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日更作业”

作者: 阿蓬阿霞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23:29 被阅读13次
    “80后”的“日更作业”

    我家“80”后包含两个时代——生于1980年以后的,和年满80岁以上的,他们绝对是我们家的“王牌军”。

    当然,他们的能力和“范”,确实对得起“王牌”这个桂冠。

    今天先嗮嗮我们家老“80后”每天的“日更作业”——毛笔字。

    说是“毛笔字”,当然这是老“80后”的自谦,人家虽然不是专习书法,但想当年走上革命工作岗位的主要原因就是“首长”看到了这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胸前兜里别着一只钢笔——那个年代,一只钢笔意味着什么?当然是知识!

    这只钢笔帮助了它的主人,从此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也以此为起点开启了“80后”一生与笔墨文字打交道的人生旅途。

    今天周末,去看望“80后”,照例要踩着他在家的时间点去。

    老人家经常提醒我们,“生活要有节奏感”。他自己的生活规律不喜欢被打乱,虽然他很期待晚辈们去看望他,和他聊天——主要是听他聊天——但要打乱他的生活节奏的话,还是不怎么受欢迎滴!

    进屋后,照例是满桌已经准备好的水果和小吃。好想去看望他的小辈会空着肚子去似的。

    待吃喝得差不多了,礼貌性的问候也礼数周到了,照例(又是“照例”,可见老人家的生活节奏感体现在细节上哦),老人家拿出他的近期“日更作业”——每天上午练习的“毛笔字”,一张张在地上铺开了给我看,一边展示一边朗读和讲解其中的内容。

    他说,写字不仅仅是书法的练习,更是对有意义的诗词文字的温习和理解。

    呀!听来怎么这样耳熟?

    猛然想起前段时间接待过几位文人雅士,其中一人在给我们留下墨宝后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一幅书法作品,如果说只是一个书法“匠人”写的话,那不过就是一副书法作品。里面的文化含量多了,那才是一个有文化的书法作品……应该做一个有文化的匠人!

    前后一联想,我家“80后”与那位文人雅士说的极其相似呀,都是强调书法要注重“内容”,即“内容大于形式”。

    说到“内容大于形式”,想起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感觉有些意思,鉴于本人才疏学浅,不敢随意评判,转录如下,待日后再读再品再议——

    文艺理论有一句话叫“内容大于形式”,但是学者□□□的艺术观念是倒过来的,形式优先,形式决定了内容。

    □□□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形式决定内容,比如一位国画家,可能就是桌上铺了一张宣纸,当他拿起毛笔、一滴墨滴到纸上的时候,才决定是画一条鱼,还是一只鹰。雕塑家也是一样,看到一块非常好的石头之后,才根据石头的纹理材质,决定把它刻成什么东西……

    如此一说,究竟是“内容大于形式”正确,还是“形式大于内容”有理,还真让人有点一头雾水的感觉呢!

    不过,我家“80后”说的话,我是百分百认可滴——也算是“愚孝”吧!

    哈哈!

    “80后”的“日更作业” “80后”的“日更作业” “80后”的“日更作业” “80后”的“日更作业” “80后”的“日更作业”

    注:“80后”老同志珍惜字纸,练习时绝对舍不得用宣纸。才有这黄的白的“日更作业”(更多时候是旧报纸)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后”的“日更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uj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