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新新家园诗酒趁年华
读史手记-通俗历史写作向何处去?续

读史手记-通俗历史写作向何处去?续

作者: 一篇读罢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8:17 被阅读106次

    引言:前文读史手记-通俗历史写作向何处去?已就通史写作略做分析,本文是案例分析,就若干种畅销的历史书籍的写法作一探讨。

    读史手记-通俗历史写作向何处去?续

    一通史体例:

    1张荫麟:中国史纲

    关于此书,我曾经在拨云见日|18家通史得失集评一文中写道:此书为张氏应当时教育部计划出版高中历史教材之邀而写。草创未就,卢沟桥事发,迁延五年,张竟逝世,其书亦止于东汉。天不假年,使吾辈不得观东汉以下风采,惜哉!今观其书,其得有三。先立著通史之标准,然后借哲学革新理论观念与思维方法,助以社会学来认识历史上的社会构造与变迁,一也;全书无冗繁之引文考证,但又融会前人成果,以说故事的方式讲述,可谓深入浅出,二也。文笔流畅,匠心独运,三也。其失有二:起自殷商而不言古史,不得以而讫于东汉,年代未包古今,一也。无图无表副之,二也。后又写并不遥远的绝响,读张荫麟中国史纲一文专评。

    2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这本书的写法值得借鉴,用几个核心概念来贯穿欧洲历史。所谓极简,是对具体史实的省略精简,在整体把握上强调历史走势。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著作。《厚黑学》《潜规则》《兴盛与危机》等书弊在对中国历史核心概念的提炼不当。参看改头换面的厚黑学,读潜规则

    二断代体例:

    1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此类属于全部断代。毋庸置疑,《明朝那些事》开创了“那些事”体。其写作特点是“本书+衍生品”模式,《明朝那些事》在史料上依据《钦定明史》,在语言表达上,改文言为白话,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一遍。但是过去口语和段子化的表达,读多了容易腻。

    2森林鹿:唐朝穿越指南

    此类属于专门断代。摆脱了《明朝那些事》的政治史倾向,而注重社会生活史,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特点是细致,也是用今天的语言来讲,并参考了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是黄一农e-考据方法在通俗历史写作的成功实践。

    3林嘉文:当道家统治中国

    此类属于部分断代,即挑去断代的某一部分。《当道家统治中国》选取的是文景之治,而赵益《日落九世纪》选取的是唐朝后期。林嘉文的写法是:史料+他人学术成果整合+文笔。赵益的写法是:史料+自己读史心得+文笔。就中青年作者而言,林嘉文的写法更容易复制。

    4李开元:秦崩楚亡

    此类属于易代之际。李开元选取的是秦末汉初这段历史,写作特点是:史料+自己的研究+学术成果的吸收+实地考察+史观。在这里题材中,能够全部具备以上特点的著作不多,故以其为例。缺点就是这段历史的史料太少,很多细节问题都是推论,无法确证。易中天《品三国》是汉末三国一段,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辨析《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其成功在于借用了三国这段广为群众熟知的历史话题,以及电视媒体的传播。顾诚《南明史》的写作特点是:史料+自己的研究+学术成果的吸收。在史观上,仍然延续马列术语,但实质上并未套搬。我写过书评,参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研究大明

    三事件体例: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此类属于“年号+某年”体,黄仁宇开创了这一体裁。其特点是:1为人忽略的年份,2在这一年份下他把帝国的各个方面以人物为核心考察了一遍。也就是说,黄仁宇虽然写的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但实际写的是明帝国的结构性问题。后续者并未领会这一体裁的精髓。如余同元《崇祯十六年》,这一年份本就为人所习知。稍得其精髓的是高王凌《乾隆十三年》,但具体的整合没有黄仁宇自然。此书书评可看温故一五八七,读万历十五年

    2谭伯牛:战天京

    此类属于“还原体”,太平天国的事被官方史学钦定,在此框架下曾国藩等人的平定过程不为大众习知。本书的叙述主题就是被压抑的曾国藩一方。写法上:史料+学术成果吸收+自己的叙述。对晚清史熟悉的朋友会觉得他没写出啥新的东西,但对一般读者此书提供的历史信息量仍很巨大。围绕某一事件来叙述,最重要的是作者提炼出“战天京”这一概念化的词汇。

    读史手记-通俗历史写作向何处去?续

    四总结:

    以上数例只是挑选代表性的著作为例,就历史的写法上,还有很多尚待开创的体例,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如何找到和挖掘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历史主题,然后以此为起点层层展开。这考验作者的洞察力。(更为详尽的分析,可与本人私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手记-通俗历史写作向何处去?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ic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