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杭州一位姜女士花了26800元,给一年级的儿子报了一套2年的编程课程。
原因是姜女士一个正在上高三的表弟,在信息学竞赛中获奖,已获得免考进北大的机会。
姜女士希望学编程能成为自己孩子升学的砝码。
据报道,培训班中像姜女士这样,送一年级孩子学编程的,不是少数。
杭州文教区某编程培训机构,2年时间,从1个校区扩张到48个,员工从几个人到1000多人。
更有送孩子培训的家长直言,编程竞赛获奖就是名校的敲门砖。
如今编程培训愈演愈热,颇有蜕变为下一个奥数的趋势。
这则新闻,让我联想到一部前段时间大热的韩剧——《天空之城》。
剧中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名校,无所不用其极,补习班、名师,甚至天价难求的“高考协调员”。
包括所有的课外活动,目标也都只是为了排名。
这种极度功利化的教育,最终换来的是让人心痛的结局。
一个屡屡拿下第一的孩子,满脑子想的只有成绩,自私跋扈,堪称问题儿童;
一个让父母引以为傲的哈佛高材生,最终却发现所谓入学哈佛只是编造的谎言;
一个考进名校的孩子,在父母最开心的时刻,以放弃入学、断绝关系来报复父母......
电视剧固然有其戏剧化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功利教育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
就拿编程培训机构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有多少是真正因兴趣而学,又有多少是被家长的功利心逼着学的?
再者,这种太过于功利化的培训,最终真的能带来理想效果吗?
很多人都还没意识到,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空心人”。
02
北大教授徐凯文曾提出一个“空心病”概念,指的是一群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
针对北大新生的一项统计也显示:
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这些北大新生,几乎都是人们眼中的人生赢家,却出现了空心症状。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指向的都是过于功利的教育方式。
徐教授认为,如果孩子从小被功利的目标推着走,长大后就会变成没有内心尺度的“空心人”。
因为一个总是被功利目标推着走的人,往往都是为了“外部奖励”而做事,而缺乏内在的自我驱动力。
一旦哪天外部奖励得到了或消失了,那他整个人就会变得迷茫而空洞。
外在动机很容易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效果往往短暂。
这也是为什么“空心病”,反而更多地出现在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身上。
事实上,你我皆是凡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的社会,适度的功利心可以给予我们前进的目标。
但若是一个人做什么都带着功利色彩,生活也将失去它本该有的乐趣。
03
去年有段时间,一个高中同学频繁的联系我,找我聊新媒体写作的事情。
当时,她说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特别热爱写作,还报了一个写作培训班,以后想做相关工作。
那段时间我们交流了很多经验和感悟,当时我觉得,她将来肯定能真正走上写作这条路。
但最近,我发现她很久没来找我聊天了,就问她还有没有在写文章。
她说早都不写了,去年坚持了3个月,文章阅读量少的可怜,投稿也全被退回。做这种看不到希望和收益的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所以她又报了一个舞蹈班学跳舞,因为这个培训班承诺学成包安排当教练。
跟她聊完,我才知道原来当初她会开始写作,是因为听人说新媒体写作赚钱容易,而不是因为喜欢。
我知道随着很多新媒体作者的走红,越来越多人开始写作,甚至巴不得自己报个所谓的写作速成班,马上就能写出赚钱的文章来。
但实际上,好多写作者,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都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如今的知名度、高收入,都是他们在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年月里,仍然日日坚持笔耕不辍的结果。
真实生活哪有那么多奇迹,所谓突然走红,不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已。
功利性太强的生活,大多也是失败的。
只考虑功利性的生活,会让一个人越来越焦虑,一旦现实情况与欲望不符,就会变得浮躁、迷茫,最后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04
作家桐华说:“最终能让人成功的,还是不带任何功利心的兴趣。”
我想歌手李健的经历,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2001年,李健与校友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后凭借一首《一生有你》火遍大江南北。
可就在势头正盛时,只是因为音乐理念不同,李健主动退出组合。
单飞后,他转身搬进一个四合院,读书、弹琴、写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但之后的路并不好走,李健写的是当下不流行的小众音乐。
有人劝他转写流行或网络歌曲,但李健全都拒绝了。
他说:“一个歌手应该做自己最喜欢的音乐,而不是做市场最需要的音乐。我不迎合大众、也不迎合潮流”。
他就这样,在四合院里安静地做着自己心里的音乐。
那些年李健在乐坛一直不温不火,直到8年后,王菲在春晚翻唱了他的《传奇》,才开启了他风生水起的音乐道路。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极具诱惑又极其残酷,多少人都会在盛名之时趁热打铁,赚个盆满钵满。
但在李健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功利心,看到更多的是朴素和干净。
李健曾说,“我一直都是跟随心声,我不愿意为了商业利益在音乐上、在为人处事上压抑自己,我需要自由。”
这句话其实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当你在做任何事情前,不妨先认真地想一想,这符合你的心声吗?这是你发自内心想做的事吗?
三毛说:
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
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
愿你我都能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勇气,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