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思考、成长三件事罗辑思维•得到学习区
阅读笔记:很多人会一味地追求“稀缺”,而忘记了只有被人需要的“稀

阅读笔记:很多人会一味地追求“稀缺”,而忘记了只有被人需要的“稀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11:44 被阅读187次
    阅读笔记:很多人会一味地追求“稀缺”,而忘记了只有被人需要的“稀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吴军《第161封信丨我们和天才到底相差多远?》

    《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认为智商120是必须的,但是超过了120也没有什么优势。智商120是什么概念?大约40%-50%的中国人都能达到,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的智力都应该能够做出诺贝尔奖级的成就,但很显然这不是事实。

    因此,我们大多数人在承认智商这个指标的同时,也隐隐感觉到它和聪明好像并不完全是线性正相关的。到底天才和我们的脑子是否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

    ……

    凡天才必有过人之处,不过我们与其去寻找我们和他们之间在生理上的差距,不如多学习他们做事情的方法。这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有点像“影响圈、关注圈”的道理,对影响圈内的事情可以努力去做,对关注圈内的事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没有控制力,就不要动妄念了。
    这与认知心理模型ABC原理也相似,A事情导致了不好的情绪C,要想改变C,就去试图改变A常常是没用的,因为A已经发生了,或者A是不可抗拒的事情比如地震等,总之A是你无法控制的。但是你可以改变你对A的心理反应模式B,B是你能控制的,通过改变B就能改变C。
    弗兰克尔那段著名的话:“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也是同样的原理。
    人的自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的外在的自由:通常是指不用为生存而迫使自己做不情愿的事;还有一类是心灵的内在的自由:实质上是指摆脱了本能心理的控制,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情绪、态度。后者才是真正的自由。

    《鞋狗》

    本书作者是菲尔·奈特(Phil·Knight),美国耐克公司传奇创始人和领袖,同时多年担任耐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所谓鞋狗,并不是一种动物,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人——用作者的话说,是指“全身心投入其中,努力制造、销售、购买或设计鞋子的人”。也可以理解为那些把鞋当做自己的终极爱好,整天鞋不离手、嗜鞋如命的资深运动鞋发烧友。

    本书作者菲尔·奈特,就是书里登场的第一位鞋狗。这个人就是一个嗜鞋如命的人,每天满脑子想的全是鞋子。有人觉得他是个神经病,但他自己却从不在乎别人的异样目光。相反,他是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对运动鞋的狂热当中,乐此不疲,认为这是一种专注的美德。因此,他就用“鞋狗”这个词,表达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并且依靠它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金句:

    1.懦夫永不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我们前行,永远都不要停。

    2.打破陈规者,人恒敬之。

    3.我希望我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自己能有目标、有创造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重要的是,我要与众不同——人生不一定会赢,而我就是不想输。

    4.敢于冒险,别让你的才能掩埋在平庸的土地上。

    5.别管别人怎么说你的想法很疯狂,前进,不停就好。不要停下来,甚至在你达到目标前都不要想是否停下来。不要过多的关注“目标”在哪里,无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来。

    原来对耐克是无感的,觉得就是一商品而已。听完此书才知道原来这些鞋子背后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这鞋子不再是冷冰冰的商品,而是具有了温度、被赋予了灵魂。



    《温和派领导:商业大佬经验精选》

    “得到”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最近收集了几位商界大佬的经验之谈,关于如何当好企业领导,既能有效管理,又能让公司下属充分发挥能动性,达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这几位商业领袖,大部分都表达了一种“温和派领导”的主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经验。

    首先,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的经验是:对领导者而言,工作关键不是吓唬人,而是向下属提供帮助,真正解决问题。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经验是:要收敛脾气,当一个温和的企业领导人,公司应该是一个“空气湿润”的集体,就是大家敢于对上级提意见。

    著名的芬兰游戏公司 Supercell 的CEO伊尔卡·帕纳宁(Ilkka Paananen)的经验是:要做个“最没有权力的CEO”,将决定权尽可能地向下交给开发者们。

    单位里的一位领导是这篇文章的反面形象:脾气大、态度粗鲁、永远在骂人,虽然大家表面上服软,但实际上早已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罗辑思维《概率权》

    那怎么摆脱穷人思维,把握概率权呢?

