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句话,我想了一星期

作者: Mr绍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1-17 23:08 被阅读125次

很惭愧,断更了一星期,写作这半年来头一次断更一星期。

断更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年终比较忙,又加了看书和做PPT的计划,所以时间变少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几句话没有想清楚,不知道应该如何下笔。

这三句话有的是我从别人那里听的,有的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今天跟大家来说一说。

1、量不大莫谈体系

这句话是剽悍一只猫在分享的时候说的,听完之后觉的很有道理,但是还没有到非做不可的地步。

易仁永澄老师说的更直接,如果你的目标是看100本书,写100篇读书笔记,那还不如不写读书笔记,看200本书。

我看书喜欢记笔记,然后把笔记整理写读书笔记。我一直觉的这是一种很高效的学习方式。但现在我却觉的这个方法未必是最好的。

我们常说记笔记的最高境界是看到一个观点能对比其他人的观点,借鉴其他人的例子来看待这个观点,所以会读书的人经常把书本写的满书都是批注。

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首先得有大量的阅读,得先知道有这些观点,有这些例子,不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联想呢?

这就像打地基一样,是选择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打的尽量深,还是选择先圈一个大的范围,然后再慢慢的往下打。

不同的选择会造成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一种在前期的时候默默无闻,但是可以厚积薄发,另一种前期进步比较快,但却很容易出现瓶颈,成就有限。

那如何读呢?

易仁永澄老师把阅读分为四个级别:
入门级:读书在0~200本左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积累;
初级:用分析阅读完成一定量的经典书籍阅读;
中级:并行输入,快速获取书本知识;
高级:输出。

所以,2017我准备用一年时间试一下。

2、什么样的内容会有未来?

其实像这么大的问题,是没有我什么发言的机会的。但我毕竟是写干货类的文章,我也想知道干货类文章有没有未来?所以就说一说我最近的体会。

未来的内容竞争其实就是注意力以及时间的竞争,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24个小时,不会因为内容变多而增加。所以对于用户而言必然会有选择,那么哪些内容会被用户优先选择呢?

答案就是那些能节省用户时间,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和那些可以让用户消磨时间的产品。价值类的比如,教人们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教人们如何学习的;让用户消磨时间的比如,动人的故事,笑话段子,新闻。

所以说单纯的干货文是走不远的,得把干货变成一个产品,一个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那消磨用户时间的内容应该怎么走呢?我又不想说段子,说新闻。

秋叶大叔告诉了我们另一个方法,那就做一个有血有肉的自己。读者在很多时候关注的未必是事情,而是人。

比如秋叶大叔在2016年的时候申请了公众号,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大叔的生活。我就很喜欢这个公众号,有感动的,也有逗比的,很真实。

这总感觉就像明星跟粉丝一样,我们为什么喜欢明星?是因为明星厉害吗?当然不是。我们之所以喜欢明星是因为明星在某一方面跟我们很像,另一方又比我们厉害,所以我们喜欢他。

这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啊。所以我在前几天我偷偷把公众号的介绍从原来的干货学习方法改成了,”说好听的故事,讲实用的干货“,我希望我不仅可以带来一点价值,还可以跟你们坐着聊聊天。

3、刻意练习要如何操作?

前几天女朋友问我刻意练习是什么意思,我巴拉巴拉讲了一通,没讲明白。然后我就开始举PPT的例子,举着举着,突然就发现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具体操作。

我学PPT三年了,只学过秋叶大叔的课程,做了挺多的PPT。但即便是这样,我也很多地方不明白应该如何训练。比如字体,我每次配字体都很纠结,怎么配,有哪些常用组合,这些我就不知道。

我接触了这么久的PPT,我都不是很清楚如何刻意练习,如果是不懂的行业,想要刻意练习就更难了。

《刻意练习》这本书说了刻意练习必要的三个条件:
1.有系统的训练方法;
2.有老师的教导;
3.有即时的反馈;

但是要这三个条件都满足其实是很难的。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名人的方法进行练习,或者直接报老师的大腿,多请教别人,多看书。

比如剽悍一只猫就分享过他练习演讲的办法,自己录下来看,再一点点纠正。我们照着做就好了嘛,跟着牛人学总比我们自己要来的轻松。


END

相关文章

  • 这三句话,我想了一星期

    很惭愧,断更了一星期,写作这半年来头一次断更一星期。 断更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年终比较忙,又加了看书和做PPT...

  • 创业初期找人脉,记住三句话,把握一个原则

    想了解普通人逆袭的方法请关注我,点赞并在评论区联系我。 记住这三句话:初期寻找强关系,发展寻找弱关系,没事别找没关...

  • 这顿饭让我想了很多

    今天是老爸的生日,前两天征求了老爷子的意见,问他想吃什么?昨天给我发了微信,告诉我去他家附近的饭店,要点的菜也写好...

  • 30

    今天我30岁了,这个开始好奇怪,想了一堆的话,最终在微信上也就草草两三句话。

  • 做人要知福惜福

    德薄而位尊、智少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我的备忘录里就录着这三句话 每当我纠结时,我就用这三句话安慰我自己,安然接受命...

  • 2018/7/14任务

    我最常说的三句话: 1.你不懂。 2.我头疼。 3.我不想说话。 (我没有想到会是这三句话,这么尴尬(´இ皿இ`))

  • 爱,不是希望和控制

    自从分享了三句话的练习得到封老师的醍醐灌顶般的反馈后,我这三天一直谨记,这三句话——“甜宝,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

  •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行动性思维 区别一下以下三句话的区别: 1、我想要减肥 2、我真的要减肥 3、我一定要减肥 这三句话说出来以后,背...

  • 我从《论语》看学习

    关于学习,我对《论语》里的三句话非常认同,我觉得这三句话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非常有意义。 1、学而时习之。 ...

  • 我想了

    我想了 想起你温暖的笑 就像那清风拂面 柔柔的软软的你 我想了 想念是一味毒药 盗窃了我的热情 就像那飞蛾扑火 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三句话,我想了一星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ye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