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从学校辞职进入图书出版行业至今,近20年中,每年元月的图书订货会,我都会去看看,包括中间因为身体原因,暂时离开这个行业的那几年,亦不曾缺席。
去,不是看热闹,而是看图书市场的走向和未来趋势,毕竟,这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图书展销会,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数千家文化公司,一些文学网站等都会参加。

1995年到2001年前后,是纸质图书的黄金时代,那时候,也开始有文化公司参与进来,但书号至今未对民营出版机构开放,好在不妨碍他们与出版社合作。
最初那几年的元月3号到8号,固定在丰台京丰宾馆举行民营图书交流会,接着9号到15号左右在国展举行以出版社为主的主渠道图书展销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场面壮观。

那些年,我在公司和同事一起先参加民营出版展销,真正见识了二级渠道的经销商,背着麻袋装满现金来订货,很多图书只是做了个封面和样章装订在一起,后面是白纸,这样的也有经销商下单。

后来,随着电子书的兴起,网络阅读等,纸书江河日下,到今天,有些老师乐观的认为纸书还占据半壁江山,但我个人感觉市场份额更少。
以前去参加图书展销会,是代表公司,以策划编辑的身份去看市场,做选题报告,自己动手写极少,也断断续续出版了一些社科、家庭教育、散文等纸书。

后来从事书画鉴赏、经营时,有了空余时间,倒是写得多了些,这个时候,才开始写小说,但每年图书展销会,会去看看市场,见见依然战斗一线的老朋友们。
今天去感受颇深,小说类最抢眼的还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作家们的作品,出版社也愿意包装、宣传他们,因为有读者基础,出版他们的作品没有风险。


最意外的是看到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科类系类图书《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与我即将完稿的小说《乡村教师》不谋而合,只是题材不同,我知道,这个社会终究没有忘记乡村教师,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大山深处的小学里,默默耕耘,值得讴歌。

近知非之年,没有时间浪,也不屑去争,安静地写作,我坚信,我的文字比我活得长久。
最后,说一句不讨喜的话:这些年,我从没有见一个写文低俗不注重立意、标题党、口水等的作者,能够出版一本小说,当然,初衷是玩儿另当别论。
千万别忘了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