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于禁

作者: 阿满_d6bf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21:22 被阅读9次

关羽水淹七军,庞德不屈而死,于禁含垢偷生,曹操闻之,哀叹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盖意其畏死也。

汉季重义任侠,曹、董、袁、刘皆豪气干云,故能得众心,王霸一方。风俗砥砺,民皆重义轻死,是以公孙坐视困卒,而士庶离心;阎行因父反覆,而魏氏义之。于禁丧节屈生,不见容于时人,良有以也。

然观文则平生行止,率不类此。其戎马一生,突锋冒刃,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财不入家门,义不阿私党;锄奸去恶,不避亲旧;守道直行,气夺权豪。淯水之败,整甲鼓行;延津之戍,请缨克众。观此所为,岂贪生怕死之徒所为邪?

或曰于禁欲效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愚以为必不然。季布不赴项氏之厄,而厕身丑奴;子胥吹箫吴市,而逃死父难,皆志在有以报也。太史公赞曰能忍人之所不能忍,必能成人之所不能成。故韩信蒙耻,后世高之;夫差忍辱,史册美之。然于禁,曹操、乐进同时辈人也,及其颠覆之时,须发皓白,形容憔悴,衰朽残质,视息不远,非子胥、韩信之青春华年也,何由能得报之,而受此奇辱以遗子孙耶?

以愚度之,于禁降羽,必不由此,或由其疾曹凌汉之故也,如荀彧故事。于禁不贪财,不夤缘,不结党,不阿私,击杀青州逆兵而不亟辩白,是先民而后己也;严法御众而财不入己,是仁者悯人之心也。其为将勇而仁,果且智,与徐、乐、许、典诸辈,迥异不同,可谓特立独行者也。盖见汉阼将终,魏氏浸盛,含羞孕怒,而独木难支,其覆军降羽,理固宜然。

相关文章

  • 读史.于禁

    关羽水淹七军,庞德不屈而死,于禁含垢偷生,曹操闻之,哀叹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盖...

  • 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本为鲍信部将,后投降曹操,在宛城张绣之乱时,因斩杀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并修筑壁垒抵抗叛军,...

  • 于禁

    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

  • 于禁

    于禁: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为五子良将之一,关羽攻樊城,于禁与庞德一起去救援曹仁,时汉水暴涨,于禁大意,...

  • 武将名单

    1000013R尹氏 1000014SR尹氏 1000021C于禁 1000023R于禁 1000024SR于禁 ...

  • 历史书评|吕思勉:这版《中国通史》,真的很cute

    为什么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万物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还要读史呢?读史明智,读史知人,读史培养智慧。前人用他们的人生经历...

  • 2021-07-20谈谈为何读历史

    为何读史?或曰:读史以明智;或曰:知古以鉴今。我说,此二者乃豹之一斑,鼎之一足!如此,读史还可为何?依我之见,读史...

  • 赠于禁

    赠于禁 作者:席彧_席雨泣 久经善战兵记高,鏖战坚守败袁绍。 征战四方奇谋略,水淹七军名不保。

  • 三国演义:于禁之降,不降也得降,关羽根本没打算杀死于禁

    简书 王俊杰猛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斩庞德,擒于禁。于禁投降,成了一生最大污点。曹操都不明白:于禁跟了我30年...

  • 他在人生最后一战中输掉了所有的荣誉

    《三国演义》描写于禁,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曹操濮阳攻吕布,于禁和乐进一起打过吕布,演义描写“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于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vd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