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13篇
当下的我:名乙信,非乙信(名字叫乙信、实际非乙信);既不乙,也非信,虽然自称乙信,别人喊乙信我也答应,实际却背离了乙信之道。
不经意间,我验证了老子的一句话哈:“名,可名非,恒名”。不知道世上的“名人”是否都这样:名是名,实是实,名不符实,甚至名实相反。如今,我就是名实相反的那一个。
看来我得赶快把它反过来:“名,可名;非,恒名”。什么意思?通过可“非”,变非为是,从而名副其实,使名恒名。
那么,何谓“乙”?何谓“信”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7989/f6cd1d469e66110f.jpg)
何谓“乙”?“一”动起来就成了“乙”,比如一条“龙”飞起来就像“乙”字。原来,“乙”就是动态的“一”啊:一件事的发展过程、变化模式。所以,知“乙”,才是知物、知事、会做事;“乙”,就是顺物性而为,循阴阳变化而为,简言之,就是“迂回”。
可惜,目前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动”、不善“动”、不爱“动”;不爱劳动,不爱运动,不爱主动,比如豆虫、懒得动。你不信?就是我喜欢女人时,都等着对方主动向我示好呢。是不是特摆“谱”?幸亏不是特朗普。
不是“乙”,那我究竟是什么呢?很显然,不是“乙”,就是“一”:一根“棍”,或称“棒槌”呗。当然,棒槌也不是反义词,只是正常形态的一端而已,自有其优缺点。
棒槌有啥优点?直、粗、重啊。不过同时也有缺点,不会拐弯,拐弯慢又难,使用不灵便。反应在身体上:筋僵硬、骨头软(外在体型粗细有别);反应在情感上:排斥“凶”“恶”“异”“逆”;反应在思想上:“一根筋”、死脑筋。你说这,为人处世多尴尬、多艰难呀;倘若得了势,又多害人呀!幸亏我还倾向正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7989/687b4645e821db95.jpg)
好,这“乙”是弄明白了。何谓“信”呢?“信”,人、言也。但这里的“人言”,并非说真话、有诚信、可信任那么简单。关键是,你得说人话、能听懂人话、会办人事儿。总之,得是一个真“人”、真正的人;而不是禽兽、爬虫、水族、魑魅魍魉等其他生命,或扭曲变形的负能量生命。真正的人,就要敬畏生命,遵循命道,走在续永的道上。
信,也就是“真”。什么是真?不偏邪,不妄为,保持自性、本性,不沉迷外物;客观上说,先天、本来、固有、永恒的才是真的。正如老子所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21章)。”
所以,先天的身(精)是真的,后天养的身就有了污赘;先天的心(良心、诚心)是真的,后天形成的俗心就偏向了外物和功利;先天的灵是真的,后天一旦偏离中、正,灵也就跑掉,而被功利思想取代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7989/881e7bc44c7baef8.jpg)
那么,人的信(真、精)从何而来?从宇宙的本源、元能(道、真炁)化转而来,并代代相传下去。所以,信,就是不被世俗诱惑和污染的本真。真人,才有诚心、良心,才能摒弃邪性、兽性、魔性,才能听懂人话,从而会说人话、会办人事。
而乙和信合起来,就成了灵动合道的真人。可是,现在的我,既懒得动,又缺诚心,咋回事啊?怎么会这样呀?难道是被陷害不成吗?况且,这样不会自卑吗?
嘿,你别说,这事儿我还真考虑过:以前是无知者无畏啊,不知者不为过嘛!而且,可能因为咱是“大神”,所以才没事呢!什么“大神”?中华神裔,天外天来的大神,只是才刚刚觉醒,还没来得及展现而已嘛,怎么会自卑呢?既是“大神”,俺就要发挥神性,既乙且信,行走在人间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