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小思

作者: 山中诗客 | 来源:发表于2021-07-02 20:23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是一部广博的国学经典,任何人读了都能有这样那样不同的感悟。老子对科学、宇宙、人文、国家国家管理、战争、人性、名利和权位等等都有经典的描述。今天读完《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写下了一点自己想知道的:

    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这句话给我们告诉我们,真话往往不一定漂亮,漂亮的话也不一定是真话。

    有句俗话叫“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那些甜言蜜语的背后,往往是可怕的陷阱。因为这些甜言蜜语,必是人出于私欲,对人有所求,所以话语自然往动听了说,折就失去了真实和可信度。

    真正诚信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词语来装饰,相反,用很多华丽的词语来装饰的语言诚信度就不会太高。

    二,“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争”。真正大善的人不一定能说会道,而巧言善辩的人也不一定真正的大善。

    真正的智者,往往低调谦虚,表面不会显得很渊博,因为表面的渊博,常常意味着无法深入事情真相,无法在真知上下功夫,看似博的背后流于表面。

    所谓智者,善于以静制动,不用语言,用行动就说明了一切。

    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句话是说,智者,也就是懂得道的人,往往低调,不表现给别人看。而那些爱向别人显摆的人,未必就真懂得道。

    要重视本质的道,而不要被外在表现形式所掩盖,要追求内在的道,而不是直接追求外在的地位、物质、权力、荣誉等等。

    四,“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从不主动去积累和占有外在的物质、地位、声誉、权力等等,但是圣人往往越是按照道去指导和帮助人们,他所拥有的这些外在的物质、地位等也就越多。

    五,“天之道,利而不害”。

    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万物,而不是对万物造成损害的。“利而不害”是道的特点,道是要靠万物来体现的,没有万物,道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道要利于万物,而不能对万物有害。

    这就跟父母养育子女是一样的,父母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还要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保障孩子的饮食、穿衣、教育投入、医疗投入等的,做父母的不能把孩子的饭吃了,让孩子饿着,也不能把用于孩子上学的钱拿去自己随便花了。

    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处世之道也在于无为而为,为而不争。如果有争是因为有为,有为的背后就是私欲利己之心。圣人与天道相应所以受世人推崇,深得民心。这里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

    总之,老子的八十一章《道德经》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乃至于哲学领域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慢慢读吧,这是一套值得一生学习的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之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jy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