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始终把快乐奉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在与丧事有关的时候
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歌唱。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篇之十
这一章的内容,一般认为跟上一章是相连的,即处于同样的场景之中——丧事。所以有些人把两章放在一起解读,作为一章来看待。但实际上,与上一章相比,孔子的行为、情感以及活动的时间跨度均不相同。前面是讲丧事与吃饭问题,其情感是内敛的,后面是讲述悲哀与快乐,其情感是外露的。时间跨度则从上一章白天的丧事场合,一直延伸到活动当天晚上为止,包括孔子全天所有的活动时间与场景在内。所以,还是分列两章比较好。
如果说上一章看到的,是一个坐在饭桌旁边半饥不饱死气沉沉的孔子,那么这章就完全不同了,重点是放在孔老师的情感流露上,展示出一个生动的感情丰富的率真形象。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是日”,这天。“是”这,此。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歌唱。哭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无论是有感而发或是触景生情,都会触动某一根神经,使人无法控制情绪,潸然泪下。孔子这一天为什么要哭?其原因一般人都解读为,孔子是为吊亲友之丧而哭,或者再扩大一点讲,是为其它一些令他伤心哀痛的事而哭。这一天哭过了,就不再歌唱,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诚心。正如《礼记•檀弓》所说,“君子哀乐不同日。”快乐与忧戚不能放在同一日。如果在一日之中一会儿号啕大哭,一会儿又放声高歌,无疑是对礼的轻慢和不尊重,是对礼的亵渎。当然也有可能是例外,就是精神分裂了。
上述解释当然是对的,但却不全面,中间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这种遗漏,其实是古时一些学者故意为之,就是为尊者讳。讳什么呢?就是上一章介绍过的,孔子承接办理殡葬一条龙服务的事,因为哭丧,是其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办理丧事过程中,不但要教人家哭,自己还要带节奏,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再把死者亲属哀切悲痛的心情调动起来,此起彼伏地跟着哭。哭丧后,一天不唱歌,让自己心中剩余的哀伤慢慢恢复调整过来。这样操作,必须是知书达礼、忠于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得到。试看现在很多丧事现场的“哭丧婆”,低头假哭、抬头真笑,连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
哭从来就是人类表达悲痛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所以丧葬仪式中的哭丧也就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自死者咽气时起,哭丧就贯穿于丧葬礼仪的始终,整个过程中亲人们的哭声不断。哭既是伤痛之情的流露,也礼仪所必需的。《礼记·丧大记》对哭丧礼仪有严格的规定,首要的就是哭丧场所的位置,要分清尊卑之序,根据生者与死者的关系而确定。其次在声调表情方面都有讲究,先哭后哭、哭声大小等细节均有定规,不是想哭就能随便哭的。
逝者刚咽气,孝子(即丧主,通常是死者嫡长子,如无,则以嫡长孙来担任)就要开始哀痛呜咽,兄弟则放声而哭,妇女们乱作一团,边哭边跺脚。等把遗体抬到尸床上放正以后,就要开始根据丧礼哭位的安排进行哭丧。古时公卿、大夫、士等不同等级有不同规定,其主要的位置安排是这样的:孝子跪在尸床的东边,逝者的男姓子孙都面向西跪在其身后。孝子的正妻跪在尸床西边,逝者的女姓后代跪在其身后。这些是死者的直系至亲,所以在室内哭。孝子要双手抓住覆尸的被子而哭,表示痛不欲生,一心要追随亲人而去。其他亲属都在外边,妇女坐堂上,男性站在堂下,一律面向北,对着尸床方向哭。
大敛时,孝子等至亲要跳起脚来哭,叫“哭踊”。“踊”是“跳”,哭踊就是一边哭一边顿足往上跳。等遗体处理停当,还要扯着死者心口部位的衣服来哭。接着是遗体入柩,棺上加盖。每一次移动遗体,每一次抬起灵柩,孝子都要尽情地痛哭跳脚。因为万分悲伤、痛不欲生,所以孝子要袒露左臂,跳脚痛哭,以此来安定情绪,使烦闷之气得到发泄。妇人不适合袒露左臂,于是敞开外衣前襟,双手捶胸,两脚一齐跺地,乒乒乓乓,发出的声音,就像古时用干打垒方法筑墙一般。
当然这跳脚痛哭也不是乱来的,必须遵照一定的节奏,所谓“哭踊三者三”,即每哭一节要跳脚三次,哭三节跳脚九次便是“成踊”一回。跳脚的尺度还要根据亲疏有差别,有的前脚掌不能离地,有的整个脚都要离地。虽然有差别,但这都是悲哀万分、痛不欲生的表现。所以《孝经》上说:“辟踊哭泣,哀以送之。”捶胸跳脚,痛哭流涕,用悲伤的心情送别死者。最后在灵座前举行祭奠礼后,大敛仪式才算结束。最后的大哭是在出殡送葬仪式上,场面最大,也是最受重视的。