    我刚才提到的那篇文章中就说到,我们普通人最最缺乏的,其实不是钱,而是有一个老爸随时随地告诉我,你很牛。

    那为什么书香门第或者财富世家会出一大串的牛人,除了基因、资源这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你从小就有足够高的参照点,不会被小利益勾走,更能承受风险(其实是低概率的),从而捕获高回报。就像最开始的例子,如果你家里已经有了1000万美元,你对那白来的100万美元就没有那么饥渴,你受到的诱惑就没有那么大;

    第二,身边一群人的示范效应,你老爸、叔叔、伯伯会不断告诉你要往前看,你行的,你是很牛的,你的出息绝不仅仅是现在这些;

    第三,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你内心的理想、激情有更大的机会被点燃。

    可惜,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会出生在书香门第或者是财富世家,那怎么办?

    对,这就是这个世界留给每一个人的一道后门。你可以通过学习,通过认知升级,通过改变自己的大脑,通过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能,认识概率权,掌握概率权。

    要知道,这是我们脑子里发生的事情,虽然它千难万难,但是毕竟我们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资源,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它发生。

    注意最后一段话,与吴军的那篇文章道理是一样的:把努力放在你能控制、改变的事情上。

    李笑来《问答02 | 为什么你创造的“稀缺”没有价值?》

    很多进步其实多少都是有点反人性的,就像我们的成长过程,多半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

    但正因为如此,才显得那一点点“反人性”的努力尤为珍贵。

    我经常说真正聪明的人是那种“会创造共赢局面”的人。因为对自己好,这件事情天经地义,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如何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甚至愿意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而为别人创造更多价值的人才有可能不被淘汰。

    大多数人给别人创造利益其实是被动的,不得已的。大家不妨换个思路,主动去寻找为别人服务的机会,你能收获的东西多半会超出你的想象。

    换位思考能力?

    ……

    很多人会一味地追求“稀缺”,而忘记了只有被人需要的“稀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古典《知识变现有3条路径,最后1条人人能用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2个看上去不那么酷的知识变现方式:卖时间和投资,恰恰是最好的开始方式——通过知识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通过知识提高判断力。

    我们公司的一个小朋友肖公子,自己做着生涯规划方面的销售,同时持续地找他的客户做各行业的职业访谈,写成文章发表在公众号。断断续续,点击量一千左右——他会成为网红吗?根本不可能。

    但是他的职业有可能因为产生知识有巨大的改变——他的意向客户看完他的专业文字,会迅速产生信任,不再犹豫;他的老客户也可以转发他的内容,形成转介;他能通过访谈接触到各行各业的高人;他还可以用这段经历去给很多同行分享经验,创造更多机会。为自己以后做管理或转型做咨询师做储备。

    影响力会让你在圈子里出名——这会提高你的时间价值;也会带给你更多机会,这就需要你提高你的判断和投资的能力。

    持续做好了,选对了,就成为越来越高价值的人。

    这个故事也讲给你,这是90%的人最靠谱的知识变现之路。

    《正确说话策略:分析权力关系》

    正确的说话策略,是要分析场景里的权力关系,再来决定说话原则。

    最近有本新书叫《好好说话》,书里说,说话必须看语境。那怎么正确地分析语境呢?有一套通用的方法。这套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弄明白话语里的权力关系,才能判断清楚语境,再决定该说什么。

    从理论上来说,说话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影响别人的观念,你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的生杀大权。比如说美国总统大选辩论,虽然两位候选人唇枪舌剑,但他们心里都在想着选民,这场辩论中,选民才是真正拥有权力的人。

    这样来看,我们日常生活里大部分所谓的“说错话”,其实是没有搞清楚权力的归属,错误地理解了场景。那怎么判断话语中的权力归属呢?我们从说话常见的五个场景来分析,也就是沟通、说服、谈判、辩论和演讲。

    第一个是沟通,沟通是权力的流动。沟通的目的是要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要点是平等,要拉平说的人和听的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要避免冲撞。有的人在沟通的时候,喜欢用反问和追问,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步步紧逼,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这样即使口头上说服了对方,对方心理上也很难认同。

    第二个是说服,这时候权力在对方。说服就是把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到对方心里。很多人觉得,说服就是说到对方哑口无言,但这实际上是不尊重对方的自主性。说服的关键,是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我们想让他接受的观点,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

