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从我记事起,就特别讨厌离我家不远的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姓余,长得瘦小干巴,大约一米五的样子。梳着老式的花髻,喜欢穿斜对襟的棉布长衫。
余老太人虽长得瘦小干巴,却生了一张利嘴。而这张利嘴,就像一部不知疲倦却带着锋芒利刃的高音喇叭,时不时在她居住的小山头向村里人挥刀相向。
谁的猪不小心把她门口的树啃了,她会站在小山头骂上一整天。恶毒的语言,像带毒的刀子,向四面八方捅去。
谁的牛不小心把她菜园子里的菜吃了,她会毫不犹豫拿刀把人家的牛腿砍了,而且还会跑到别人家的菜园里,把人家的菜踩个稀巴烂。
有一次啄木鸟把她一棵有虫的泡树啄了个洞,她非说是别人爬上去拿凿子凿的,结果整整在小山头骂了三天三夜。
因为我们俩家住的近,每次听到她在小山头大放厥词,听着从她嘴里不停冒出的污言秽语,我心里对她的厌恶简直是深恶痛绝。
所以,每次见到她,哪怕她对我笑脸相迎,甚至将她门囗的梨子摘给我吃,我不是冷着脸拒绝,就是绕道而行。
余老太因为嘴毒,所以村里人都不和她来往。因为她的嘴毒,她的二个儿子也没人敢给她说媳妇。
而她,因为是什么红军的遗孤,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大言不惭地说,她的儿媳妇,要么是村支书的女儿,要么就是信用社主任的女儿,一般人她还看不上。
而她的两个女儿,她藏宝似的藏在家里。说自己一定要将两个女儿嫁去信阳,说她的娘家在信阳是大官,将来会帮她女儿找个乘龙快婿。
有一年,她二儿子不知道得了什么病,而且来势汹汹,不到一个月,竟然就撒手人寰。
接着,已被她扫地出门的丈夫,也在村里的牛棚里上吊身亡。
而她最疼爱的二女儿,却半夜三更偷偷溜出去与她的相好私奔了。
这一连串的打击,就像一把把扼住她咽喉的枷锁,彻底让她恶毒的高音喇叭在小山头上哑了。
就在村里人庆幸村里终于安静下来时,余老太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她的大女儿给大儿子换亲换了一个智商欠缺的媳妇。
这小媳妇人长得特别水灵,就是傻乎乎的。
从此,这小媳妇便成了余老太的出气筒。从早到晚,家里打骂声哭叫声不断。那小媳妇有时候吃痛,会尖叫着跑到小山头上东跑西颠。
大家看到虽于心不忍,但也没人敢去劝阻。毕竟,别人的家务事,外人也没有插手管的理由。
后来,小媳妇怀孕了,余老太的打骂才稍稍收敛了一些。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这个儿媳妇怀孕六个多月时,余老太在家里捣腾挪家俱,叫儿媳妇和儿子抬了一下方桌,结果这小媳妇竟动了胎气,当天晚上就生产了。
而余老太也不叫儿子去请医生,自己去给儿媳妇接生。可怜孩子生下来就没气了,还是个成型的男胎,余老太当时就懵了。而儿媳妇也因她接生手法不当,流了很多血,差点丟了性命。
这一下,余老太不仅不反省自己害了儿媳妇,还埋怨儿媳妇太娇气,抬个桌子就能动了胎气,害死了她的孙子。
因为孙子死了,余老太也不好好伺候儿媳妇坐月子。本来儿媳妇大出血就伤了根本,再加上月子里没有好好调养,后来这儿媳妇再也没能怀孕。
我高中毕业那年,余老太私奔的二女儿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从北京回来了,在镇上买了房子。
余老太高兴地带着儿子儿媳去女儿家做客,酒过三巡,正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大快朵颐之时,余老太突然滑到了桌子底下。
等大家七手八脚把余老太从桌子底下捞出来时,她已经寿终正寝了。
等余老太的女儿把她用棺材抬回来时,一村人感叹唏嘘:“善人恶死,恶人善死。”
齐帆齐年度读书写作成长营第332天打卡
字数1350 累积字数50483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