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跟朋友聊天听到这样一件事。数年前,朋友非常要好的哥们喜欢夜间打游戏,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子,当时她在美国读本科,生活寂寞所以夜里爱玩游戏。两人在游戏里有了接触,交流逐渐频繁,一起讨论对某事的看法,在游戏中相互赠送礼物,慢慢地发现共同语言很多,慢慢地爱意萌生。
女生回国时特地去往男生的所在地见面,相处甚欢,尔后第二次见面,第三次见面......爱情就此生根,愈发不可动摇。
几年间,两人持续异国状态,女生读了本科后决定继续深造,再读硕博。这时候,两人有了结婚的打算,但女方父母极力反对。她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而男生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农村里,更有甚者,这男生只是初中毕业,小小年纪便开始混迹社会,与人合开赌场,卖摇头丸,放高利贷,是典型的“社会人”。
家庭悬殊,学历悬殊,如此情形下,女方父母极力反对也实属正常。
之后上演的便是挣扎大戏,苦戏。
终于,一段时日的争取仍旧无果后,女生想办法偷出了户口本,两人注册结婚。
接下来,男生随女生升去了美国,女生变成太太。太太是全额奖学金,自己和老公的生活费用都不必担忧,男生也就不必要找工作----主要也是找不到,对只知几个英文字母的他来说连语言交流都是问题,找一份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从此,男生的工作就是做家务,为太太料理一日三餐。
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是的,这就是结尾,是现状。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并没有意外发生。
而我觉得这个故事令人动容的地方在于,一个曾经卖摇头丸放高利贷的男人可以变成一个料理家务的持家好男人,因为不会英文又不得不去买菜而学会了对别人微笑,学会了礼貌地与人沟通(哪怕是靠打手势),这中间暗含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他又是如何有了如此判若两极的变化呢?
他跟哥们说:因为她太好了,对我也太好了,我必须做些什么,所以我要改变。
当我听到这件美好的事,为其欣喜之余也有了一种感触:面对相遇,两个人都选择了相信。唯有相信,这段爱情才得以发生、存在、发展、结果。
02
拍摄于1999年的电影《诺丁山》(Notting Hill),到如今虽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但它所描绘的美好的爱情画面久藏于心,甚至当中的诸多细节至今也仍然清晰而生动。
朱莉亚.罗伯茨在片中饰演一个好莱坞当红明星,因偶然到诺丁山的小书店买书而邂逅了由休.格兰特饰演的小书店老板,接触中发生了各样的事情,事情虽都微小,却正是因为这些自然的点滴使两人逐渐擦出爱情火花。期间虽不可避免地遭遇波折和打击(不只大明星面对着来自媒体等各方面压力,平民书店小老板同样需要面对挑战以及质疑)。所幸,通过几番失落,几番努力,他们最终还是战胜了种种考验,成就了跨越地域并冲破阶层的至美爱情。
纯美的浪漫和温存在与现实的巨大碰撞下,时常显得岌岌可危,一些人在这时尽管无奈,却黯然放弃;一些人不愿就此遗憾,他们面对艰难的感情境遇仍然选择坚持,继而获得了一个幸福的可能。
这同样缘于相信二字。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电影,是戏剧,是童话。但我想说,如果你不信,它是戏剧。如果你相信,它是生活。
03
有人成人之初只爱一次,便不再相信爱情。有人经历感情数次起伏,却仍然愿意相信爱的存在,仍然继续寻找。这是选择之不同,更是信念之差异。对于世间事,信与不信各人自有取舍,但也许选择相信会令人对生活多一份希翼,也许更容易获得生活给予的意外馈赠。换言之,生活本就是经历未知的过程,既然未知,那我们何不等待生活本身来揭晓答案,而不是自己预先否定。
生活有苦有甜,情路有短有长,爱情的出现也有早有晚。但是,只要时间到了,一遇见,一闪念,心就软了下来,真情从此落定。
生活有苦有甜,苦经常多于甜,所以,若是爱的出现让人尝到了甜的滋味,我们更应该珍惜它,让它更多地散发美妙的韵味、留存长久的余味。
美好的爱情是世间恩赐,如果它也有着与信仰相似的精神构造,如果它也能充盈内心、疗愈孤独和冷漠,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相信。
也许你已有了爱情,也许你还在寻找,但无论怎样,请你一定相信,爱情,它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