸。
可是,对我而言,考研算得上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与其说考研成功是一个还算良好的结果,不如说我在这个过程中加速了成长。
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忍耐,坚持,勇气,善良。
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多少个清晨,我走在通往文理图书馆的法国梧桐大道上,看到一些同学手捧着书,眼神专注、平静,好美。
在准备考研的日子里,谢谢那些人和事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那是正值青春里的一次奋力奔跑,心无旁骛,无问西东。
宁负青春,不枉一生。
所有这一切,我觉得: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