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四天的零碎时间,在手机上看了余华的《活着》。
好几年没有完整看一部小说了。这部小说近年来很热,各类书评充斥眼睑,躲都躲不开,有点网红打卡的味道;而且,还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反响也很大。
不管小说还是影视,我都没看过,甚至包括充斥网上的评论,题目在眼前一闪而过,内容也没看,真不知自己在忙活些什么。
因而,我是带着完全陌生的眼光看这部小说的。这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
其实电子书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只适合浏览,不适宜品味。纸质书可以翻过来倒回去的端详,电子书就比较麻烦。
好在这部小说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主线比较清晰,情节也简单,倒不至于造成混乱。
1.沉重的苦难
这部书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沉重”,压抑的有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
小说的情节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还是要用最简的笔墨叙述一下,否则,说起话来可能就显得突兀。
《活着》以第一人称回忆了主人翁福贵一生的遭遇。
福贵是地主家的少爷,拥有良田百亩、万贯家财,并娶了大户人家的漂亮小姐。生活本应幸福美满,人生本应顺遂无忧。
但这个纨绔子弟,逃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不知珍惜幸福,不顾老婆孩子,不知孝敬父母,只知道吃喝嫖赌。作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后来不仅输光了家产,成了穷光蛋,还间接导致了父亲的离世。
我认为,这是这部作品给我唯一的一抹亮色,虽然荒唐,但也充满生活的本真和情趣。
福贵还真不怂,经历生活打击教训之后,并没有沉沦,开始踏踏实实循规蹈矩地过起了日子。谁还没年轻过,犯些错误在所难免。不是有过这句话吗,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毕竟还年轻,从头开始便是。
没想到这个开始,是厄运的开始。
给老母亲抓药,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转战大江南北,最后九死一生做了解放军的俘虏,活着回到家,母亲已离世了。
好不容易熬到解放,唯一的儿子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被医生抽干血而死,因病致哑的女儿因为生孩子大出血离世,女婿因干劳力时不幸被水泥板砸中身亡,没过一天好日子的妻子也在悲痛欲绝中离世。自此只剩福贵和外孙两个人相依为命。
一连串的打击,够惨了吧。生活不能总是黑暗无边吧,至少要给福贵留下点活着的希望吧。
但是厄运还不放过他,外孙因为吃豆子太多被撑死了。最后只留下福贵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世间,陪伴他的是一头和他一样老的老牛。
其实,我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一直在等待着福贵生活出现转机,给人一点信心和温暖。但生活或者作者太狠心了,我一直没等到。
看到结尾,我还不太敢相信,反复翻看了电子书半天,才敢确认故事真的结束了,只给自己留下无限怅惘和一声叹息。
2.活着的意义
我们常常会追问人生的意义,尤其遇到打击的时候。但心里也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答案的问题。老百姓也顾不上这个无解的哲学命题,常说,想那么多有啥用,低头过呗。
看了这部小说,更加觉得追求意义是一个很奢侈的问题。能活着就不错了,还要求什么意义。
作者余华也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这话冰冷无情,几乎否定了活着的意义。但也是对活着的意义的一种回答,不管你认不认同。
余华为什么要那么冰冷无情的给人生的意义下这样的定义哪?
他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看了他这句话,我有些释然。这部作品也就不那么冰冷无情了。
我想起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受尽生活的折磨,能够勇敢地活着,这本身就是英雄主义。
3.不灭的希望
其实,我是很难认同余华的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的观点,虽然找不到更令人信服的答案。
大思想家韦伯有一句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所以,人活着总是不免想到人生意义的问题。
我认为,希望是活着的支撑和意义。福贵之所以一再遭受生活的打击,还能坚毅地活着,是始终相信前方有一个转机的希望,不管这个希望多么渺茫。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但追求意义本身就赋予了人生的意义。
这可能是我看到的最贴心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