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记】 朱祁镇(29)

作者: a48927c4b670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7:21 被阅读117次

善后处置

来自网络

“陛下,徐大人和武清侯都在宫门外候旨呢?”

“奥,怎么他们又来了?”

“奴才估摸着他们又是在为于谦的事?”

“于谦,于谦……,叫于少保。”

“是,是,陛下。是于少保,于少保……”

“传他们进来吧。”我顿了顿说道。

“好,奴才这就去传旨,让两位大人进来。”

须臾之间,两位辅助功臣就处出现在大殿上,一一附身下拜。我抬头看了看他们,然后回话说道:“两位爱卿快快请起,今日来,所为何事。”

“陛下,既然顺天应命已坐定大位,当然就该伸张正义 ,奖公罚过,才能彰显陛下平明之意呀。”徐有贞说道。

“臣也已经如此。”

“怎么两位爱卿,这是怎么了,两位已经封侯拜爵,名居上品,官居一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没有,陛下对臣等所遇优厚,臣等万死不足报陛下。只是陛下既然已经继位,就应该对那些附逆荿王、私纳诸侯之人有所惩处才是。”

“你们是说王文、于谦等人吗?我不是已经惩处过他们了,罢了官,入了狱,这还不够吗?”

“这当然不行啦,陛下,你可能知道于谦在京中的威望已经高过陛下了,之前有殿前拥立之功,又有在京中主持大局,统领内外军政。这样的人陛下却要放过他,谁知道他日会不会再次出现之前的情景呢?”

“怎么,你认为于谦会谋反,只要我在位一日,就断断不会放他出来的,你们怕什么。”

“只是陛下已经正位宫中,陛下难道要与前朝逆臣共天下,陛下所谓无名,这不就是吗?陛下突起南宫,不杀之何以正名?”

“好吧。这是交给徐大人去处置吧。”

“臣……臣这就去办。”

锦衣卫的大狱中,于谦一身囚衣,正襟危坐,来年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

“于大人,徐大人来找你了。”一个锦衣卫小厮前来通报。

“知道了。”

“于大人,别来无恙否?”徐有贞问道。

“安坐锦衣卫大狱,想来是我于谦平生中最为舒坦的日子了,在不用日夜辛劳,只可惜青天明月,不能与我同享这时光了。”

“于大人倒是看得开,不过相必这样的日子 也不能永久了。”

“怎么,我于谦一生清正,自问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地。一生清明,无贪赃枉法之事,只求一心谋国。”

“好一个清正的于少保,当初南迁也罢,守卫也罢,那不过是政见之争,当我落魄之时,曾经告诉你门下之人,希望你看在同僚面子上,让我留在京中,你却回头告诉我无能为力,这不是你藏有私心,是什么,你这不是公报私仇,又是什么。”

“当初我确实向陛下举荐过你,只不过陛下因为南迁之意对你存有忧虑,所以就没有让你去,这事我也是无能为力的。况且外举不避仇,你我终究还没有到仇敌那一步吧。”

“随你怎么说,反正那个昏昏皇帝已经不在位了,现在陛下让我来处置你,你就等着受死吧。”

“既然如此,何必在这里多费口舌呢?徐大人请回吧。”

“好,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于谦不再说话,脸沉静地如同钢铁一般,清瘦的脸上波澜不惊,终究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他知道有些东西终究无法置身事外。

于谦细思千古,千古文人领袖,只有南宋一个文天祥而已,此人才识胆略过人,少年之时,即以一介布衣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第为状元郎,后来在国家危难之际,又毁家纾难,带兵勤王,以状元宰相只身前往蒙古兵大营,与敌人谈判,后来坚持抗战,至死方休。这个文人宰相在于谦很小的时候就是心中偶像,这么多年,无论为政做官,还是督导军事,从来不曾有一丝懈怠。没想到今日,没有死于为国尽忠的路上,而是死于奸诈小人之手,可悲可叹。一时之间,心中翻云蹈海,突然大喝一声:“拿纸笔来。”

“于谦,你是想招认罪状吗?”

“我清白一生,究竟何罪,为什么要认罪?”

“既然如此,你还是好好在牢中呆着吧。”

“好,既然不给我纸笔,我自己想办法吧。”说罢,他咬破指头,在牢房的方面墙壁上,写下《石灰吟》,一边写一边念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完涕泗横流,一时之间悲愤难平。

竖日,午门外的刑场上,围满了京都中的平民百姓,都在围观一个重要的人物的离去,他们的表情不像以往任何一个观看死难者的观众,心中充满了悲痛。他知道这个人是帮助他们守卫家园,并取得了胜利的人。没有他,首都竟会毁于一旦,自己不知道置身何地。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抡起了刀子,这刀子抡起来有数尺之高,快刀迅速下去,一个血肉模糊的头颅就掉在了地上,这时候场面一度出现了混乱,场面下的人将白菜叶子扔给了刽子手,百姓手中的鸡蛋、污秽之物也一起上来了,这似乎不像以往任何一个被斩杀的官员,因为那些人在游街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所唾弃,但是今天这个人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死,大家很清楚,这个人的力量。

在汩汩流出的鲜血里面,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忠直跳动的心脏,在火热刺眼的阳光下,那股鲜血味格外刺鼻。

接着于谦的儿子被押出家门,被贬到千里之外的荒僻之处。当然这一切我都没看到,因为我只要答应,底下的人怎么处置,我怎么会管呢?况且这些人都是刚刚扶我上位的人。后来,我后悔了,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

相关文章

  • 【历史传记】 朱祁镇(29)

    善后处置 “陛下,徐大人和武清侯都在宫门外候旨呢?” “奥,怎么他们又来了?” “奴才估摸着他们又是在为于谦的事?...

  • 【历史传记】 朱祁镇(23)

    世界上如果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那我想应该就是时间,时间是个伟大的作者,可以改变一切,可以让一切重新开始,我所遇...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2)

    回到宫里面,我心里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怒火,冲着赶来端茶水的小太监一顿破口大骂,吓得几个小太监战战兢兢的,连滚带爬地...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0)

    虽然这几天以来,已经开始临朝听政 ,也处理于谦等一干臣子的案子,但是我还是心里面有着莫名的忧虑 ,毕竟在正宫之外,...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1)

    风波 “皇上,近来外宫传来消息称,石、徐等人有图某不轨之心,陛下怎么看?”李贤轻声说道。 “卿以为如何?”我抬眼看...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3)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知道了民间疾苦,这半生的甘甜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统治者的 不易,虽然我再次登位事起突然,但是...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4)

    边关来信 “李贤,你说大臣武将想进宫见驾就来见驾?这到底是我之福呢?还是其他……”我问。 “那得看是什么事情,是什...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5)

    锦衣卫的诏狱专门用于关押朝廷重犯,这里戒备森严,里里外外重兵把守,还有诸多锦衣卫的大大小小的千户、百户之类的在此昼...

  • 【历史传记】 朱祁镇(37)

    作为参与者参与了整个宴会 的马亮,在吃宴席的时候大快朵颐,但是到了宴会散了之后,表决心的时候,心里面生了怯懦,微醺...

  • 【历史传记】 朱祁镇(41)

    望着西征大军渐渐走远的身影,我不禁叹了口气,这个国家的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好在现在乾坤斗转,一切皆在掌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传记】 朱祁镇(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ch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