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之前,他一事无成。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苦孩子,在他出生的当天,母亲(21岁)就去世了。
他老爹请不起奶妈,差点把他给扔了。正巧他姨妈也生了个孩子,想一起养了。结果奶水不够,他姨妈居然断了自己孩子的奶来喂养他。
没过几年,他父亲也死了。
小时候,他学是上不起的,只能靠卖草鞋糊口(好像卖草鞋的容易成事儿哦)。
再后来,他靠种地为生,间或也打柴、捕鱼捞虾、做点小买卖啥的,甚至还时不时赌个博挣点家用。日子过得栖栖遑遑,让人们很看不起。
据说,他祖上是刘邦的弟弟。然并卵,就算真是,5、6百年都过去了,还有个毛关系啊。
20来岁,他选择了从军。并且参加了淝水之战这样的千载难逢的扬名立万的机会,但也没有脱颖而出。
一晃又过去了小20年,貌似人生已经定型、这辈子似乎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但是,转机在他37岁那年突然出现了,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并且,他靠自己的不懈奋斗,最终做了皇帝。
这个人就是南朝刘宋的开国之君,宋武帝刘裕。
可见,年龄并不是问题。万不可妄自菲薄,轻易就否定了自己。梦想还是要有的,风口也许很快就会到来。
1
刘裕(363—422),小名寄奴,彭城县(江苏徐州)人。
刘裕长得还是很帅的,这点绝对不随刘邦。身材也魁梧,1米8多的大高个儿。这样的块头,适合干点打打杀杀的活儿。
他不拘小节,心胸开阔,善于与人交往,算是比较能混社会的那种。虽然早年没混出个样儿,但这些历练、这些人脉的积累,都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很好基础。
比如,很快,他就被推荐做了刘牢之(淝水之战中,大破苻坚百万大军的的北府名将)的部下,而这也正式开了他建功立业的大门。
可见,碰到一个好机会,跟定一个好领导,也是成功必备因素。
399年,孙恩发动起义反晋。他攻克会稽城,杀了王凝之,一时之间,聚众数十万。
朝廷派刘牢之前去镇压,而37岁的刘裕,则成了这次战争的主角儿。
三年时间,刘裕浴血奋战,数次战斗,一直把孙恩打得带着残兵游勇逃入荒岛,后来投海自尽。
他的这次成功,显然不仅仅是带有能征惯战基因的祖先灵魂附体,更在于他作战勇猛和即使身陷绝境也毫不退缩的顽强战斗意志。
一次,他带着几十人搞侦察,却突遇数千敌军。他死战到底,伤亡殆尽(后来被援军所救)。
不仅勇猛,他还擅用谋略,打了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争。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裕法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单这一点,已足以傲视同侪。要知道,战乱之时,无论官、匪,经常都是趁火打劫,纵兵抢掠,最终遭罪的永远是老百姓。所以才有“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一说。
剿灭孙恩,刘裕一战成名。
成绩来自于战场上的奋力拼搏,能力来自于人生中的艰苦历练,哪里有那么多的什么幸运和捡漏。
2
时局动荡,各路豪杰乘势而起。王恭、孙泰、孙恩造反刚被按下,荆州大军阀桓玄又动了当皇上的念头——受他老爹桓温传染的。
402年,桓玄起兵,只一年时间就攻进了国都,然后是大开杀戒,铲除异己——包括刘裕的老领导刘牢之,然后宣布称帝。
刘裕韬光养晦,首先是选择活了下来。后来,他找了个打猎的由头,揭竿而起讨伐桓玄,各地纷纷响应,并推他为盟主。
刘裕所向披靡,很快就夺回建康。只做了80天的皇帝的桓玄被砍了脑袋,时年36岁。
数年战争,建康政治混乱,经济凋敝,完全是一副烂摊子。面对此情此景,刘裕毫不含糊,他立刻拨乱反正,并率先垂范。几年时间国家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到408年,出道儿不到10年的刘裕已经掌握了朝政大权。此时他46岁。
在别人认为刘裕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又厉兵秣马,又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和辉煌。
3
409年,灭南燕。刚篡了王位、内心有点膨胀的南燕王慕容超,侵犯东晋。此时,已是战神级别刘裕立刻带兵北进。用了10个月(到第二年2月),把慕容超抓到建康砍了脑袋。南燕就此灭亡。
410年,平卢循。卢循(孙恩的妹夫)趁刘裕带兵对付南燕之际,率领10多万大军进逼建康,差点把晋安帝吓尿。刘裕回兵,以疲惫、伤病、人少之师,数月之间端了卢循老巢,砍了他脑袋。
412年,灭刘毅。刘毅也是东晋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悍将。不过,他不怎么服刘裕,觉得很不赖,所以也在趁乱搞事儿。刘裕亲自带兵讨伐,几个月,把刘毅逼得走投无路,上吊自杀。
413年,灭谯纵。在蜀地称王的谯纵也不消停,又是称臣后秦,后又勾结卢循,进攻刘裕。消灭刘毅后,刘裕仅用几个月就拿下蜀地,谯蜀被逼自缢。
接着,刘裕又一鼓作气,顺路灭了仇池,收复汉中。
415年,败司马休之、鲁宗之。这两个大军阀联合起来搞事儿。刘裕在先锋大败后亲自将兵,数月时间,大败两人,逼其窜逃后秦。
至此,已经开了挂的刘裕彻底统一南方,东晋也尽归刘裕掌控。此时的刘裕也被皇帝准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从399到415年,刘裕已经在疆场厮杀了16年。他已经累了吗?他需要歇歇了吗?
