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绝句三首》笺(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九〇、2024-05-0

《绝句三首》笺(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九〇、2024-05-0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07-26 09:01 被阅读0次
孟浩然 杜牧 李商隐

        先生笺第一首之意:第一首与杜牧之《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及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诗“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有关,否则孟阳赋诗正值严寒草枯之际,焉得有第四句“芳草何处绿迢迢”之语耶?更申言之,孟阳此首之意大有玉溪生“小姑居处本无郞”及辛稼轩词“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之微旨也”。就是别去相思之意也。第一句,先生以为“第一句所谓‘伤心’者,鄙意河东君之为人感慨爽直,谈论叙述不类闺房儿女,观前引宋让木《秋塘曲》,知其当日在白龙潭舟中对陈宋彭诸人道其在周文岸家不容于念西群妾事,绝未隐讳,可为例证。由是推之,此次重游练川亦必与孟阳言及其所以离松江迁盛泽之经过,而于其不能为卧子家庭所容之原委复当详尽痛切言之也。”意为在桥上叙说了卧子分手之事。第二句,叙说完故事,二人又回忆起崇祯七年纳凉吹箫之故事;三句说明离别日子,程氏细细计算也,更是“计成程今日到梁州”是也;第四句是指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之意,还是强调相思也。

        第二首:是诗还是白描与河东君之徘徊桥上之事,更是叙说二人之苦闷。第一句意为河东君崇祯七年所经过之处,每一处程氏都含情回忆;第二句。回忆后,更觉得冷清荒凉(无人陪伴);第三句:我们见面后,互相诉说了各自的伤心事,先生曰“所谓‘肠断事’者不知孟阳指何方面而言,但河东君与孟阳两人皆有断肠之事,即卧子送别河东君《满庭芳》词所谓‘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者也”;第四句恰是白描,又是紧要关头之情事描写,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也。

        第三首,先生以为“孟阳述其自崇祯七年秋间河东君别后相思之苦及此夕即九年正月十一十二夜相见之乐,诗语虽不甚佳,但为赋此题之本旨,其姗姗来迟令人期待欲死之意,溢于言表矣。”第一句写河东君昔日之去也;第二句言自己之相思,在风月最好的时候,掩门不敢观赏;第三四句,是说在酒后,别人都走了,独自与程氏在桥上姗姗而行,宛如月中仙子。

        综合一、二、三首言之,河东君直爽无顾及,细细言说与卧子之分手事,在河东君为诉苦水,以为程氏为知己好友,既是现在之男闺蜜也。在程嘉燧,则是相思已久,以为河东君把私密之事说与自身,而非他人,是有委身之意也。其狂喜之以“河东君”为月中仙子,则是此诗最为真实之感情。后来仓皇而走牧斋之门者,或亦是此原因。

相关文章

  • 冼玉清,陈寅恪的素颜知己

    1964年10月,史学大师陈寅恪写了题为《病中喜闻玉清教授归国就医,口占二绝赠之》 的七言绝句两首,其中之一为: ...

  •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跋《李商隐诗传》 金人元好问写过一组《论诗》绝句,其中评价李商隐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两句虽然无...

  • 纥那曲•余春

    芳草恰怡人。柳垂一叶春。 手持江南色,涂个好精神。 注:中华新韵•九文(平),刘禹锡体。此即唐平韵五言绝句,单调二...

  • 已读书单

    先写已读书单 《腾讯传》 《非暴力沟通》 《腾讯产品法》 《如何高效阅读》 -第二遍,再读 《乔布斯传》

  • 打油二首

    (一)提笔 提笔狂书难尽意, 挥毫甩墨现淋漓, 尺笺飞漫千山雪, 玉案通融九省溪。 (二)仙姑 云桐雨柳疏烟路, ...

  • 学习《诗经•秦风•小戎》(二十四)

    第二,为何《郑笺》训“讨”为“杂”呢?《毛诗传笺通释》(大意): 《说文解字》说:“讨,治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2019-07-26

    反思之二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写过...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柳絮

    01.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杜甫 如果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句三首》笺(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九〇、2024-0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mq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