    第三个是谈判,谈判时权力在双方。也就是说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并且尽量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很多人以为谈判时只要真诚沟通就能共赢,然后软磨硬泡取得共识。这样做的时间成本太大,消耗不起。谈判时,我们需要把各自的诉求、目的摆在台面上,通过利益交换,尽快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第四个是辩论,辩论的权力在第三方。辩论的时候,双方都是在维护自己的立场,但是都没有决定胜负的权力。很多人认为,辩论只要压倒对手就是胜利,但是对手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只要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就好了。

    最后一个是演讲,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控制全场。很多人演讲时,刚上台就急着煽情或者是下结论,但是刚上台的时候还没形成话语权,煽情或者下结论不会有效果。成功的演讲者一开始三言两语,就能拉近自己和群众的距离,获得群众的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信息。

    不过,沟通、说服、谈判、辩论、演讲这五个说话的场景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比如演讲的终极瓶颈不在演讲本身,而是在于如何跟观众沟通,让观众产生共鸣。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是表达一些个人的观点,就变成了说服。但是在重大利益抉择的时候,说服就要升级成谈判,把问题摆在台面上来解决。一旦谈判陷入僵局,就需要引入中立的第三方来化解,也就转变成了辩论。而辩论也总会遇到说完论点、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这时候就要依靠表现力了,也就是演讲。

    在任何一个情景下,我们都应该先聆听和观察,收集足够信息,判断权力归属和场景,再调整说话策略的细节。

    《被废黜的国王》

    文/周国平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所以,从人的悲哀也可证明人的伟大。借用帕斯卡尔的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精神史看作为恢复失去的王位而奋斗的历史。当然,人曾经拥有王位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一个譬喻,其含义是: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我们当然可以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历史的进步,例如物质财富的富裕,但精神圣洁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维。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祭坛,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惟剩纵欲和消费,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易和争斗。它甚至不再是一座神庙,而成了一个吵吵闹闹的市场。事实上,不仅在比喻的意义上,而且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在今日中国,这种沦落为乌烟瘴气的市场的所谓神庙,我们见得还少吗?

    在一个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里,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在许多人心目中,“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空洞词眼。可是,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两个绝对不同的世界上。

    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由于被废黜,精神有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命运。然而,不论怎样被废黜,精神终归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在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这个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我愿把他们恰如其分地称作“精神贵族”。“精神贵族”曾经是一个大批判词汇,可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何其稀少!尤其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斯坦福经典演讲:别在不断的优秀里,最终走向平庸》

    威廉·德莱塞维茨

    我们中有太多人都把青春奉献给了四个字:“按部就班”。也许在别人眼中,我们也是“优秀”的代名词,而我们自己始料未及的是,在不断的“优秀”当中,我们却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平庸”。

    今天与大家分享美国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别在不断的优秀里,最终走向平庸。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感悟。

    你要做什么?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at?

    我的题目提出的问题,当然,是一个经典的面向人文科学的专业所提出的问题:学习文学、艺术或哲学能有什么实效价值?

    你肯定纳闷,我为什么在以科技闻名的斯坦福提出这个问题呢?大学学位当然是给人们带来众多的机会,这还有什么需要质疑的吗?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这里的“做”并不是指工作,“那”也不是指你的专业。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教育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让你学会你的专业。

    教育的意义大于上大学的意义,甚至大于你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所接受的所有正规学校教育的意义。

    我说的“你要做什么”的意思是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所说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规或非正规的任何训练,那些把你送到这里来的东西,你在学校的剩余时间里将要做的任何事。

    随大流容易,做选择难

    你是如何从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进入这所大学说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追求卓越。他们送你到好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你更努力地学习。

    除了在所有课程上都出类拔萃之外,你还注重修养的提高,充满热情地培养了一些特殊兴趣。你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参加私人课程。你用几个暑假在本地大学里预习大学课程,或参加专门技能的夏令营或训练营。你学习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数学、钢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个全能选手。

    掌握这些技能当然没有错,全力以赴成为最优秀的人也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这个体系遗漏的地方:即任何别的东西。

    我并不是说因为选择钻研数学,你在充分发展话语表达能力的潜力方面就失败了;也不是说除了集中精力学习地质学之外,你还应该研究政治学;也不是说你在学习钢琴时还应该学吹笛子。毕竟,专业化的本质就是要专业性。

