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历史有意思人物
信陵君,列国最后的屏障

信陵君,列国最后的屏障

作者: 二叔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7:10 被阅读17次
信陵君

有次朋友对我说,晚上咱们喝啤酒吃宵夜去吧。经他这么一提,我才忽然想起来已经戒酒很久很久了。戒酒的初衷已经不记得了,不过还清清楚楚记得后来再喝酒是因为觉得苦闷。如今往事已随风去,酒也被扔脑后很久很久,再没有拾起。

喝酒无非两种理由,一种是因为开心,一种是为解闷。开心的情形自不必说,想来人人都会在大喜之日喝上几杯。解闷则相对复杂,有人为情所困,喝酒;有人心情不佳,喝酒;有人心有苦闷,喝酒。历史上的魏无忌就曾沉迷酒色,并最终迷失在烟花巷,他是什么原因呢?

魏无忌的故事,还是得从魏斯说起。魏文侯斯是魏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他开创了魏国战国初期的盛世伟业。魏文侯死了之后,魏国稍有削弱,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还有一帮贤人志士辅佐,总也还国力强盛。后来庞涓兵败马陵道,魏国开始严重下滑。直到信陵君横空出世,魏国终于又展现了生机。

公元前262年,秦攻陷韩国野王,上党郡危在旦夕。上党的太守冯亭是个讨厌的家伙,他不喜欢秦国,于是拱手将上党17城献给了赵国。我估计他是想借助赵国的力量与秦抗衡。赵王有点惶恐,于是问计于他的弟弟平阳君赵豹。

“豹啊,这地咱能要吗?”
“这种无缘无故的利益是个祸害啊”
“韩国人感念我的恩德,不算无缘无故吧。”
“哥,秦国大败韩军于野王,上党本是唾手可得之物。现在冯亭却把它拱手交给赵国,这是包藏祸心之举,他是想借着赵国的力量来抵抗秦军的攻击啊。不受地则罢,受地必将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赵王心有不爽,他又喊来了平原君赵胜。
“胜啊,你看这地咱能要吗?”
“要啊,为啥不要?打一仗还未必能得到一座城呢,一下17座城,谁不要谁是傻子。”
“你才是傻子,你全家都是傻子。”
赵王很生气,然后听了平原君的话。此事引发了后长平之战。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秦要打韩国呢?因为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远交近攻政策。说多了都是眼泪,这个范雎其实是个魏国人,在魏国被陷害不得已来到了秦国。若是魏斯泉下有知,看到人才外流,做何感想?

长平之战不想再写,有兴趣的可以搜搜看,最后的结果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锅,赵国死了人。何平导演有个电影《麦田》是讲长平之战背后那些守望的妇女儿童的故事的,虽然故事讲的不太好,也还能感受一下大战之下人们的心情感受。

长平之战之后,秦国想一鼓作气灭了赵国,幸得廉颇临危受命为赵国博得了一线生机。不过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精壮尽失,守的了一时守不了一世。此事因赵胜而起,他不敢怠慢。于是他求助于楚、魏发兵相助。楚魏虽然派兵前往,可是忌惮秦国的淫威,迟迟不敢有所行动。平原君不得已又给信陵君魏无忌写信。

“弟弟啊,我是你姐夫,胜。是这样婶的,我当时呢就是看你人还不错,于是就同意娶了你姐姐。现在赵国就快不行了,你姐姐天天那个哭啊。你可以不管我,难道你连你姐也不管吗?你这个姐姐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魏无忌看到书信也是坐立难安,他多次请求魏王下令晋鄙发兵,魏王始终不肯同意。晋鄙得不到王命,十万大军在边境也只是观望而已。无忌看王命不允,赵国又情况危急,情急之下于是尽率家丁门客决意与赵国共赴死难。

就在魏无忌带着人要出发的时候,经过了大梁城的东门(夷门)。他曾在这里结识了看大门(夷门监者)的候赢和屠夫朱亥,而后面这两人,经过魏无忌的一番面试就成了这个故事的主角。李白有《侠客行》古风一首,专门记录了信陵君与其门客候赢、朱亥的故事。千载之下读来,英锐之气,兀自虎虎生威。诗词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魏无忌说,“候哥,我要走了。”
候赢答,“哦。”

虽然简单,但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对话。

无忌走了一段觉得不对劲又返回来,“侯哥,我就要去送死了,跟你道别,你就说了一个‘哦’,是我平时对你不够好吗?”
“公子既逞匹夫之勇,我又何必多言?”
“先生可有良策?”
“有啊。”
“哦。”

