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4287/fa93dcae5303fd1b.jpg)
感觉读红楼梦的人不多。
内地对红楼梦的研究和阅读停了有一段时间,重新又重视起来也不过二三十年。
我们看看网上书店,关于红楼梦书评的作品,最受欢迎的是蒋勋的《蒋勋说红楼梦》,其次是白先勇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两位都是中国台湾的作家。再后面就是张爱玲的《红楼梦靥》,是1977年在中国台湾出版的。再后面的才是国内的红学研究者刘心武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他是在1993年才开始发表有关红楼梦的评论,在2005年的央视节目《百家讲坛》讲授《揭秘红楼梦》,原定讲35讲,因受到“红学家”的干预反对,在23讲的时候节目停播了。说明刘对红楼梦的研究很有争议,不能服众。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或许内地还不如中国台湾。我想内地阅读红楼梦的人也不会太多,毕竟研究的人没那么多,也没那么深入。我看了《蒋勋说红楼梦》,个人感觉台湾本土的味道还是比较浓烈的,还是期望内地这边能够有更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红学”著作。
虽然中国文学史里面给予红楼梦极高的评价,认为是中国小说的顶峰之作,不过大概也是圈内比较流行,圈外想入而找不到门。
在中国四大名著里面,《红楼梦》的艺术水准无疑是最高的,甚至远超其他三部作品。但它的流行程度似乎是最低。《西游记》一年重播几次,《三国演义》各种影视节目和游戏流传范围最广,甚至《水浒传》的人物形象都比《红楼梦》的更深入人心。而《红楼梦》一个电视节目都遭到停播。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红楼梦》的解读还不够充分,还没有达到普通读者的要求或者理想状态。其他三个名著可以通过影视节目得到充分的展现,红楼梦就很难展示其全貌了。
我觉得这也是红楼梦的伟大之所在。其他文学作品可能会被影视作品、游戏等一些其他传播媒体所取代,但类似《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不可以。
只是现在《红楼梦》的解读还没能让普通读者轻松理解。中国台湾学者蒋勋先生对《红楼梦》的解析就非常的浅白易懂,而且非常精彩。之前应该是有授课的录音的,应该比书籍更生动形象,可惜现在在软件上没找到。当然中国台湾跟内地的情况还是有差别,虽有遗憾,也只能靠自己慢慢体会了。
各位书友,实话告诉我,是否读过《红楼梦》?请留言给我。
网友评论
读了好久,一直没有读完,不愿读完,也不敢读完,可能要读一辈子吧,也可能一辈子读不完。
读不读完,不重要,喜欢就好了,日子还长,还能相伴。
曹雪芹把他半生经历通过小说的艺术把它表述出来,让大家知道中国历史有这样一段故事,有这样一班奇女子,有这样一个大家庭。
任何一部小说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是现实生活的精品,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所以小说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研究了小说就等于研究了生活,研究了生活就等于研究了自己,当你把自己研究透了的时候,你既知道了自己,也同时认知了世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当你看到小说,给你创造文学意境当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跟他们是想通的,它会告诉你通过它的脚步通过他的人生道理,告诉你你的下一步该怎么走,能让你反思过去,能让你理解现在,更能让你展望未来。
红楼梦离我们很近,就融入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