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习一技之长
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燕子都是一个乖乖女。听父母的话,每天干农活,学习上也很认真。
初中毕业,那年是1988年夏天,当时考取财贸校却放弃了.由于当时她们家太穷了,父母亲养育了她们三个孩子还有兄弟姐妹二人,家里七口人吃饭。
母亲说这个学校就不去读了,读岀来也不包分配,还不如去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
那时候的燕子太小,也从未有什么见识,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人引领,根本不知道未来到底怎么走,都是父母亲在她们的认知里安排,她自己是非常茫然和无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10369/96e2014412e2a08d.jpg)
那年十四岁,燕子开始了她的拜师学艺之路。当时,条件好点的拥有一台“永久牌”自行车和“蝴蝶牌”缝纫机算是家里条件不错了。
母亲觉得因为燕子她是一个女孩,应该学门技术可以养活自己,母亲做通了燕子的思想工作,好好去学手艺,学会了就给就给燕子买一台缝纫机。
据母亲说,母亲的同学是城里有名的裁缝,于是母亲带着一点礼物去找她了。
母亲的同学崔阿姨和她的先生开了一家裁缝店,生意很好。母亲就拜托她,收了燕子当一名学徒。
就这样她带上行装(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两件旧衣服罢了),住进了崔阿姨家学缝纫,当时去的时候,感觉她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那两年燕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每天早上必须早起,和师母一起做早餐,她家有两个小孩要上学,师父去送,师母做三顿饭,当然多数时候是徒弟们打杂(比如洗碗刷锅,洗菜切肉,泡菜,收拾厨房等)。
有时,师母安排她去外面街上买点面包或馒头回来,家里熬点粥,下得面条,大家一起吃。
那时的她第一次吃面包,觉得那个刚烤出来的面包真香,热乎柔糯,直到现在都还对那个面包的味道念念不忘,当时记得好像是5角钱一个,也许是从未吃过才会觉得异常香甜可口。
刚去那会,师母教她锁裤角边和锁扣眼,那时一针一针地锁上去。不像现在机器啪啪啪就锁好了。
连续几天,燕子就可以即快又好地锁好扣眼和裤脚边。她可高兴了,满满的成就感。
当时的她心里还是隐隐难受,想到再也没有机会去读书了,只有把这个技术学好,所以加倍认真。
后来她又开始学熨烫衣服和裤子。在那学习的还有几个师哥师姐,她们都挺棒的。
在燕子的世界里,希望早日要像她们一样又会裁剪又会缝纫,熨烫样样精通。
寄人篱下的日子还是不好过。学了快一年就回家了,和燕子的堂姐一起去就近的火车站集市摆摊了。
想想当时真的不容易,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去摆地摊,一块木板铺上厚布,一台缝纫机,一把熨斗,一张凳子,就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史。
当时觉得很怕羞和胆怯。慢慢地跟康大姐学习,逐渐好一些了。
那时候的火车站附近全是火车匹倒的煤炭和矿渣的堆场,尘土飞扬,沙尘很重。
就这样干了两年多,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收获了友情和社会阅历。
再后来燕子又去尝试一家企业上班,一干就干了二十年。企业清算以后燕子二次创业,创办了一家汽车美容装饰店,勉强算创办成功,养活了一大家人。
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好歹能够维系一家人的开销。
也许平平淡淡地生活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和快乐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10369/eaed71e684dddd7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