候赢计策的关键在于如姬,因为救赵需要兵权,而号令三军的虎符在魏王的卧室,只有如姬才能想办法拿到。这如姬是无忌的嫂子,魏王的宠妾。当年如姬的父亲为贼所杀,魏王想尽办法也未能找到凶手。如姬向无忌哭诉这件事情,很快,无忌的宾客就提贼人的项上人头来献。如姬感念公子为自己报了杀父之仇,纵刀山火海也愿为公子办妥一切。候赢说“此事若成,救赵而却秦,此五霸之功也!”。

无忌找到了如姬,向她说明了一切。那如姬也是个女子中的英雄,二话不说当天夜里就盗来了虎符。魏无忌拿到虎符又去找候赢商议,候赢说“此事宜急不宜缓,万一事情败露就前功尽弃了。我那好友朱亥有点本事,你带他一起去。如果晋鄙听了你的话也就罢了,如果不听就让朱亥杀了他。”无忌听了这话忍不住哭了,候赢问他,“公子你不会是害怕了吧?”无忌回复说,“不不,我是觉得晋鄙好歹也是一员老将,一言不合就杀了他,有点伤感。”

随后魏无忌带着朱亥来到了邺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这是军事要地,晋鄙的军队就驻扎在这里。果不其然,晋鄙看到虎符后并不是很相信魏无忌。他对魏无忌说“公子先做个大保健,收拾完毕过几日再移交给你如何?”魏无忌一听很不乐意,“邯郸现在都快被秦国拿下了,这可等不得啊。”晋鄙看如此拖延不是办法,只好实话实说,“公子啊,实不相瞒,这种大事我还要向上奏请才敢交付。”……话还未完,朱亥大声喊道“元帅不奉王命,便是反叛了!”晋鄙刚问一句,“你是谁啊?”,只见朱亥袖中拿出四十斤的铁锤,向晋鄙当头一击,脑浆迸裂,登时气绝。

拿了军权之后信陵君大犒三军,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的兄长回去;独生子的也回去;有病在身的,看病。这样一来十万人走了大概有两万左右,剩下八万精兵,整齐步伍,申明军法。魏无忌带着宾客,身先士卒,向秦军冲去。当时秦国的战将是王龁,他没想到魏军忽然前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时赵国也开城接应,大战一场。秦军死伤过半,王龁带兵仓皇败归。一战成名,魏公子从此英明远播。

赵王大喜,亲携牛酒劳军,向魏无忌再拜曰:“赵国亡而复存,皆公子之力,自古贤人,未有如公子者也。”平原君赵胜负弩矢,为信陵君前驱。信陵君虽然打了胜仗,可是得罪了魏王,不敢回国。他将兵符交归,并指派人手督兵回魏。

那边魏王失了兵符也是很着急生气,他一怒之下想把魏无忌还留在魏国的宾客全都斩立决。如姬哭着跪在魏王面前,“大王,这不怪公子,兵符是我偷的,要杀你杀了我吧。”魏王咆哮道,“兵符真的是你偷的?”如姬哭着说“臣妾父亲为人所杀,大王贵为一国之主都没有办法为臣妾报仇,可是无忌公子却做到了。臣妾感念公子大恩,无以为报。我看到无忌公子因为姐姐的缘故日夜哀泣,心中不忍,于是偷了虎符交给了公子。如今公子大权在握,若是他大败秦军救了赵国,连大王您也声名远播,臣妾就算是死了,又能如何呢?若是无忌公子吃了败仗,你杀他的门客他也自甘其罪,可是,如果他胜了,您怎么办呢?”

魏王一听也有点道理,于是下令把如姬打入冷宫。后来魏无忌大败秦军,扬了国威,魏王喜不自胜又把如姬放了出来。如姬把魏无忌不敢归国的事情告知魏王,魏王说,“他的罪可以免,还是不必回来了吧。”因这一句话,魏无忌变成了赵无忌,他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国际局势也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芈月的儿子昭襄王故去,太子安国君即位。可惜这位太子没能跑赢他的父亲,刚即位三天就突然暴毙。于是安国君的儿子子楚、秦始皇的老爸异人登上了历史舞台。秦国围攻赵国邯郸的时候,他还在担心他的未来,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国之君,命运真是神奇。

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灭了西周国,把九鼎迁到了咸阳。庄襄王即位后,又灭了东周国。至此,姜子牙帮姬发打下的天下,到这里光荣结束。庄襄王乘着灭周的机会,继续东进,地界直逼大梁城。魏王派军出战,屡战屡败。如姬此时又向魏王上言,“大王,秦之所以这么欺负魏国,就是看无忌公子不在啊。您把无忌公子请过来,看谁还敢小瞧咱们大魏国。”魏王不得已,只好给魏无忌发了个微信。