对于哭丧的声调也要要求,各不相同,要使悲哀程度能够在哭声上体现出来。穿斩衰丧服的是死者最亲的人,哭声要一口气地哭下去,直到上气不接下气;穿齐衰丧服的哭声,虽然也要一口气地哭下去,但中间可有短暂换气,即上气可以接着下气;穿大功丧服的哭声,听起来要时高时低,尾声拉长有拖音;穿小功和思麻丧服的哭声,只要低声做出有悲哀的表情就可以了,不必大哭,大哭就变成喧宾夺主了。
有人说,早期的“儒”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这种职业累得要死,付出多,收入少,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不但要教人家哭,自己还要一起哭,地位很低微。其实这种看法是偏颇的,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阅读儒家经典《礼记》,就可从中发现有大量关于丧仪的记述,包括极为严格而细密的哭丧之规,使人深感丧礼文化之博大幽深和精致入微。
正是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才促成了特殊社会阶层“儒”的发展,只要不是那种胡乱应付混饭吃的“小人儒”(再强调一下,“小人儒”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有扎实知识积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很受社会尊重的。如孔子、老子就是如此,都是这一行业的大师级人物。并且他们都是很亲民的,不但主持国家的祭祀及婚丧礼仪,凡是民间要请他们去主持也都会有求必应,因为他们把这一工作看成是实现仁和道的途径。
春秋时期并没有什么儒家、道家之分,道家是西汉司马谈搞出来的事,所以什么儒家低贱、道家高贵等说法都是糊弄人的。孔子、老子他俩除了操办相同的殡葬业务,不同之处在于,孔子一边私人办学当老师,一边还想着当官,老子则应聘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埋头研究古籍。不过两个人都没混好,最后一个离开鲁国去列国周游,一个干脆出了函谷关远走他乡,不知所终了。
孔子是一个能哭的人,也是一个爱唱的人。“哭,则不歌”,这表明孔子在不哭的日子,是常常会歌唱的。孔子喜欢音乐与歌唱,这在《论语》中有着很多记载,并且当他抚琴弹瑟,或浅唱,或高歌时,他的心情是非常愉悦和快乐的。孔子的一生,不但感情世界丰富多彩,而且他始终把快乐奉为自己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以礼调身、以乐调心,这是他老人家修行的一种方法。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在与丧事有关的时候,因为孔子对人间亲情,对社会礼制,有着发自内心的仁爱与尊重。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曲礼》:哭日不歌。
《檀弓》:吊于人,是日不乐。
郑康成:君子哀乐不同日。
《答临硕》:一日之中,既以哀事哭,又以乐而歌,是为哀乐之心无常。
朱子:一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
李炳南:孔子是日为吊亲友之丧,或为其他哀痛之事而哭者,是日则不歌。孔子好乐,歌是乐词。是日不但不奏乐,亦不唱歌。余哀未尽。是诚心,是直心。
陈祥道:“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巷不歌。”况哭之日歌乎?孔子所以未尝饱与不歌者,执礼故也
张栻:哭者,哀之至;歌者,乐之著。一日之间,二者不容相袭若此也。
钱穆:余哀不欢,是其厚;余欢不哀,则为无人心。颜渊不迁怒,孔子称其好学。是哀可余,乐与怒不可余。此非礼制,乃人心之仁道。
谢氏: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徐英:一日之内,歌哭无端,哀乐过情,亦非中庸之道也。此言夫子忠厚忳挚之至也。
《四书近指》:哀乐皆情也,圣人中节焉而已。然乐可以骤哀,哀不可以骤乐,故不能歌,此中有天则焉。
《四书解义》:记者谓吾夫子德性纯粹,哀乐适当乎中。夫圣人之不饱、不歌,岂有心行乎其间?乃随所遇而各中其节,圣人自然之忠厚也。学者能识圣人用情之忠厚,其亦足以进于道矣夫!
《论语正义》:何休《公羊注》引鲁诗传“大夫士日琴瑟”,《曲礼》云“大夫无故不撤县,士无故不撤琴瑟”,注“‘故’谓灾患丧病”,此吊人之丧,既以情亲哀哭之故。一日之内,亦不得歌也。
【学习参考书目】
《礼记》《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癸巳论语解》《论语全解》《论语集释》《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会笺》《说文解字》《答临硕》《四书近指》《四书解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