没有!刘裕知道,前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在等着他去征服。
这次,他要主动出击,完成一件百年大业——灭掉后秦!
4
这个后秦,先灭西秦,再灭后凉,接着又和另一个强邻大夏打了数年。而且这期间也没少给东晋找麻烦。数年前刘裕灭掉南燕后就想顺手把他给解决了,只是那时还腾不出手来。
416年,刘裕主动出击了。
为了这次进攻,刘裕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和谋划。瞅准时机,率领水陆7路大军十几万人,开始了这场决定国运的伐秦之战。
要伐后秦必须借道北魏,可北魏死活不借(也许他们听过假途灭虢的故事)。咋办?直接打服!为打服北魏,刘裕发明了以步制骑的却月阵,以2000多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
如果说之前刘裕还只是战神的话,却月阵则让他扬名古今、进入“军事家”的行列。
此后整整一年时间,刘裕攻入长安,后秦皇帝姚泓投降,后被押到建康砍了脑袋。至此后秦灭亡。
说来简单,其实是坚苦卓绝,九死一生。
灭秦斗争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他来自于作为军事家、政治家总指挥刘裕的精心策划。首先,战争时机选的好。416年,后秦皇帝姚兴死了,新主姚泓继位不稳,国内政治动荡,叛乱迭起;其次,巧妙借道北魏,避免了自己两面作战,同时又使后秦于孤立无援的困境。而此时的后秦还要分兵与大夏对峙;再有,战术得当。水陆并进,主次配合,一方牵制后秦主力,一方集中优势兵力歼灭。
此战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以及洛阳、长安两座都城,使黄河以南尽入南朝版图。
从一百年前闻鸡起舞的前辈祖逖开始,到后来的庾亮、殷浩、桓温,几代人数次北伐,无一成功。
是刘裕完成了他们的未竟事业。
历史选择了刘裕,刘裕也没有辜负历史对他的厚望。不管愿不愿意,这就是历史的责任。
5
稍作休整的刘裕本打算继续乘胜北伐,可后方却出了大事——刘穆之死了。刘穆之对于刘裕相当于萧何之于刘邦,他是刘裕最强有力的后盾。这下刘裕扛不住了,只得搬师回朝。
此时的刘裕已经功高至伟,封无可封。宋代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此后两年,刘裕先是拿绳子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后又用棉被闷死了晋恭帝司马德文。
420年,58刘裕正式建立刘宋王朝,自己做了皇帝。
刚当了皇帝的刘裕立刻又派兵打了一仗——命令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国(今越南南部),这也是曾经不断的骚扰东晋的主儿。在胖揍一顿后,林邑国投降臣服。
其实,20年来,刘裕可不是光顾打仗,他还顺道儿做了很多“政治家”的事。比如,整顿吏治,惩处腐败无能的官员;重用寒门学子,打破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对官场的垄断;发展经济,减免赋税;倡导文化,推崇教育……总之,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另外,单就个人来说,刘裕这个人也是相当不赖的。
刘裕对妻子非常好。刘夫人也算是名门官宦之后 ,在刘裕还是小混混的时候人家就嫁给了他。而刘裕也一生没有辜负她。一生也只立了她一个皇后,虽然她一辈子没给刘裕生个儿子。
其实刘裕也爱美女。他看上了一位从后秦抓来的美女,这时有大臣劝他说,国家初定,你不要因为女色荒废了正事。结果,刘裕立刻就把这美女给弄走了。
刘裕生活非常节俭,即便是在做了皇帝之后也是这样。睡木板床,挂布灯笼。饮食起居,但凡奢靡一律禁止。
422年,60岁的刘裕决定再次上马、征讨北魏,谁知却突发重病。戎马一生,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精气,他已经杀不动了。几个月后,只做了不到两年皇帝的刘裕撒手归西。
读史至此,不由让人心生感慨,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有治理国家的雄心和修为。他缺的只是时间!
假设他再年轻些,假设上天再给他些时日,他一定能灭掉拓跋魏,灭掉赫连夏,进而统一北方。
如此,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南往北统一中国的帝王,而刘宋也将成为大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后来,郁闷、悲愤的辛弃疾也在感慨彼人彼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躺上病床上的刘裕,想来心中一定会有一个大大的不甘: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50年、15年也行啊。
临死之前,他还殚精竭虑的为后世做了重大的人事安排。
但他哪里知道,他的后世子孙居然是这么一帮畜生不如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