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有原因的,苦难其背后就是甘甜。就像榴莲的臭味也掩盖不了其鲜美,丑橘的干扁也不能抑制其多肉甜美。
在去西藏的途中其实我遭遇了比较严重的高反,那就是坐火车从格尔木到拉萨那段路途,那段路途景色很美,但是很忧伤的是我根本无暇顾及,也就是说我躺了二十四个小时,并且头胀痛、嘴唇发紫,去趟厕所也要牟足了劲,差点昏倒在车厢(当然也与我的生理原因有关),我当时是有想放弃的想法,但是从格尔木到拉萨中间就停一个那曲,那曲的海拔均在4450米以上,比拉萨高出很多,我根本就不可能在那曲就下火车,我只能到拉萨再下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594/cc164658ec8e9b29.jpg)
我本来买的就是软卧(一个车间四张床),旁边本来住的是一个男青年,后来因为一个阿姨高反的严重这个男的就把他的床位借给了这个阿姨躺一会,没想到这个阿姨一上来就是呕吐,期间呕吐了七八次(吃任何东西都吐,包括水),我就躺在她隔壁的床上,可想而知那感受,后来她就一直吸氧直到下车(她本身心脏不好,算是高反很严重的一位了)
还好,下了火车我没有晕眩的感觉,但是一下火车就感觉冷(里面T恤,外面一件外套),风大,而且感觉喉咙痛(感冒的征兆),顿时心情都不太好了,后来就直接去了酒店。
消炎药、感冒药、高原安、红景天、盐水,什么都吃了(最多的时候一天吃13颗药跟保健药),终于第二天无大碍。
就是刚去拉萨感觉比较干燥(住拉萨的头两天每天半夜要起来喝水),嘴唇也是一直翘着一层白白的皮。
后来去林芝,导游吩咐穿上最厚的衣服,果不其然,到了米拉山口,出了车门,一股寒气沁入心脾。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594/a10edf216cb28689.jpg)
幸亏我们第一个团的导游比较细心,提前一天去办了一张绿色通行证,省去了每到一个关卡要每个人下车排队刷身份证的苦恼。
在第二个团去珠峰大本营的那段路上,我们来回基本上下了十次车去挨个刷身份证。
当然两个团的性质是不太相同的,总之两次的司机跟导游都不错。
西藏以山路居多,放眼望去都是山,重峦叠嶂,密密麻麻的山坡。
去林芝的那段路上是随着海拔升高山上的植被逐渐稀少,甚至到无,而后翻过了米拉山口又开始增多,林芝海拔比较低,适合小住,有机会还想去多玩些时间,多住一段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594/fc692224ad60ae28.jpg)
去往纳木错的那段山路旁边都是雪山,很是惊艳,可惜调错了镜头,竟然完好的雪景没拍出几张。
去往珠峰的那段路上基本都是光秃秃的山脉,只有极少的灌木丛。
不过无论到哪,我们都可以看见一种动物,那就是:牦牛,很强壮很漂亮的一种牛类,看似彪悍,其实没什么危险性,品性温和、宁静,只管静静的吃草、喝水。而且牦牛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越是海拔高它越喜欢,经常看见有牦牛爬到半山腰去吃草的(不知道为什么它不怕会突然摔下去)。
林芝那边比较有特色的是石锅鸡,这种炖鸡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而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要靠背夫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后,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立被凿穿,所以这种石锅售价也非常昂贵。
如果你觉得这种石锅好,想买一个回去用用,千万别买了就放起来,到家后也许它就成了一只碎锅了。你得在林芝呆上个几天,每天用猪油去擦拭它,让它润入里面,然后用小火去煮些食物,例如粥啊什么的,这样经过了四五天,你才可以把它养好带回家,不然离开了这里的气候它就不行了。
听导游说,一般的石锅一两千一只。
林芝这边还盛产松茸,每年七八月份就是吃松茸的好时节,会有人专门坐趟飞机跑过来吃顿新鲜的松茸宴。
其中石锅鸡里的汤料里也含有松茸、手掌参、蘑菇,吃起来有些药味,品起来却异常鲜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594/ac5117d9f18903f5.jpg)
林芝这边也许因为气候宜人,所以畜养了一种牲畜:藏香猪,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而且这边的特点就是散养,早上把牛啊、猪啊什么的牲畜放出去,晚上它们都会乖乖的回家。
藏香猪其实是一种比较“野蛮”的动物,我亲眼见到它跟狗狗抢吃的,为了得到食物,还去咬狗,狗狗见了它也无奈。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594/016631b98e1468ba.jpg)
而在日喀则,在去珠峰路上,比较常见的动物除了牛还有羊,成群的牛羊,亲眼所见了一副美景: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没去西藏之前我并没有过多的去注意高反,其实高反还与人的心理有关,有时候你看多了就会觉得是不是啊,真有那么可怕吗。
去珠峰的前一天,我给自己买了一瓶氧气,仔细点总是好的吧,但是我心想:能不用就不用,其实到最后我也没用它。
所以说,因人而异,上去那么多人,也没几个真心到了吃不消的地步。
在前面的一大段时间里,我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西藏的海拔与气候,做足了这些铺垫后,再去珠峰,这也是有道理的。
假如你怕怕怕,那你就一直被桎梏在一个角落里,抽不出身来了。
所以凡事,尽自己所能去克服,去满足。
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