    可是,专业化的问题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个点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东西都限界于此。真的,你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专业了。

    专业化的问题是它只能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

    当然,作为大一新生,你的专业才刚刚开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进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众多阶梯中的一个。再读三年大学,三五年法学院或医学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实习生或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总而言之,进入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轨道。

    你可能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律师或者公司代理人,再变成专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税收问题的公司代理人。你从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博士,再变成心脏病学家,再变成专门做心脏瓣膜移植的心脏病医生。

    我再强调一下,你这么做当然没有什么错。只不过,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这个轨道后,再想回忆你最初的样子就越发困难了。

    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钢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

    难怪年长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或许你从来就没有想过当心脏病医生,只是碰巧发生了而已。

    随大流最容易,这就是体制的力量。我不是说这个工作容易,而是说做出这种选择很容易。或者,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心脏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

    从你上高中开始,甚至初中开始,你的唯一目标就是进入最好的大学,所以现在你会很自然地从“如何进入下个阶段”的角度看待人生。“进入”就是能力的证明,“进入”就是胜利。

    先进入斯坦福,然后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再进入旧金山大学做实习医生等。或者进入密歇根法学院,或高盛集团或麦肯锡公司或别的什么地方。你迈出了这一步,似乎就必然会迈出下一步。

    也许你可能确实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你在上学期间全身心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拒绝了上大学预修历史课的美妙体验的诱惑,也无视你在医学院第四年儿科病床轮流值班时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要么因为你是随大流,要么因为你早就选定了道路,20年后某天你醒来,你可能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不是说在宽泛意义的事情,而是它对你意味着什么。 你为什么做它,到底为了什么呢。这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这个被称为中年危机的“有一天醒来”的情况一直就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创造新活法的能力

    真正的创新,是创造新的可能性,是创造你自己的生活。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或许中年危机并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让我告诉你们一个你们的同龄人的故事来解释我的意思吧,即她是没有遇到中年危机的。

    几年前,我在哈佛参加了一次小组讨论会,谈到这些问题。后来参加这次讨论的一个学生给我联系,这个哈佛学生正在写有关哈佛的毕业论文,讨论哈佛是如何给学生灌输她所说的“自我效能”,一种相信自己能做一切的意识。

    自我效能或更熟悉的说法“自我尊重”。她说在考试中得了“优秀”的学生中,有些会说“我得‘优秀’是因为试题很简单。”但另外一些学生,那种具有自我效能感或自我尊重的学生,会说“我得了‘优秀’是因为我聪明。”

    我得再次强调,认为得优秀是因为自己聪明的想法并没有任何错。不过,哈佛学生没有认识到的是他们没有第三种选择。

    当我指出这一点时,她十分震惊。

    我指出,真正的自尊意味着最初根本就不在乎成绩是否优秀。真正的自尊意味着,尽管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都在教导你要相信自己,但你所达到的成绩,还有那些奖励、成绩、奖品、录取通知书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来定义你是谁。

    她还说,哈佛学生把他们的这种自我效能带到了社会上,并将自我效能重新命名为“创新”。

    但当我问她“创新”意味着什么时,她能够想到的唯一例子不过是“当上世界大公司五百强的首席执行官”。我告诉她这不是创新,这只是成功,而且是根据非常狭隘的成功定义而认定的成功而已。

    真正的创新意味着运用你的想象力,发挥你的潜力,创造新的可能性。

    但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谈论技术创新,不是发明新机器或者制造一种新药。

    我谈论的是另外一种创新,是创造你自己的生活。不是走现成的道路而是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谈论的想象力是道德想象力。“道德”在这里与对错无关,而与选择有关。道德想象力是那种能创造新的活法的能力。

    它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是下一步要“进入”什么名牌大学或研究生院。而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同伴、学校、或社会想要什么。即确认你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迈向自己所定义的成功的道路,而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给你的生活,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给你的选择。

    当今走进星巴克咖啡馆,服务员可能让你在牛奶咖啡、加糖咖啡、浓缩咖啡等几样东西之间做出选择。但你可以做出另外的选择,你可以转身而去。

    当你进入大学,人家给你众多选择,或法律或医学或投资银行和咨询以及其他,但你同样也可以做其他事,做从前根本没有人想过的事。

    道德的勇气

    比想象力更难的,是按自己的价值观行动的勇气。

    道德想象力是困难的,这种困难与你已经习惯的困难完全不同。

    不仅如此,光有道德想象力还不够。如果你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独立思想者,你还需要勇气:道德勇气。不管别人说什么,有按自己的价值观行动的勇气,不会因为别人不喜欢而试图改变自己的想法。

