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家珍之六|完结篇

作者: 雨人的伞 | 来源:发表于2021-09-20 08:06 被阅读0次

今天是面食家珍系列的最后一篇,其实还有很多面食可以写,可我不想继续耽溺于美食,毕竟“风花雪月诗酒茶”更适合行文。

最后一篇写点有趣的吧。

1.羊杂割

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点担心会不会有读者看到此处就直接关掉,哈哈哈……羊杂割就是羊的内脏,我后来漂泊异乡才知道很多人谈此变色。

可这道美食在我们当地确实是非常有代表性,晋北的早晨,特别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羊杂割配油条就等于人间美味。

羊杂割就是用羊的内脏,羊血、炖土豆粉条,羊杂的汤浓香配爽滑的粉条,再加很多辣椒。吃的时候喝一口汤吸溜一口粉条。在此刻饿着肚子写美食的我,想起来就垂涎三尺。

后来离家在异乡生活,这里也有羊肉汤,在这个海滨城市,好像一切味道都在追求极致的”鲜 ” 这对我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味觉,好在习惯了随遇而安的我,慢慢也接受了鲜美的味觉。 这里的羊肉汤是用羊骨加羊肉熬出来的,汤很白很稠,吃的时候自己加盐、胡椒粉、葱花。

比较两地的羊肉汤,就会感受到塞北人性格中的奔放、热烈,和海边人的怡淡,我更喜欢塞北的羊杂割,喜欢淋漓畅快的感觉,因为含蓄隽永实在太累。

2.猫耳朵

猫耳朵这种面食和陕西的麻食差不多。这种用大拇指搓出来的面食样子像小猫的耳朵,顾名思义叫猫耳朵,很萌的名字。

我在想象可能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大雪封户,我们的祖先出不了门,大概是各种面条已经吃了个遍,实在想不出要吃点啥了,看着地上一只长着圆耳朵的小猫,灵感迸发,于是就发明了猫耳朵, 此处纯属杜撰哈。

猫耳朵一般是用荞面,或者是白面来做。可以做捞面卤子吃,也可以做成汤面。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帮着母亲做猫耳朵,把荞面揉成条,用手指掐下一小块,用大拇指在面板上一搓即可。

3、搓鱼鱼

塞北地处黄土高坡,远离大海,连条小溪小河都是稀罕。所以想象不出来咱老祖先是怎么发明了搓鱼鱼,也许是出于对海河的向往,对鱼的遐想。

搓鱼鱼一般是用莜面,或者是白面来做,我更喜欢吃莜面的。搓鱼鱼一般是烩着吃,五花肉、土豆、豆角、胡萝卜一起烩,有时也会做成炝锅汤面。

这道面食的做法很简单,小小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掌根搓,很快两头尖,中间鼓圆的鱼鱼就做搓好了。 小时候,我觉得搓鱼鱼很有意思,在那个没有玩具的年代,除了玩泥巴,女孩子帮母亲做饭也算是一种玩乐了。

我的面食家家珍系列终于完成,如果你有机会到我的故乡去旅行,一定要吃吃当地的面食,每一顿都吃不一样的,如果你担心长胖(这确实是个问题),也可浅尝辄止。

相关文章

  • 面食家珍之六|完结篇

    今天是面食家珍系列的最后一篇,其实还有很多面食可以写,可我不想继续耽溺于美食,毕竟“风花雪月诗酒茶”更适合行文。 ...

  • 面食家珍之五|凉粉

    好像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故乡小吃,比如北京的驴打滚儿,天津的麻花,我最爱的小吃一定是大同凉粉。 每次...

  • 面食家珍之四|河捞面和抿面

    最近几天我掉进一大碗面条里不能自拔,简友若安山给我评论:一方水土养一方干饭人。我想象自己是贾玲,每天捧起一大碗,面...

  • 面食家珍之二|手擀面

    关于手擀面,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今天为了家珍系列再写一次。 也不知道因何而起,也忘记了是从何时起,在我心目中,“妈...

  • 面食家珍之三|刀削面

    【文字家园】 我是吃着刀削面长大的,所以于我,刀削面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结,是家和乡愁,是过往岁月的味道,它已...

  • 面食家珍之一|豆角焖面

    我是土生土长的晋北人,面条和醋已经深深刻在我的灵魂里,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饿了,一碗汤面对我来说胜过山珍海味,连汤...

  • 面之魂

    中国是世界面食之根,谈到面食,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山西。如果来山西旅游不尝尝面食,就等于没到山西,面食也就成...

  • 家庭教育36计之六

    家庭教育36计(之六)完结篇 悦纳计——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长处,那就会出现...

  • 完结篇《辩论》准确地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问题

    第20篇个人职场成长小日记之读书笔记1165字 | 7分钟只字不差阅读 今天写第六章的内容,也是本书的完结篇。“辩...

  • Android自定义控件进阶08-PathMeasure详解

    可以看到,在经过 Path之基本操作 Path之贝塞尔曲线 和 Path之完结篇 后, Path中各类方法基本上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食家珍之六|完结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s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