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装的抽纸,小包的手纸,我喜欢前者。抽抽抽,接连不断的感觉好过瘾。
中长篇小说里头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像盒装的抽纸勾连在一起,紧凑得能叫人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反观我们的中小学作文,总起、事件一、事件二、总结,像小包的手纸一张一张的,结构松散。
松散的结构有什么坏处呢?比较跳跃,忽东忽西,读者不容易理解。例如:想考研,三天后,他报了考教师编制的学习班。这句话跨度就太大,让人迷糊。
对比盒装抽纸和小包手纸,你会发现避免松散、做到紧凑的秘诀在于纸与纸之间得有勾连,勾连用作文的话讲是过渡。如何过渡,下文的修改可能对你有些启发。
听说考研好找工作,想考研,向考研的学长学姐们取完经后,感叹考研好难。又听说考教师编制简单还同样好找工作,三天后,他报了考教师编制的学习班。
改之前的句子都是很突兀的结果,自然看不懂,改后添上原因和过程,紧密流畅,就比较容易懂了。
上文举的例子比较夸张,实际没这么松散:上一段写自己的优点,下一段写自己的缺点,中间只是缺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也有不少缺点。"这样的过渡句。其实这样的过渡句没有也能理解文意。
可是,就算作文的结构没有松散到让人迷糊的地步,我们追求精益求精,稍微多些过渡句,让行文流畅一些,让全文紧密一些,不是挺的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