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诸子:杨朱学派∩法家=现实主义者∪独立者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
《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在孟子的时代,杨朱、墨翟的学说似乎是两大显学。孟子的这个说法,是针对服务于平民的学说,而非针对服务于统治者的学说,后者比如儒家、纵横家、法家的学说。
杨、墨各自的学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孟子的论断这么绝对:“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涉及到一个现象:理想与现实。墨子的学说,是极端理想的,比如兼爱、尚同,缺乏对人性自私、腐败可能性的拷问,而孟子批评他“无父”;杨朱的学说,则是极端现实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颇有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的味道,而孟子批评他“无君”。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太极端了,一个为了理想愿意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一个直面现实,一毛不拔,义不入危城。
杨朱的学说,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性自私”其实是一致的,今天我们不会去批判经济学,其实也不必把杨朱视为“自私自利”的负面形象,因为这种观点很可能来自儒家的下意识判断。如果《列子·杨朱》真的是杨朱言谈的记录,其中倒是有两处对话可以看出一些事实:
孟孙杨问杨朱:“有这样一种人,珍爱生命,爱惜身体,想达到不死,这可行吗?”杨朱说:“常理上没有不死的人。”“想达到长生,这可行吗?”“常理上没有长生的人……而且活那么久干什么呢……”孟孙阳说:“这么说的话,速死比长生更好,赴汤蹈火,实现理想。”杨朱说:“也不是这样……为什么要纠结快或慢呢。”
禽子问杨朱说:“在你身上拔一根毛发以救济世界,你干不干?”杨朱说:“世界固然不是一根毛发能救得了的。”禽子说:“如果可以呢?”杨朱没有回答。
从这两段来看,杨朱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现实”的思维方式,比如长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拔一毛利天下,在经济学上来看,价值不对等。
在诸子中,也有一个人的思想非常现实,就是法家的商鞅。《商君书·农战》说:“今世主皆忧其国之危而兵之弱也,而强听说者。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主好其辩,不求其实……”文章中特别批判《诗》《书》这一类影响农业生产、军事国防的文化产业,毕竟这些内容在“国危兵弱”的时候,并不能起多大作用。而秦王朝也从事实上证明了商鞅抓住现实矛盾的正确性。
7W8:杨朱学派偏法家→现实主义者(Realist)
对杨朱的学说,一般有不同的评价,一说是“轻物重生”,一说是“纵欲享乐”。从一个更清晰的角度来看,可用“现实主义”来描述。陈鼓应的观点是:“《杨朱篇》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给现实主义者提供理论基础的一篇文字,而其现实主义仍富有理想主义色彩,它的理想人生是:物我兼利,人人过着美好的日子。”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句话和以“人性自私”为基本假设的经济学高度吻合,在经济学中,即便是“慈善”这种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杨朱的这句话,没有具体的论证过程,也许可以视为直觉上的结论。他的这句话,讲的正是“市场”,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极少需要人为干预,而前提就是“人性自私”。而杨朱要表达的,是否也是如此?
《吕氏春秋》说:“阳生贵己。”这里的阳生一般认为即是杨朱。“贵己”二字是当时的人对杨朱学说的概括。《列子·杨朱》中,杨朱分析人生:“人活到一百岁,算是寿命的极致。假设活到一百岁,儿时懵懂,老时昏花,时间去近掉一半;晚上睡觉时、白天清醒时溜走的时间,又去掉近一半;苦难、忧患,又占了一半。真正的时间也就十几年吧,人活着到底该干什么呢……”今时我们也这样分析:一天睡8小时,而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我们应怎样善用活着的时间?杨朱以“太古之人”为依托,认为应该“从心而动”、“从性而游”,“不为名所劝”、“不为刑所及”。以此看来,和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如出一辙。“从心而动”和“从性而游”也许可以作为“贵己”的注解。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样的话语,很直接,很尖锐,听起来确实呈现出一个“自私自利”的形象,也难怪孟子对他批判得厉害。这里又不得不提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性自私”并不意味着“损人利己”;市场存在需求,而杨朱的需求很现实——去名求实而已。
《九型人格的智慧》:这种亚类型的人真的喜欢这个世界,是最宽泛意义上的“物质至上主义者”……他们脚踏实地,注重现实,讲求实际。(一般状态)他们会表现得很强势,具有照顾其自身需求的意志力和驱动力……他们的直截了当近乎率直,甚至会给别人造成压迫感,反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8W7:法家偏杨朱学派→独立者(Independent)
梁惠王应该是战国时期见过人才最多的君王吧?得到他重用的人包括惠施,也有张仪;而孟子无疑游说过梁惠王,邹衍、杨朱、庄子均有见梁惠王的记载,包括庞涓、孙膑也是当时的人才。当然,最关键的一个人,是商鞅。魏相公叔座病危时向梁惠王推荐商鞅(其时称公孙鞅),但是梁惠王并不重视。是不是人才太多,造成了选择困难症?
商鞅据《史记》的记载,也并非和秦孝公一拍即合,他前两次分别用“帝道”、“王道”游说秦孝公而不成功,最终以“霸道”游说而深得孝公之心。司马迁评论说:“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商鞅其实是务实的,讲帝王之术大概只是一种手段。秦孝公同样认为走帝王之术的道路需要太长时间,而后来通过商鞅的变法确实在短时间内使得秦国变得强大,改变了战国的格局。
商鞅进行变法的第一步,几乎是古代版的“微习惯”,即是让百姓通过做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而得到奖赏。推行变法,在历史上往往是阻力最大的一件事,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商鞅也确实作为风险承担者付出了代价,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开始亡命天涯,最终遭受车裂之刑。有时候我们总觉得,为什么商鞅不学习道家的功成身退呢?这其中也许有性格因素,他大概不会选择退居,而是选择和对手抗争到底。
《九型人格的智慧》:这种亚类型的人思维敏捷,而且务实,他们常常拥有个人魅力,能够吸引其他人的支持,让大家参与他们的构想。他们以行动为导向,希望对世界产生影响……(一般状态)这种亚类型的人是具有冒险精神的风险承担者;他们往往有着“庞大的计划”,为了获得其他人的合作,喜欢夸下海口,并且夸大他们冒险事业的潜在成果……他们的强势和对抗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大可能从斗争中退缩。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
拓展参考资料:
论文/《杨朱轻物重生的思想-兼论<杨朱篇>非魏晋时伪托》陈鼓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