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是什么样的,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个人性情气质有关,哲学家们的哲学气质可以说就是他们的个人气质在哲学层面的推演发挥,不论他们哲学根基何等相近,这种哲学气质上的差异无疑是不可忽视的。譬如黑格尔与尼采,两人的哲学同样以真我为其哲学根基,然而前者将其命名为绝对精神,后者将其命名为权力意志,从这种对真我的不同命名就可看出,前者的哲学侧重从理性方面对真我进行理性推演(即黑格尔的辩证法),而后者的哲学侧重从感性方面对真我进行感性发挥(即尼采的永恒轮回),两人各自哲学的语言风格乃至主要命题便因此而大相迥异,而我们查阅这两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兴趣爱好便知,他们之所以走出各自独特的哲学之路绝不会是一个偶然事件,他们各自的哲学气质必然是以其本人各自的性情气质为第一诱因的,乃至可以说,他们那各自独特的性情气质,必将使他们走向他们那各自独特的哲学之路,并展现出他们那各自独特的哲学气质。同样地,一个哲学学习者,如果他还不清楚自己应当走向怎样一条哲学之路,亦或还会疑惑自己究竟应当以哪一个哲学家(亦或哪一本哲学著作)为自己的哲学指引亦或哲学归宿,那么他不妨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性情气质,并以之参照一下古往中外已有的以及可能会的所有种哲学的哲学气质,再三斟酌考虑之后,择其气质相近者一门深入或是将其作为自己哲学之路的主要参照(无论是服膺其思路、借用其思路还是改进其思路),然后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的哲学之路。世间哲学千千万万,唯与己最为相近最为相似者最为殊胜,此理非它,只因吾人最能于此类哲学之中体认真我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