    具有道德勇气的个人往往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他们和其他人对世界的看法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让别人对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感到不安全或无法做出选择。只要别人也不享受自由,人们就不在乎自己被关进监狱。可一旦有人越狱,其他人都会跟着跑出去。

    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一书中,作者詹姆斯•乔伊斯让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就19世纪末期的爱尔兰的成长环境说出了如下的名言:

    “当一个人的灵魂诞生在这个国家时,就会有一张大网把它罩住,防止它飞翔。你们跟我谈论民族性、语言和宗教。但是我想冲出这些牢笼。”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其他的网。其中之一是我在就这些问题与学生交流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自我放任”。

    “在攻读学位过程中有这么多事要做的时候,试图按照自己的感觉生活难道不是自我放任吗?”“毕业后不去找个真正的工作而去画画难道不是自我放任吗?”

    这些是年轻人只要思考一下稍稍出格的事就不由自主地质问自己的问题。更糟糕的是,他们觉得提出这些问题是理所应当的。许多学生在高年级的时候跟我谈论,他们感受到的来自同伴那里的压力,他们想为创造性的生活或独特的生活正名。

    你生来就是为了体验你自己的疯狂的:疯狂地打破常规,疯狂地认为事事皆有可能,疯狂地想到你有天赋之权去尝试。

    想象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吧。这是对我们个体,对道德,对灵魂的一个重要见证:美国社会思想的贫乏竟然让美国最聪明的年轻人认为听从自己的好奇心的行动就是自我放任。你们得到的教导是应该上大学去学习,但你们同时也被告知如果你想学的东西不是大众认可的,那就是你的“自我放任”。如果你是自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话,更是“自我放任”。

    这是哪个门子的道理?进入证券咨询业是不是自我放任?进入金融业是不是自我放任?像许多人那样进入律师界发财是不是自我放任?搞音乐,写文章就不行,因为它不能给人带来利益。但为风险投资公司工作就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自私的,除非它能让你赚很多钱。那样的话,就一点儿也不自私了。

    你看到这些观点是多么荒谬了吗?这就是罩在你们身上的网,就是我说的需要勇气的意思。而且这是永不停息的抗争过程。

    在两年前的哈佛事件中,有个学生谈到我说的大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人生决定的观点,他说“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早在中学时就已经决定成为能够进入哈佛的高材生。”

    我在想,谁会打算按照他在12岁时做出的决定生活呢? 让我换一种说法,谁愿意让一个12岁的孩子决定他们未来一辈子要做什么呢?或者一个19岁的小毛孩儿?

    唯一你能做出的决定是你现在在想什么,你需要准备好不断修改自己的决定。

    让我说得更明白一些。我不是在试图说服你们都成为音乐家或者作家。成为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者经济学家,这些都没有什么不好,这些都是可靠的、可敬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你需要思考它,认真地思考。我请求你们做的,是根据正确的理由做出你的选择。我在敦促你们的,是认识到你的道德自由并热情拥抱它。

    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分谨慎。

    去抵抗我们社会给予了过高奖赏的那些卑怯的价值观的诱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预测的、可控制的。这些,同样是罗网。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败的恐惧感。

    是的,你会犯错误。可那是你的错误,不是别人的。你将从错误中缓过来,而且,正是因为这些错误,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由此,你成为更完整和强大的人。

    人们常说你们年轻人属于“后情感”一代,我想我未必赞同这个说法,但这个说法值得严肃对待。你们更愿意规避混乱、动荡和强烈的感情,但我想说,不要回避挑战自我,不要否认欲望和好奇心、怀疑和不满、快乐和阴郁,它们可能改变你预设的人生轨迹。

    大学刚开始,成年时代也才刚开始。打开自己,直面各种可能性吧。这个世界的深广远超你现在想象的边际。这意味着,你自身的深广也将远超你现在的想象。

    阅读笔记:很多人会一味地追求“稀缺”,而忘记了只有被人需要的“稀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很多人会一味地追求“稀缺”,而忘记了只有被人需要的“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yx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