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23890/b1c1e294535ea364.jpg)
每到隆冬时节,因为气候变冷,冷空气袭来时,我的哮喘症状都会变得重起来,有四五次直接住了医院,轻的时候就在家附近挂三到五天的吊瓶。随着天气的好转,气温的回升,也因为药物的作用,我就会慢慢好起来,走路也慢慢能快起来,上楼也无需中途停下来休息,心情也会好起来。人经不起病,病中往往会情绪低落。
我当然也不能例外。
但是这个遗传了祖父也是慢性病的可恶的哮喘跟随了我已经有二十年之久了,渐渐的我不似以前那般在意它,几乎到了忽略的地步。它久不来我似乎像个守信的人一样,始终等它在原处,不惊不惧面色如常,心态安稳。
几场大小中雪暴雪过后,天气异常冷了起来,冬至一过,就进入了数九天气。我的哮喘如约而至,我又在社区医院挂上了吊瓶。窗外大雪飘扬,冷风嗖嗖,室内温度适宜,我看着药水一滴一滴地流入体内,除了提醒护士该换药了,我一直就那么安静地坐,偶尔闭一会儿眼,心却异常平静。
一来药水输入体内会使病症减轻,呼吸顺畅好了,跟着心情会好起来,所以我很平静。
二来心里总感觉有些东西看重不看重的都变得很轻,这时自己明白自己是个病人,自己此时更多的时间是和自己的身体在交流沟通,自己爱起了自己。所以,我很平静。
今天读欧阳修《送杨寘序》,说到欧阳修自己,他曾经忧劳成疾,没能治愈,所以退而闲居,久不见好,带病于友人孙道滋那里学琴,一开始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慢慢的弹琴的快乐多了,竟然不感觉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了。
弹琴虽是个小技艺,但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大风大雨,有时又像旷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把天地间的大声小声都能弹凑出来,把人间的喜怒哀乐也能弹凑出来。
因有学琴的经历,心得体会,欧阳修就劝勉他的朋友杨寘,希望他能走出人生的低谷。
杨君喜欢研究学问,也很会写文章,可是就是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理想,后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福建剑浦去做小县尉。
这小小的剑浦在中原东南面几千里路以外,在这种情况下,杨君心里确实是有很多不平的地方的。
更糟糕的是他从小又多疾病,可是南方缺少名医良药,风俗饮食与中原又是两样。以他多病的身体,抱着不平的心思,却生活在风俗不同的地方,怎么能不郁郁寡欢、心灰意冷呢?然而人是要活下去,不能被自己困住了。
要平静杨君的心思,疗养他的疾病。欧阳修就想弹琴或许能够对杨君有一点好处吧。因此就写了《送杨寘序》这篇谈琴的文章来给杨寘送行,并且邀了孙道滋一起,三人喝一杯酒,弹一回琴,当做临别的纪念。
不知道后来杨寘是否依欧阳修的建议,弹琴以忘忧解了愁,但在苦闷不得伸展时,一定会记起朋友临别时的琴声还有对他的劝勉鼓励和真挚的友情吧。
今天我挂吊瓶,心思全无地在医院静静地享受了一上午的好时光,在别人看来,进医院能有什么好,有病才会有我这样的想法。
但是我确实很高兴,把一些杂乱的思绪都剔除了出去,身心无比放松,病症轻了不少,也大概有心情放松下来的喜悦在支撑。
回家又读到欧阳修的文章,晚上又看了一位朋友的一篇关于自己被困住又不甘心的文章。
她虽感觉整个人像被困在一个四面无出口的地方,身体出不去,精神也疏懒了下去,可是她看不到的是她手中的画笔在不断地涂抹着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做为旁观者,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悸动,一股热情和对生命的不断追问。
我想她的精神是不会被困住的,不知不觉中因为她经常的作画,已经在把身体的病痛和精神上的困苦在治愈着,就像欧阳修弹琴,就像欧阳修对失意朋友的赠别劝勉,就像我的朋友被身心困住时的作画,还有我在慢性病中享受到的宁静时光。
心中有所爱,可抵风尘岁月愁。
我走出医院的那一刻,看着清冷但很干净的蓝天白云,屋顶道路上白得发亮的积雪,还有没被风吹落的梧桐树叶,白云蓝天积雪梧桐叶构成一幅十分美好的画卷,我禁不住随手一拍,想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刹那。
谁说病了就只有忧虑愁苦,那也是一段最安宁的好时光它在悄悄地治愈着你的灵魂。
网友评论