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有一段骇人听闻的不伦之恋。
那个年代,没有一夫一妻制,男人三妻四妾的说明家境好,是富有的象征。
朱见深皇帝的家境当然是全天下最好的,他后宫佳丽三千,远超三妻四妾的数量标准。
皇帝和宫女的爱情故事,朱见深肯定不是第一个,这种关系一般不用经过双方家长同意,也没必要花时间多了解加深感情,宫女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已是祖上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之所以被历史学家定义为“不伦”,前提肯定不是他俩的身份,而是他们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加剧了后宫的混乱程度甚至对于整个朝政的影响。
万宫女是孙太后的亲信,她十九岁那年被太后派去保护两岁就被立了太子的朱见深。
在朱见深的成长历程中,万姑姑是唯一可以依靠和带来安慰、日夜守候在身边的人。
朱见深两岁时危机重重,五岁时被废了太子的身份赶出宫去,一举一动受当权者的耳目监视,稍有不慎,朱见深极有可能从废太子变成童年早逝的太子。
后来朱见深的父亲官复原职,历经万难后又当回了皇帝,朱见深也回了宫。
十八岁便子承父业,顺利当上了皇帝,而三十五岁的万宫女自然还陪在皇帝身边,成了他的万妃,是他最爱的女人。
让后宫那些正直妙龄的女子们不能理解的是,这个已近不惑之年的万妃竟然得到了来自皇帝的大部分宠爱。
这些人当中属吴皇后最为愤怒,所以她用行动来抗争,找人用木板代替双手给万妃按摩腰身以下部位,结果是刚当了一个月皇后就要下课了。
皇帝自顾自宠爱着万妃,根本不理会大臣们提出的什么收回成命不惩罚皇后的劝告。
终于,37岁高龄的万妃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小孩就是以后皇位的继承人,事与愿违小皇子第二年就生病夭折了。
皇帝倍受打击,但依然宠爱万妃,下面的大臣却很着急。每天守在这样一位过了生育年龄的妃子身边,恐怕要找不出继承人。
奇怪的是,宫中其它妃子也没有任何怀孕的迹象。皇帝不会想到,万妃还有一副他不知道的面孔,她逼迫后宫所有怀上皇帝孩子的人一律堕胎,自己生不出来也不让别人生。
直到广西的纪姑娘入宫当了仓库管理员。
她并没有像其它宫女那样见了皇帝的反应是:一颗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和一句话说不出来。她神情自然,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这引起了皇帝的极大兴趣,并且直接临幸了。
后来的事情,就是纪姑娘怀孕了,当然也传到了万妃的耳朵里。她派宫女去逼迫堕胎,结果宫女说纪姑娘只是生病,并非怀孕,孩子就这样躲过第一劫。
怀孕到了临盆,婴儿的啼哭是万妃恨之入骨的声音。她派了一个叫张敏的太监去溺死那个小孩,结果张敏没有按万妃的意思去办,而是把小孩转移到了宫女和太监的住处安乐堂。
张敏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门的太监,做出了无数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
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良知。
安乐堂相对安全,他们遇到的难题就是收入太低养不活这个孩子。多亏了前任吴皇后的接济,不管她当时的动机是否单纯,孩子总算养活下来了,直到五岁和父亲相认,就这样躲过第二劫。
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参与并破了一项记录,在后宫中可以做到五年不走漏风声,让一个孩子安然无恙地长大。
在那个权谋斗争激烈的宫中,就算父子相认也不意味着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后来还是周太后出面护住孙子,让他住到太后的仁寿宫才避免了更多的阴谋发生。孩子就这样躲过了第三劫。
这个饱经苦难幸存下来的孩子,就是后来是弘治皇帝朱祐樘。
他的幼儿时期都是在那些以文盲居多的太监和宫女的保护和照料下成长起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善良与职业和学历都无关。
他之所以能活着,是很多人随时面临生命的威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的。
他没有辜负那些有良知的人们的殷切期望,做了一个好皇帝,是一代明君。不仅改正了父亲留下来的各种错误,还开创出属于他那个时代的兴盛。
当他大权在握之时,面对仇恨,他选择了宽恕。他宽恕了那些伤害过他的人,并不是软弱,而是因为他懂得很多万妃不明白的道理。
万妃也并非十恶不赦的坏人,她被嫉妒的火焰彻底烧毁了理智。朱见深已然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能容忍任何人把他抢走。
可惜她那个年代没有心理学来剖析和引导自己的行为,不然也不至于做出那么疯狂的举动。
如果一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就是最想知道的人不知道,除了他人不想八卦多事以外。
那么更大的原因可能是这个人知道后会对整件事情造成的破坏性太大,人们不愿意看到那样的结局。还有就是孩子的天真无邪和每个人想要让他活下去的意愿超过了一切迫害或是邀功领赏。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真实的史实,是发生在以争宠夺名、勾心斗角闻名于世的后宫中的史实。
在这里,人们放弃了私欲和阴谋,关键时刻保守了这个秘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善良的力量。
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书写的永远都是权谋斗争、阴谋诡计的游戏,令人厌倦到了极点。
这件事却是个例外,它真正地打动了我,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