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旗
六十二岁的段启梅,昨天被一位经常联系的老同学拉进了一个“同学群”。这个老同学告诉她:“把你拉入这个群,就是让你给凑个人数。你平时去群里参与什么互动,仅仅往群里发个早安晚安就行了。”
段启梅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入群了。她以前已经退了几个群,只因那些群的头儿,是靠建群“捞金”的。
进了这个“同学群”后,段启梅发现,群里共有三百多人,她仅仅认识十几个,都是小学同学和中学同学。其他的人,都不熟悉,原因可能是,多数人在微信里不使本人真实姓名,而使用一些网名。让她有些好奇的是,有的人用的网名让人很费解或莫名其妙。比如:“猜猜我是谁”、“神秘的我”、“从来不服”、“混的不明白”、“将就着活”……
也许这就是“人各有志”吧?给自己起个有啥寓意的网名,全凭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而已,别人是不必干涉。反正这个“同学群”的群员,差不多都是六十左右岁的人了,只要每个人过的开心如意,叫啥网名无所谓的。
段启梅入群不到三天,群主就发了个去某某地游玩的“群公告”。公告里说,本周日,群里组织大家去本市郊外的一处乡村景点一日游活动,费用三十五元。内容就是畅游农家院、野外景色拍照、采摘山野菜,还有中餐后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段启梅很想参加这次郊游活动,可她又一想,这次活动选在星期日,她要帮女儿照看一天外孙子,因为前天女儿来电话告诉她,周日和同学有个聚会,不能带孩子去。
既然答应女儿了,就没有时间出去参加群活动了,只好等以后有活动时再参加吧。
就在周日的当晚,拉段启梅入群的那位同学,在微信私聊中告诉她说:幸亏你没去呀,那个郊外“农家乐小院”,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切景点都是人工修建的。比如,树上绑的是塑料假花、“小溪流”是个臭水泡子;午餐吃的炖酸菜有一股烂菜帮子味、牛肉烧萝卜仅看见几粒牛肉丁儿……后来,我听人说,这个“农家乐小院”是群主的一个乡下亲戚开的。很明显,这次郊游,就是去“捧场”和照顾人家的生意。之所以活动质量不高,是费用上存在着“偷工减料”的因素……
段启梅听后,马上想起了,以前她微信里的一些群,也都是以“中老年休闲游玩为主的”。这些群员基本上都是五十多岁,几乎都是退休人员。有多个群每个月都组织游玩活动,而且都需要交纳费用。她和群友多次参加了活动,玩的也可以的。就是觉得活动搞得有频繁了,有时一周多达三次,几乎两天就有一次。这仅仅是去本市内的活动;还有去外省区游玩的活动,每年也达三四次。
后来,段启梅退出几个这样的“游玩群”。原因是:这些“游玩群”的群主,是自己有劳酬收入的。她们名义在活动收费上讲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际上,每次活动后都有一些“剩余价值”,处理结果:群主、副群主和群管按比例分掉了。
段启梅亲眼所见,有一位“游玩群”的女群主,干了两年后,竟然买上了一辆十几万元的轿车……可见,这个群的“游玩活动”该有多么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后来,段启梅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凡是群里有什么“游玩活动通知”时,就有十几个人“雷厉风行”的报名,其速度与激情无人能比!而且总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
她明白了,这些人是“托儿”,她(他)们与群主的关系很铁的。原来,这些人早已和群主达成了共识:不管能不能按时参加活动,但要“主动”和“踊跃”报名。已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根据“按劳分配”,凡“出色完成任务者”,将在收费上给予一定的照顾的。最低的要求,就算你这次活动不想参加了,但,也要“积极的报名”,做到“一托到底” ,确保让群主满意……
这一次,段启梅又要退群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