其实,魏无忌又何尝不心念大魏呢?他的门客那么多,每天消息往来不绝。每当有魏国的消息他都要详细追问。可是,魏王让他十几年回不了家,他心里也有气恼啊。好在在门客的开导下,国之大义战胜了个人的情绪。

这时平原君已经去世,赵王听到魏无忌要走悲伤逆流。他拉着魏无忌的胳膊说,“平原君走了之后,我就好像少了一条胳膊。你若走了,谁还能与我共享这人世繁华呢?”魏无忌说,“魏国有难,我不能不回,他日有缘,自能再见。”赵王知道勉强不得,于是授魏无忌上将军印,以十万兵助之。

魏无忌得到赵国的支持于是又派宾客去其他国家求救。楚国、韩国、燕国向来敬重魏无忌的人品,都派大将带兵前往支持。魏无忌集齐五国将士,先败王龁,再败蒙骜。秦军大折一阵,急急向西退走。五国人马追至函谷关下,扎下五个大营,在关前扬威耀武。一连数月,秦兵禁闭关门,不敢出战。自苏秦合纵一来,从未有如此盛况。

庄襄王忧心忡忡,问计于群臣:
“魏无忌那厮欺人太甚,如之奈何?”
“嗯,我觉得可以这样……”

于是秦国针对魏无忌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他们先是打着修好的旗号约魏无忌到秦国叙叙旧,想借此机会除掉心头大患。可惜魏无忌早就看穿了一切,这个计谋最后以朱亥的被杀作为结局。后来秦国又施反间计,借晋鄙宾客之口,离间魏无忌与魏王的关系。疑心病重的魏王轻信了敌人的谗言,于是派人接替魏无忌执掌兵权。魏无忌心灰意冷,从此不理国是,终日笙歌艳舞,醉生梦死。

当时的环境下,秦国想要灭掉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是轻而易举之事,他们最怕的就是列国的合纵。而魏无忌,无疑合纵最合适的领袖。他谦逊贤德、礼贤下士。对魏国来说,魏无忌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对列国来说又何尝不是?若没有魏无忌两次对秦国的沉重打击,恐怕还未到嬴政,异人就已经天下大一统。然而这样一个下凡的天神,最后却沉迷酒色,郁郁而终。

至此,六国用光了他们所有的运气,连最后一道屏障也被抛弃。各国节节败退,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后虽有庞煖联合赵楚燕魏四国攻秦,然而缺少强有力的领导,联军不战自溃。再后来虽有李牧用兵如神,虽有荆轲武力过人,列国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合纵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信陵君死了十八年后,魏国被灭,公元前221年,始皇帝一统天下。

最后,借用一首诗作为结尾:
侠气凌今古,威名动鬼神;
一身全赵魏,百战却嬴秦。
镇国同坚础,危词似吠狺;
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春。

相关文章

  • 信陵君,列国最后的屏障

    有次朋友对我说,晚上咱们喝啤酒吃宵夜去吧。经他这么一提,我才忽然想起来已经戒酒很久很久了。戒酒的初衷已经不记得了,...

  • 一年陪伴营~战国四公子(三)28/09

    3.信陵君 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故号“信陵君”。其生年不详,...

  • 读《信陵君列传》| 无忌之后,再无公子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魏公子也。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太史公为四君立传,独于“信陵君”前缀...

  • 上下五千年

    战国四君子,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魏国公子无忌,人称信陵君,信陵君乃四大君子之首,格外礼贤下士,收养...

  • 历史:面对老东家来挖人,古人告诉我们好马不吃回头草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信陵君-魏无忌。无忌是魏昭王少子,因封地在信陵,被世人称为信陵君。 信陵君被誉为四大公子之首,是凭...

  • 内祸莫大于朋党--读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信陵君窃符救赵,俗人皆以为历史美谈,实则非也。信陵君非为救赵也,乃救平原君也。平原君与信陵君有姻亲之好也。若非赵平...

  • 2020-12-29

    信陵君固然是以卓越的军事才华而冠绝诸公子之首,然信陵君更为人所倾心的还是其人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通过信陵君与侯赢的...

  • 《信陵君》

    《信陵君》 兼居贤能兮若兰芬, 卧内兵符兮千古亘, 存赵辞封兮义云天, 合纵抗秦兮四海震。 挥袂生风兮孤剑问, 烈...

  • 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他们以养士著称,而信陵君的礼贤下士是最真心诚意的。 ...

  • 读通鉴(三十六)信陵君上

    赵国四君子中,司马迁最敬佩的是信陵君。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可以看出,他的礼贤下士,深得士人之心。特别是信陵君迎候生的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陵君,列国最后的屏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ug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