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致猫奴们
【说明】本文为群专题写作作业。写作要求是:黑的白,白的黑(关于哲学,艺术,社会,幻想等等都可以);限定元素:幽默(不必通篇,有表现即可)
早就发现,永冬泩的众群友特别喜欢晒猫。世界上的动物有150万种之多,可他们偏偏喜欢猫。我用手划拉永冬泩的群聊页面,黑猫、白猫、灰猫、橘猫、狸花猫、布偶猫、短毛猫、暹罗猫、波斯猫,单个的猫、成对的猫、三姊妹的猫、窝在一起的群猫,热恋的猫、打架的猫,“求放过”的猫、“被命运掐住了喉咙“的猫等等等等,应有尽有。
他们是一群地地道道的猫奴,他们像追星族一样无所顾忌乐此不疲地议论猫。最初我以为他们喜欢晒猫是因为群主,因为群主的名字叫“冬天开的猫”。有一天,冬天开的猫晒了一幅图,是五只围在一起呈梅花状睡觉的猫,五只猫显然是一母所生,一样的大小,一样的毛色,一样的没有追求没有理想,吃了睡,睡了吃。尤其那猫色,橘、白、灰三色相间,连我这向来不喜欢猫的,禁不住也多看了两眼。我看见图下面竟然还附有注解:“这是冬天的猫,等他们一起伸懒腰的时候,就会开了——这是我名字的概念。”
我不由得感叹,好一个有故事的群主。
可是后来,我发觉其实他们一如既往地喜欢猫不完全是因为群主,或者说根本就不是因为群主,他们喜欢猫由来已久。他们如数家珍地罗列猫的优点,比如颜值高、养眼,比如活泼、爱干净,比如不需要遛、省心等等等等。对此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他们被猫的伪善欺骗了,我承认猫看上去可爱,但是猫的某些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就像资本家什么时候都不会改了吃人的本性。
他们在群里晒猫歌颂猫的时候我从来不发声,因为动物和植物相比我更喜欢植物,我确实不喜欢猫。我不喜欢猫不仅是童年的时候猫偷吃了我钓的鱼,我码字的时候它的叫声干扰了我的思路,我最讨厌猫不本本份份地捉老鼠,却整日里想着偷鸡摸狗的事。有一次我在美丽的黄浦江边,手握相机陶醉于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之中,忽然从脚下的芦苇丛里窜出一只大黑猫,瞪着一双圆溜溜的贼眼,嘴里叼着一只五色斑斓的鸟,凄厉的鸟鸣令我心头滴血。还有一次我走到中山公园二号门的门口,也是一只大黑猫,突的一下窜到香樟树上,追逐一只被惊得咕咕直叫的小松鼠……
有一天,咸鱼月亮在群里晒了一只黑猫,也是一双虎视眈眈凶神恶煞的贼眼,手里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杀猪刀,这幅图让我立即就想起了鲁迅的小说《兔与猫》。我想,小说里那只偷偷吃掉小白兔的大黑猫,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兔有白兔、黑兔、灰兔、黄兔,猫更是有黑猫、白猫、灰猫、橘猫、花猫……可是鲁迅的小说《兔与猫》里的动物主角,为什么不是其它颜色的兔和猫,而偏偏一个白色一个黑色呢?白和黑究竟有什么不同?这让我联想到白天和黑夜,联想到光明和黑暗,想到胜利与失败,想到新旧两个社会,更想到鲁迅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有的联想最终集成一束划破夜空的愤怒的光芒,那是对无辜生命惨死的哀悼,是对杀手冷血无情的愤恨,是对旁观者麻木的痛心。
我感叹那些家猫的幸运,如今它们处于丰衣足食的时代,有足够的猫粮供它们享用,从而可以把它们吃人的一面隐藏起来。我更遗憾他们黑白不分,被它们的可爱所蒙蔽,忘记了它们固有的本性。我更担心他们会成为下一个东郭先生,或者,续写农夫和蛇的故事。
不久前一个下雪天的晚上,我又一次拿起书架上朱红封面的鲁迅的《呐喊》,记不清这是我第几次阅读《兔与猫》了。“……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我盯着小说结尾的这几句昏昏欲睡,脑海里闪现的是冬天开的猫的概念和那幅五猫梅花图。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忽然发现床头上方的柜子上有一只大黑猫,老虎一般张着血盆大口虎视眈眈地望着我,慌乱之中我伸手去摸床头柜抽屉里的青酸钾,可是还没摸到,凶悍的大黑猫已经咬住了我的手……疼痛之下,我不禁大喝一声:“永冬泩救我!”可是,他们全都纹丝不动,肆无忌惮的仰天爆笑声把我惊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