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家庭教育教育
小细节•大习惯|一位班主任的教学观察反思

小细节•大习惯|一位班主任的教学观察反思

作者: 壹陶然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0:21 被阅读0次
习惯与品质

总结班级里各方面比较突出(这年头不光光看学习哦)孩子们身上具有的共同特点,或许,从这些细节表现中,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会有一些启发。

身体言行

坐姿

不管是听讲还是读写,坐姿端正的孩子往往是学习上专注的。之前国外有专家专门研究过坐姿对一个人的专注力影响。且不说专家之言,我们大人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坐姿端正与态度上的关系。如果你在和某个人谈话时,你坐姿端正,说明你很重视这次谈话,或者这个人在你心中的地位比较高的。

如果孩子趴着上课或者写字,倦意就会袭来,专注度就会下降。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坐姿有问题,尤其在做一件需要专注力高的事情时,请一定要尽早纠正其坐姿。

劳逸结合

有句外国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懂得学习的孩子,肯定是劳逸结合的孩子。该专注时全力以赴,该放松时就休息。班上那些作业不主动的孩子,往往就是该写作业时说话跑动甚至还去影响他人,而到了课间操或者是做眼保健操时,就在那边“认真”写作业……

言行

课间十分钟,应该是休息和准备的十分钟。但这十分钟里,也是偶发事件高发期,为什么?总有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在那边因为“言行不当”而惹事。不是因为一些玩笑话而发生口角,就是因为一些小动作也上演“动作片”。这样的孩子,从小在言行方 桌角,文具不会四处散落,书包里面也是整齐摆放,分类清晰;一类是,课桌上书本、作业和文具四处散落,写作业的本子也无处搁,桌肚和书包,也就不要看了……

前者,作业写起来不慌不忙,有条理;而后者,总是在找本子找书本中忙活,哪有静下来思考阅读书写的心情呢?

物品整理

会及时整理物品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会差。走进教室,你可以看到这两位学生:一类是课桌上整整齐齐的,上课前三分钟肯定已经把下节课的书本端放在桌角,文具不会四处散落,书包里面也是整齐摆放,分类清晰;一类是,课桌上书本、作业和文具四处散落,写作业的本子也无处搁,桌肚和书包,也就不要看了……

前者,作业写起来不慌不忙,有条理;而后者,总是在找本子找书本中忙活,哪有静下来思考阅读书写的心情呢?

所以,生活中事物的整理归类要从小开始,这也是早教理念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原因。

”反思“

学习不是个“收纳”的过程,而是“接受”-“消化”-“吸收”-“新陈代谢”。而“反思”就是学习消化吸收中的重要一部分。

会学习的孩子,总是主动学习知识,上课认真听,课后会通过“做题”、“思考”、“提问”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升华。陶子教过一个“学霸”,不是说智力因素促成其学霸,完全是“非智力因素”。每次课后,他都会把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衍生,并把自己的思考通过批注或者笔记的方式写下来,有问题会及时请教老师。甚至有时候在课堂上对我讲的有异议的地方,直接举手进行反驳。每次课外阅读题,他的回答总是思考的很全面和深刻,因为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已经是他的“习惯”了。

提问

提问,说的专业些就叫“质疑”。这是学习中宝贵的精神之一。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英语还是自然还是……所有的课程,都贵在质疑。会提问的学生肯定是能够回答老师问题的孩子(前提是高质量问题)。学习好的孩子,你会发现,他的质疑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在预习时,就对课文有自己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的就打√,不能解决的就在课中完成,课中还是没能解决,就课后问老师。有了问题,孩子预习就很认真,上课听讲也认真,课后复习也很到位。你说,有这样习惯的孩子,能学习不好吗?相信,毕业到了社会上,也是个社会精英,因为,他懂得提问,懂得解决问题!

时间管理

看着非常专业的一项大内容,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体现细节方面。对孩子来说,时间管理,就是如何分配学习、娱乐、休息。

会学习的孩子,不会老师一布置作业就在那边奋笔疾书,而是有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计划。比如:先复习下老师讲的知识点,再找个适合的时间完成,如果目测作业比较多,就安排下几段完成,如果不多,就一气呵成。

而不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有这些情况:

第一种,总觉得有的是时间,结果放学了,作业还没完成。

第二种,着急型。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了就好。结果,没写“好”。质量堪忧。也就是“零效率”。

第三种,当作业或者活动多时,手忙脚乱,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当然,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不会管理时间的孩子非常多,那就要老师和家长一起来帮助孩子竖立时间管理,从生活上着手,让其懂得时间分配,进而建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家庭环境

这个又是大话题。但今天说的是“小细节”。在家中,要注意什么呢?

表现优异的孩子,其家庭环境肯定是简单、安静、有氛围。调查了下我班表现好的孩子,发现他们在家里学习,都有自己的“独立”作业区,不是说一定要有个书房什么的,这里强调是的“环境”不是“条件”。作业区比较单调,除了书本工具,没有其他事物和人物。而有的孩子,父母可能不放心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在一旁看着或者唠叨甚至抱怨,这样的陪读,反而是恶性循环。

另外,家长要给予学习氛围。

如果家长在看电视或者玩手游或者刷手机,对于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来说,能做到静心学习吗?所以,家长要注重这些细节。

相关文章

  • 小细节•大习惯|一位班主任的教学观察反思

    总结班级里各方面比较突出(这年头不光光看学习哦)孩子们身上具有的共同特点,或许,从这些细节表现中,对于孩子学习习惯...

  • 原来如此!

    事情是这样的。 小雅,一位年轻的妈妈,学历不低,观察力强,能注意到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擅长思考,尤其习惯反思。 小...

  • (原创)“小”忍规则乱大“谋”

    “小”忍则乱大“谋”——浅议音乐课堂教学细节 【摘要】:教学细节指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细小环节或情节。细节反映教师的...

  • 细节成就精彩课堂(3)课后

    课后反思细节价值,追求教学真谛。构成生态课堂的教学细节,有的可以成为我们感悟成功教学,积累实践经验的范例,...

  • 《大还是小》教学反思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课文通过3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把课文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

  • 《大还是小》教学反思

    《大还是小》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课文形式结构式是通过3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衔接起来的,给...

  • 听说黄晓明被骂上热搜了

    最近关于黄晓明被骂上热搜的消息铺天盖地,反过来对比王源,虽然年纪小,可是却善于反思,善于观察,从细节中观察,知道自...

  •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了许多实物作为...

  • 《观察鱼》教学反思

    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说起他们经常能见到的鱼,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首先我让生自己根据平时的积...

  •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讲课之初,我是感觉挺不好讲的,因为去年一年遇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都觉得特别不顺畅,好像总是给学生讲不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细节•大习惯|一位班主任的教学观察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s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