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激情涌动,心怀壮烈,渴慕先贤们的墨香飘逸,遵循着前人们的光辉轨迹,搜寻他们遗留下来的那一丝已融进血脉的东西,去体味那份风雨人生中的不可磨灭的气质和胆识,一代代传承延续。
我们的学校在县城广场的西边,一所国家级的重点中学。
学校风景很美,百年老树苍翠,每年三月有成群鹭鸶飞来,亭台楼阁与池子相映成趣,天然的石头有各式造型。且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围墙,远远望去一片绿色,外面白玉兰无数,偶尔还会看到凋谢的玉兰花从树上落下,听到它打到地上细微的声音。
一条街道从中划分而过成为新旧两个校区。老校区是一片青砖二层小楼,被高高长大的梧桐树完全笼罩在树阴下,难现本色的存在。如今已经不在作教学楼,而是用来作为教学的配套设施了。
国家级重点中学射洪中学偌大的新校区占地近五百亩,十数栋鹅黄的教学大楼在阳光下异常跃眼,成为县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彰显着不同凡响的国家级中学的气质和内涵。我就在这里上完了中学,在绿色的熏陶中度过了人生重要的时期。
这是川中川西近二十余县的唯一国家级重点高中,汇集了近三千人的学生,县因此校而闻名。
不同的人们从不同的地方经过这里,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啧啧有声的赞叹,那表情就像自己的孩子在里面学习一样。难怪人们都说,进了射中的孩子,一只脚就已经踏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
而进出大门的莘莘学子们,也不免昂首挺胸表情肃穆,好象已经是一参天栋梁材,就仿佛天下大事社稷安危已经杠在肩上了。
学生数以千计
沿着解放中街一直往西走,转过伯玉路,拐过老县衙,来到城隍庙街,这里有一座明清式歇顶的二层拱檐建筑大戏楼,据爷爷说,他儿时经常被他的父亲带到这儿来玩耍,听戏。由此推断这座戏楼应该是在清朝时就有的。
历经这么多年沧桑乱世居然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参加工作后为了搞清原委到档案局居然能找到它的来龙去脉:是由当时县里几家殷实世家集资修建劝化县人的一大善举,其中就有我的曾祖父。我为我的上祖在那个年代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而惠泽乡邻们的大动作,敬慕景仰,自豪万分。
那清一色的砖石木结构,显得高大巍峨雄峻。砖是那很大的青色城墙砖;石是那本县特产的卵牙斜纹大青石,硬得钢戳能溅得起火星;梁柱是那道幽圣地金华山的百年老柏,在无大型运输工具和高速公路的当时,众多的人们将伐下的老柏移到江边利用奔腾的涪江水几经磨难费尽周折运至县城;能工巧匠们花费经月,终使梁柱碉楼画栋飞天诸神冥域众鬼,湟湟盛极百数年。
当年的老县城整个戏台在我们四川一带统叫万年台,除去城隍庙以外,还有数不清的禹王庙、川主庙、灵官庙、文庙、关帝庙、观音庙、药王庙等等台口。一般都是典型的广场过街楼式的建筑,一般依地形而建,街道两旁都有廊檐,自然形成沿街市场。
所建台口之地一般是街市中间宽,两头窄,似船形,整个给人强烈感受的古城的特有风貌。县城的最初是一个因水陆发达而兴起贸易的集镇,街的两旁店铺云集。更具有川西风情的建筑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保护,这些临街的店铺门前是一条数米宽的长廊,店铺的屋檐一直延伸到长廊之外,使整个长廊便不惧日晒雨林。
母校我们当地人把这个长廊叫住‘凉亭子’,集市上的所有交易几乎都在这里进行。由于不受天晴下雨的影响,人们又把它称之为‘晴雨试场’。每逢赶集和盛大活动的日子,凉亭子就是古城里面最热闹的地方。那两旁的店铺以及长廊里的地摊,吃喝玩乐诸般百事都在这里汇集。
日当正午一旦集市散去,又是茶馆开始忙碌的时候。两类馆子似乎各守疆界,泾渭分明。街的南面比比皆是饭馆,街的北边又户户则茶馆毗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