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文:我是素颜
昨日几小株青头菌就三十多元,味道还不咋滴。今天专门去卖野生菌的菜市场逛了逛。各色菌类真是看不过来。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色彩艳丽的毒蘑菇,今日得见,同样的艳丽,但没有毒,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大自然也真是神奇,光蘑菇这一物种就有无数的造型,且把有毒的抛开不说,单单这可以食用的,红色的靓丽、黄色的娇艳、白色的纯净、黑色的深沉。细长的比筷子都长,肥大的像一把小伞,粗壮的犹如胳膊,琐碎的像堆集在一起排列有序的图钉。最奇的还有穿女子露孔纱裙装的,一种全白,一种加了巧克力色。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野生菌的产地特殊,必需生长在阴凉的森林中,采摘不易,产量也不多,因此每一种菌的价位都不便宜,几百上千的价格也是常事。各种自然生成的菌类中最便宜的数扫帚菌了,形象和扫帚接近,名字也不中听,价位和长相成正比,也是扫帚价格。这种价位可以上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其他的赏赏罢了。
新奇的不仅有各种天生的奇异菌类。有几个商家正在用夹,一个一个从蜂巢里往外夹蜜蜂。不同颜色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蜂蛹被搁在不同的塑料盒子里,旁边是被夹空的蜂巢。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以前吃过蚕蛹、虫蛹,蜜蜂的蛹却从来没有品尝过。这人类的嘴也是见多识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能吃。凶猛的狮子、老虎、鳄鱼;可爱灵巧的猴子等灵长类动物;有毒的蛇、蝎子;燕子的口水物,但凡是个物,不管什么奇形怪状,都可饱口腹之欲。这也是人类有别于一般动物的高极之处。熊猫只吃竹,羊只吃草。而人,见甚吃甚,还有人吃打下来的胎儿,可不应了鲁迅先生的话,人开始吃人。
可见太高级的人,自以为聪明绝顶,行事就有独断专行了。人还要吃人,是因为肚子饿,没有吃的吗?为着尝鲜,为着刺激,为着欲望,这种习惯非常可怕,欲望会发展膨胀,万一那一天孩子会啃食父母,男人啃食女人,女人啃食男人,社会岂不糟糕。
因此还是节欲的好。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看过菌,再看旁边的菜。黄瓜、茄子、豆角,这些常见。不常见的也多,不由又一通猛拍。卖菜的大姐一脸嫌恶,翻了七十二个白眼。切,你怎知我光拍不买。野生菌我们嫌贵吃不起,这家养的菜能贵到哪里去。故意到对面菜摊上买了几样,菜名问了摊主,转瞬即忘,知道甭剥皮就能吃,煎炒煮那就看咱的手艺了。
拎着大袋小袋的菜蔬,骑上共享单车,穿过昆明的大街小巷,比在家乡还随意自在。在家乡,都极少骑车出行的。只是路盲,虽然有手机导航指引,却还是走了弯路,折回来重新来过,原本两公里的路,越走越远,变成了五公里。再折回来,依然终点遥遥。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也罢,一路都是景。此路走一次,此生恐怕也仅来一次了。所有的遇见都是美景,都可近赏的。树荫下的两条石凳上,一条躺卧着一位正在玩手机的年轻人,一副慵懒舒服宛若入无人之境的样子。另一条石凳上坐着一位年迈的长者,正在一个长条自制的本子上书写着什么。无庸质疑,一定在写诗。
果不其然,七十六岁的老农酷爱写诗,尽管所谓的诗不过是一些押韵的顺口溜,都是与现实生活习习相关的。老农随身携带着一个用废纸自钉的本子,一面有印刷体,空白的一面是老人的作品。字迹认真,文字朴实。没想到在偶然的地方又偶遇一个爱好文学,执着追梦的文学追梦人。正是所谓的“物以类分,人以群分”,用某味相投相吸形容最贴切不过。
挥手相别,为这份偶遇欢心不已。
傍晚间再次驱车前往花市。夜晚灯光辉煌,高楼林立。比起北京、上海那种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来,昆明这个也属一线城市的都市确实是宜居的,来来往往的更多全骑着笨拙电动车的路人,自然也少不了像我们这类骑着单车的闯入者。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一路不拥挤,不吵杂,不用红绿灯漫长的等待,和步行在家乡的马路上无二。甚至更多一份随意。风驰电掣般追逐着前面带路的人,不必耽心来自熟人的好奇探密,自在随心地穿过人群,没有一点外来者的胆恸,反更多了在地主抢路的理直气壮。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花市要打洋了,进去小转片刻,已是眼花潦乱,这里的花还是花。其实更期待到更远些的另一个大花市,把花当菜,把花当草,把不新鲜的花路边随便扔的自在。
喜欢从废物里捡拾宝贝的乐趣,废物再生再次展现魅力的开心自得,比化钱买的更令人欢喜。这不,又拾得几株路遗,随手一插也是一景呢。
窃喜中。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云南游日记随笔(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