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仁嘉保送本校继续读研,研究生寝室里也比原来安静很多。原来一屋子7-8人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3人一屋的小环境有种温馨的感觉。每个人还有一张书桌,上面有书架的那种,晚上可以安静的坐在书桌前看书、看文献、做功课。
本以为读研究生了就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没料到去教室上课的机会还真不少。英语、数学、专业课,感觉好像是本科新生,上不完的课。实验室只是偶尔去一次,去看看师兄们在忙什么。第一学期基本上和本科生一样,以教室上课为主。
到了第二学期,那就是以实验室为家。卢仁嘉的导师一届就只招一名弟子,可以说是一脉单传。卢仁嘉刚进入课题组,遇到准备离校的大师兄。研三的二师兄接过大师兄的班,忙着补实验写大论文。在实验室里的主角就是三师兄。其实课题组里的这些师兄他早就认识,在做毕业设计时就已经很熟悉,对这个直升的小师弟也格外照顾。如今进了课题组,也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但由于实验装置、设备有限,他也只能以查阅文献为主,偶尔试试自己的想法。
在第二学期,实验室里人会更多,课题组每年还有培养毕业班学生的任务。去年就是二师兄带卢仁嘉毕业设计,今年就是下一届的学生。卢仁嘉平日不爱走动,对自己的下一届学弟学妹有些什么人之类都不清楚,女生的妍媸与否都与他无关。今年三师兄带的毕业生是一个女生,吴同学,属于那种活泼可爱的那种女孩。三师兄平日里话语不多,看到女生有点木讷,比卢仁嘉还要不善言辞。让他指导吴同学毕业设计,到最后几乎变成卢仁嘉的业余爱好。去年他自己做毕设也没有怎么费劲,今年这位吴同学似乎更让她上心。
吴同学似乎也觉察到些什么,名义上三师兄是她的辅导老师,其实辅导她的是卢仁嘉。卢仁嘉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好为人师的品质,遇到有人向他提问总有一种回答的冲动。走在外面遇到问路的,他也总会热心指路,甚至陪人家走上一段。天生一副热心肠!但这个热心肠有时也会徒生烦恼。
时间一长吴同学看卢仁嘉的眼神也有点不一样,做实验遇到问题时,实验室里他的辅导老师,三师兄也在场。可只要卢仁嘉在场,她就不会找三师兄,径直找卢仁嘉。一点也不给三师兄面子。一来二去,三师兄私底下就对卢仁嘉说,吴同学以后你管吧,我没法管。
这怎么行,三师兄话那是带着嘲讽的意味。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卢仁嘉也听出了画外音,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自此以后,进入实验室,只要看到吴同学在他就转身到图书馆看文献。如果实验室里三师兄和吴同学同在,他才会进入实验室。遇到吴同学问问题,他也开始推托。吴同学也是一个聪明人,既然卢仁嘉不回答,干脆她也不问了。找机会问卢仁嘉问题,还是有办法的。女孩子的心眼就是多啊。
到了本科生毕业设计,从上午做实验一直到晚上那是家常便饭。卢仁嘉都研一下学期,不可能不进实验室做实验。白天他没有机会,到了晚上还是有空的。尤其到了本科生毕设实验到了尾声时,晚上的实验室里就剩下他一个人在忙碌。本科生也到了写大论文的时候,但遇到问题也在所难免。
吴同学了解卢仁嘉的作息习惯,白天不到实验室,到了晚上她和同学结伴同到实验室来,找卢仁嘉问这问那。此时的卢仁嘉还能怎么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呗。但卢仁嘉的心里位置摆的很正,丝毫没有那非分之想。至于女生怎么想,他也不去劳神揣测。
卢仁嘉的毛笔字写得还算可以,吴同学的毕业答辩的海报,红底黑字,还是卢仁嘉的大作。挂在学院大楼的厅里,还真的有点鹤立鸡群,醒目的很。
毕业了,吴同学也离校了。还专门到实验室向卢仁嘉他们告别,在她的眼神中似乎有些许期盼,好像还带着点怨恨。卢仁嘉就这样“没心没肺”的挥手再见。三师兄心里可是如明镜一般,只说了一句,卢仁嘉,你是个傻子!
2020.9.8晨起匆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