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2 便签实践4/4By冁然 #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借助青蛙,进入心流
阅读原文
心流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达成目标。这时候没有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我们把它称为“心流”。
——积极心理学大师 米哈尔·希斯赞米哈伊
许多人都幻想过工作像玩电子游戏那么开心吧?玩电子游戏使人开心的原因很多,但是大多数电子游戏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非常容易使人沉浸其中,有一定挑战性,不会因为过于轻松而乏味。
吃青蛙的一个好处就是,借助挑战激发我们兴奋投入的工作状态。英文中有一个单词flow,中文译作心流,指的就是这种人们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会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我们每天早晨集中精神,把最难的部分推动起来,通过吃大青蛙获得充分的“工作兴奋”,就像汽车的引擎被发动起来,我们的动能得以持续积累,一天的工作反而越做越轻松。
进入心流状态四步法:
step1:热身时间
先做一些容易的工作,轮替一下不同的小事,这就好像典礼开始时的暖场。
step2:专注青蛙
进入每天最重要的事(吃青蛙)本身。别忘了一口一口吃的技巧,心如止水,顺流而下。
step3:适时休息
记得要在疲倦之前休息。我在后面的章节会讲到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使我们每25分钟就有一次休息的时间
step4:每日检视
我会在第二天早晨写日记检视,从检视中找出哪些做法可以改善,下次要吃类似的青蛙时,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一个轮子,推动时最费力,一旦转动起来往往就轻松多了。每天早晨我们开始工作时也面对同样的过程。如果因为畏缩情绪,迟迟无法开始,只会挫伤自信心。如果提起一口气,把最难的部分推动起来,通过吃大青蛙获得充分的“工作兴奋”,动能得以持续积累,反而会越做越轻松。
每个开始练习“吃青蛙”的人都会渐渐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实用的方法,也是一个克服心魔的过程。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发现——挑战最难的事情,正是生活中最有趣的部分。
讲解引导
这是讲通过吃青蛙激发挑战兴奋而进入心流状态的小技巧。
关键词:吃青蛙 心流体验
在一个大项目被分解之后,就成了一个个真正要啃下来的硬骨头。一般来看,吃青蛙是最容易被认为是整个项目中最难的部分。那当然啦,要是分解下来的任务都能够完成,那项目不就完成了吗,我们也就不用苦恼了。关键不就在于,那些任务真的很麻烦、很不想动手去做嘛?所以作者也用了“吃青蛙”这样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完成具体子任务的困难之处。
事实上,要完成吃青蛙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相反,如果我们借用有效方法,吃青蛙反而会成为我们在生活中难得体验到开心和乐趣的好机会哦。那是什么好方法呢?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生活中最容易让我们体验到开心和乐趣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电子游戏。目前中国的游戏玩家已经是几个亿了,并且这个数据仍在以毫不迟疑的趋势攀升。为什么玩游戏这么容易让人体验到开心和乐趣呢?
玩游戏让人开心的原因很多,但是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游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于容易使人沉浸其中,且具备一定挑战性,让你欲罢不能。这就是一种心流体验。
什么是心流体验?
书中有几个描述:“全神贯注、达成目标。”“喜悦体验,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玩游戏容易让人沉迷,工作却让人感觉乏味,这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工作像游戏一样让人沉迷其中,还能获得开心、幸福的体验呢?那样我们不就既开心还能赚钱了吗?听起来比打游戏更有价值哦。
作者给出了一个好方法:借助吃青蛙,激发你的挑战欲望,让你兴奋的投入到工作状态,犹如在电子游戏中做任务一样,让你专注其中,不知疲乏,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才是真正让你爱上工作的法宝呀!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具体操作步骤。
进入心流的步骤:
第一,热身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仿佛等待典礼的开场,犹如重大活动之前的仪式习惯。
第二,专注青蛙。吃青蛙本身需要高度专注,专注项目本身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必要前提,也是获得心流体验的奖赏。
第三,适时休息。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在疲倦之前的休息,是将休息放到了战略层面来对待。这也是工作游戏化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四,每日检视。作者很谦虚的说,每日检视是为了下次改善,我却认为这里更大的功效是在于获得积累的成就感,是看到自己有所成果的胜任感。
虽然我们已经说明了操作步骤,但是似乎哪里还有问题。
对于一个爱独立思考的你来说,可能心中依然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借助吃青蛙这种方式就可以进入心流状态?
获得心流体验的吃青蛙方式对我的工作来说有什么好处?我不用专注方式,改为用零碎时间来解决子任务与专注吃青蛙并能获得心流体验的方式来工作到底有什么区别?
第一个话题:借助吃青蛙会进入心流状态。
借助吃青蛙,可以让我们专注于某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子任务本身,这将有助于你借助挑战而激发我们身体的兴奋状态来投入工作当中。有一定挑战性,过程专注高效,任务完成有成果反馈,这个过程就与玩电子游戏的激发心流的核心过程非常相似,当然也就容易让你进入心流状态的啦。
第二个话题:专注吃青蛙进入心流有什么好处:
完成工作的满足感:子任务完成获得成果,当然很满足。
心流体验的幸福感:让工作像游戏般开心,有趣。
提高效率的成就感:专注完成任务,提高效率,成就感爆棚。
第三个话题:零散时间解决子任务对比专注吃青蛙有什么坏处:
分开多次启动任务:费时,低效。
零散执行任务:可能遗忘,完不成,无成果。
不专注完成任务:就是平常完成工作,没有辛福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完不成子任务:无成果,无成就感。
联系经验
比如昨天写拆页便签,就是用零散时间来写的,早上6:30写了一阵,中午11:50开始写了一阵,写的好痛苦,感觉马上要放弃了。这就是用普通的方式而非采用吃青蛙的方式来做任务,自己没有进入心流,靠意志很难坚持。
规划应用
今天看到这个拆页立马有来精神,以后可以用起来。我也想采用这种方式,用吃青蛙的方式写便签还能进入心流状态。
明天写便签时,我要这样做:
第一,先做好热身:杂事完成,收拾停当,拿出书,准备好笔和A4纸,准备开始写便签。
第二,专注青蛙:提前将便签拆分成几个工序,早上只做其中一个工序,大致估计任务用时在可控范围内,过程中高度专注,解决工序。
第三,适时休息:做完一个工序,离位休息至少三分钟,再考虑是否进入下一个工序,如此类推。
第四,每日检视:将每天的工作成果记录在晨间日记中,每日回顾。
网友评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心流和青蛙,本身是两个大概念。有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就叫做心流。所以,建议你只讲青蛙,稍微带过心流。
二、这个和前面的“冰山”有点近似。连续出现,你自己要注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